情节堪比电影!李小璐的姥姥是日本人,姥爷白俄人,张伟欣身世曲折

1985年挂历上的张伟欣

说到李小璐,被人能马上提起的再也不是她的作品而是那件让人记忆深刻的“做头发”事件。

不过随着李小璐负面的新闻变得越来越多,媒体对她的家世背景也进行了“深挖”,但基本其“深挖”都属于胡编乱造,没有任何信息来源的指向。

百度词条

今日头条词条

而且在百度词条和头条词条上,全部写的是李小璐的母亲“张伟欣的父亲为中国人,母亲为俄罗斯人,她是中俄混血”,“张伟欣的丈夫李丹宁是八一厂的导演、演员”。

豆瓣的词条上则写成张伟欣的丈夫是李丹军,则更是张冠李戴。

这些信息基本都是乱写的,正确的是——张伟欣的母亲其实是日本人,张伟欣的父亲则是白俄罗斯人!

张伟欣和李丹宁结婚生下李小璐,当时的李丹宁还在工程兵部队当兵。

张伟欣丈夫李丹宁

【18岁谈恋爱 男友常惹事】

张伟欣的丈夫名叫李丹宁。她和他认识的时候才18岁。他是一位比张伟欣身材稍低一点的青年,长得很文秀,是她心中的宝玉。

很多人看不上这个小伙子,他也曾经给自己惹出过一些事儿来。为了这个缘故,张伟欣为他做出了很多的牺牲。

张伟欣和丈夫李丹宁

再说她的女儿。他们有一个女儿,当时名叫李璐,后叫李晓璐(后又改叫李小璐),不到10岁已拍过10部电影。

她和她妈妈一起拍的《我只流三次泪》(1987),获得了文化部颁发的优秀电影奖。在中国电影的领奖合上,这一对母女是至今中国唯一的一对同台领奖的母女。

电影《我只流三次泪》(1987)剧照,左起:李晓璐、张伟欣、方超

张伟欣1980年开始拍电影,在这之前她是中央歌舞团第一号女芭蕾演员。

1980年,中国新闻社和华文影业公司合拍了一部《漓江春》(1981),她在片中扮演一位美丽善良的归侨。虽然不是主要人物,银幕形象却光采照人。她那超群的高雅气质,使她很快成了各路导演们追寻的目标。

电影《飞来的仙鹤》(1982)剧照,张伟欣

1981年,一部名叫《白鹭的故乡》的影片中途下马,这对第一次演女主角的张伟欣当然是个不小的打击。

但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导演陈家林(1943-2022)却高兴得跳了起来:“看来我算个有运气的人!”原来他正在筹拍《飞来的仙鹤》(1982),片中一位和女主角平分秋色的角色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演员。

电影《乡音》(1983)宣传照,张伟欣

当时许多人都向他推荐说张伟欣是最合适的人选,可惜她正在拍《白鹭的故乡》。如今《白》片中途下马停拍,张伟欣立刻被他请到《飞来的仙鹤》摄制组,担任这位名叫白鹭的角色。

又是巧事一桩:张伟欣跳出《白鹭的故乡》,却去《飞来的仙鹤》中演了“白鹭”。

电影《肖尔布拉克》(1984)剧照,张伟欣和周里京

白鹭是一位在歌舞团中跳女一号的芭蕾演员,张伟欣也是女一号芭蕾。白鹭是一位年轻的母亲,张伟欣也是一位年轻的母亲。人间真有这等巧事!。

白鹭这一角色的演出成功,改变了张伟欣的生活。从此她离开舞台,开始一步步成了专业的电影演员。

《飞来的仙鹤》拍完,当时珠江电影制片厂导演胡柄榴(1940-2012)正在为他的《乡音》(1983)寻找女主角。

电影《乡音》(1983)剧照,张伟欣

受到扮演白鹭成功的鼓舞,张伟欣开始主动寻找新的角色。她听说胡柄榴导演正在北京选演员,便主动去敲门争取这个角色。

于是,导演胡柄榴请化妆师把她打扮成农村妇女模样,又把摄影师和照明师请来为她拍了一条试镜。

这时的张伟欣已经看过《乡音》剧本,早已被这个可爱的农村妇女所吸引。

电影《乡音》(1983)剧照,张伟欣

当化妆师把她打扮完毕站在摄影机前的时候,她已经完全沉入角色而忘记自己是张伟欣了。

“陶春!陶春!这就是我要找的陶春!”

胡柄榴看到眼前这位“农村妇女”,邀动得叫了起来。在此之前他已经试过好几位演员,却从没有一个人使他如此兴奋过。

《乡音》一举成功,1984年获得了中国电影的最高奖——“金鸡奖”的最佳故事片奖。

电影《良家妇女》(1985).剧照,张伟欣

这部影片不仅使胡柄榴从此成了国内著名导演,也使张伟欣从此进入电影明星行列。

改革开放大潮到来、人人兴高采烈的时候,她却异常难过:新形势对演员的文化素质要求愈来愈高,而她自己还只有小学学历呀!

“我只有小学学历,这怎么行呢?我想上学,非常非常的想。”

电影《女市长的私人生活》(1987)剧照,张伟欣

1985年,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开办了一个表演干部专修科,是专为如张伟欣那样早已被人们称为“电影明星”而又学历低下的人开办的。

张伟欣想去报考,可惜她所在的北京电影制片厂没有同意。

之后,张伟欣在黄健中的影片《良家妇女》(1985)中大放异彩,让她拿下了第25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最漂亮的女明星奖。

电影《肖尔布拉克》(1984)宣传照,张伟欣和朱琳

两年以后,一位美国名牌大学的负责人看了几部张伟欣主演的影分,深为赞赏。

当他得知张伟欣十分希望能有机会进入大学学习的愿望时,表示说:“如果她愿意到我们学校来学习,我将引以为荣耀!”

张伟欣听了,能不心动?在这之前,她接受《北影画报》的采访则说自己是去法国!

《北影画报》1986年第3期内页

1989年,已经33岁的张伟欣终于办完了各项手续,登机去了美国。她将在那里度过4年半工半读的学习生活。她学习的专业是电影剧作和剪辑。

【母亲是日本人 生下她去世】

在张伟欣出国之前,她接受了一次深度采访,这也是她在出国前唯一一次接受媒体的专访。该文深度还原了张伟欣出道前所不为人知的曲折身世以及她和丈夫李丹宁的交往。

由于在1989年那个特殊的年份,大家的热情自然不在这些新闻上,这篇发表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杂志上的长文《张伟欣的奇特身世》,在印量不足的情况下,就悄无声息的被忽略了——

“1956年,哈尔滨有一位战后没有回国的16岁的日本姑娘,在医院生下了一个小女孩。小女孩生下之后,这位年轻的日本小妈妈就不幸去世了。”张伟欣这样开始了有关她身世的叙述。

她继续说:“正好这时候医院里有一位年轻的母亲也在生孩子,几天前刚生下一个小哥哥。日本小妈妈死的那天,这个小哥哥恰也不幸死去了。小女孩失去了妈妈,那位母亲却失去了自己的儿子。护士长看着两人都很可怜,便把这个失去妈妈的小女孩抱到那位失去儿子的母亲床前,对她说:这女孩子好可怜,才生下来妈妈就去世了。你现在奶水正旺,能不能喂一喂她?”

张伟欣在铁道兵文工团时留影

“那位母亲正处在失子的痛苦之中,默默地流着碎心的泪。当时她神志恍惚,并没有听清护士长说些什么,只觉得护士长是把她那死了的儿子抱来让她再见上一眼,作最后告别。于是她一把抱过孩子拥在怀里,本能地把奶头放到孩子嘴边。谁知怀中的孩子一口咬住这位母亲丰满的奶头,大口大口地吮吸起来.....从此这个小女孩便成了这位母亲的女儿.....”

张伟欣停顿了一下“是的,这女孩就是我。后来这家的爸爸就给我起了个名字,叫张伟欣。”

“那么你养父母对你好吗?”

“我的爸爸妈妈一直对我特别的好。他们爱我疼我,完全把我当亲生的孩子。我当时并不知道自己另外还有亲生的父母。”

【养父是军人 养母是丽人】

接着张伟欣详细的谈到自己的养父母——

“我爸爸原是一位军人,高中毕业后参加‘四野'南下,一路打到广州。他有文化,又勇敢,成了一位年轻的军官。进广州之后,他立业成家,起先生活倒也过得不错。不想一次他外出公干,回来时新妻竟己与他人私奔别就。这个打击对爸爸实在是太大了,于是他辞去军职,决心北上回到老家。”

“那时广州、哈尔滨之间不通火车,他一路艰辛到了河南地面,恰巧碰上一位走投无路正需别人救助的年轻女人。那时爸爸正是一位血气方刚的男儿,便救了这位弱者。”

“原来这位年轻女子曾有过一次美好的婚姻,谁知棒打鸳鸯,逼得她年轻的丈夫带着初生的女儿逃去了远方。好好的一个人家从此天涯海角,再也没有了音讯。

“她本是当地的一个美人儿。一个弱女子,又长得俊美,自然成了专闹是非的人们常常欺侮的对象。如今爸爸把她从身处危难中救出,她见这位年轻人如此侠义,便随他到了哈尔滨,从此成了一家。”

“1956年6月14日她在医院产子,不想子亡而又得女。她把我抱回家后,一家四口分外亲热......爸爸妈妈都有一些文化,自幼便教我识字读书.....”

【20岁才见生父 因脑溢血去世】

后来她谈到她的生父,“我生父是一位十分英俊的白俄青年。他的父母,原来在哈尔滨离我家不远的地方开了一家奶牛场,在那一带是人人认得的。他家养的牛很多、很壮,产的奶远近有名。”

“他和你生母——那位日本少女结了婚吗?”

张伟欣回答:“他和我生母是怎样相恋而怀下了我,老一辈人对我只字不提。我只知道,我出生的时候,他们全家已经离开中国半年多了。”

电影《飞来的仙鹤》(1982).剧照,张伟欣

“我20岁那年,我的小叔叔去广州开广交会。他是哈尔滨一家大工厂的干部。到广州那天,他在宾馆碰到一位外国人,好生面熟,不免多看了几眼。呀!终于想起来了,那不是当年家乡白俄人开的奶牛场的小老板吗?”

“小时候,他们两人是常在一起玩的小伙伴,如今都已是中年人了。他高兴得急忙上去相认,那位外国人也很快记起了他来。”

张伟欣和女儿李小璐

“久别重逢,两人别说有多激动。那位当年的小老板,眼下已是欧洲一家最重要的报纸的主编,这次正带领一个新闻工作者访华团来到广州。”

“我小叔叔本来和他就是朋友,他当年和我生母的来往,小叔叔多少有些知道。两人说了几句之后,他便问起那位日本姑娘现在的近况。”

“小叔叔告诉他日本姑娘在他走后当年便已离世。他忙问她是怎么死的,小叔叔便把她在生小孩时死的情况告诉了他。”

1985年第8期《大众电视》封面,张伟欣

“他听了十分难过,过了好久又象想起什么,忙问:‘那小孩当时也死了吗?'小叔叔告诉他说还活着。”

“他听后激动得不得了,紧紧追问:‘这孩子现在在什么地方?’小叔叔见他问得急切,便一五一十地把我出生以后的经历讲给他听了......”

“我要见她!”她生父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向她小叔叔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为什么?”她小叔叔想弄明白他的意图。

电影《女市长的私人生活》(1987)宣传照,张伟欣

“因为她是我的女儿”她生父表明了心迹。

“当时我正在文工团,已经工作了好多年了。我早已长成了一个大人。突然接到小叔叔从广州打来的电话,要我马上赶到广州,而且一定要当天就买飞机票赶去。”

“我问小叔叔有什么急事,小叔叔让我去问爸爸。于是我给爸爸挂了长途电话。爸爸告诉我说,你什么也别问了,必须马上赶到广州去,找我的弟弟。’”

电影《女市长的私人生活》(1987)剧照,张伟欣

说到这里,张伟欣特意补充说:“爸爸在电话里没有说‘小叔叔’,却一反常态换成了‘去找我弟弟'的说法。我听了心里有些纳闷,感到挺奇怪,于是又挂电话去问妈妈。妈妈也不给我作具体说明,只一样的口吻,催我赶快到广州去。”

“就这样我不知所以地到了广州。一下飞机,到机场来迎接我的,除了小叔叔之外,还有一位身材高大的外国人。他很英俊,看着我总是笑,显得特别高兴和激动,而且眼里还流出了泪。”

1986年第3期《北影画报》第3期内页,张伟欣

“他走过来摸着我的头,一边笑一边流眼泪,一边说:‘孩子你好!’——讲的是中文,是哈尔滨的家乡口音。我正奇怪,小叔叔对我说:‘伟欣,你知道他是谁吗?’我说不知道。小叔叔说:‘这就是你的亲生父亲,你的亲爸爸!’”

张伟欣说,当时,她一下征住了。一点没有思想准备。这消息太意外了:“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怎么又多出了一个亲生爸爸?而且还是一个外国人!”但她相信,小叔叔是不会骗她的,他从来没有骗过她。

1986年第3期《北影画报》第3期内页,张伟欣

“我看看小叔叔,又看看那个外国人。他们两个也是一会儿看看我,一会儿看看对方。小叔叔见我不言不语,便拿出一份电报给我看。是爸爸妈妈从哈尔滨打来的,只见上面写着:‘孩子叫他爸爸,小叔叔说的是真的’。”

“从那天起,父亲和我一起呆了好几天。他非常爱我,总是给我买各种好吃的东西。他坐在我对面看着我吃,我越吃得多,他越高兴。我一天比一天更喜欢他,后来他走的时候,我真有些舍不得和他分开。......”

1989年第2期《中国广播影视》封面,张伟欣

“当时生父让我去国外,他比我更舍不得分开。而我那时正在初恋,我非常喜欢李丹宁,当时,要让我和他分开是不可能的。”

“初恋的那位就是你现在的丈夫李丹宁吗?”

张伟欣和丈夫李丹宁及女儿李小璐

“是的,他是一个小个子,别的女孩都喜欢高个子的男孩,可我喜欢他。——我总觉得他有些象宝玉。”

“我的亲爸爸回欧洲的第二年得脑溢血去世了。想不到在广州那次见面竟成永别。我有生以来也就只见过他这一面。”

李丹宁和女儿李小璐

“我妈妈以前生的那个姐姐,后来我见到她了。她是一位生物学博士,又是一家跨国工程公司的老板。姐姐对我很好,她为我只读过小学吃惊和难过。姐姐希望我能进学校读书,至少读完大学本科夜。”

当她孤身一人飞到美国后,她经历了什么?而她的女儿李小璐和丈夫李丹宁在国内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1986年第3期《北影画报》第3期封面,张伟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乡音   生下   生父   电影   仙鹤   白鹭   哈尔滨   姥爷   日本人   广州   姥姥   身世   剧照   曲折   叔叔   情节   丈夫   爸爸   母亲   女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