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回头了?台积电时隔三年再访大陆,美媒:终究不是自己人


自从中美“芯战”拉开序幕以来,芯片制造的重要性就愈发凸显,堪称大国之间的“必争之地”。台积电作为全球最先进的芯片代工企业,一时间也成了“香饽饽”,很多想要发展半导体产业的地区,都希望台积电能够在当地建厂。

然而,台积电却把“宝”押在了人工物料成本极其昂贵的美国市场,不仅接连投资400亿美元打造5nm/3nm高端晶圆厂,而且还包了十架飞机,把3000名工程师、核心设备、供应商等系数运往美国。

对待大陆市场,台积电完全就是另一番“嘴脸”,身为我国台湾省产业支柱的台积电,它非但不思报效,反而与美沆瀣一气,甘当打压华为等中企的“急先锋”。

而且,台积电CEO刘德音还曾公开发声,称失去华为订单毫无影响,其他客户会补上空出的产能,大陆市场没有那么重要,在台积电的营收占比不足10%。言语之间满是轻视。

可没想到打脸来得这么快,台积电风风火火的赴美建厂,结果等来的不是“蜜糖”,而是“砒霜”。

首先,美国事先承诺的520亿美元建厂补贴,更像是画的“大饼”,实际到台积电手里可能不足10%,且要分多年支付。反观英特尔、德州仪器等美本土企业,所获补贴的占比高达80%以上。

其次,美国还频频修改芯片补贴法案,要求获得补贴的厂商,十年内不得在大陆投资先进芯片制程,还有就是向台积电索要芯片数据,其中涉及产能、价格、年化收益率等各项商业机密。

更让台积电心碎的是,由于先进制程产能过剩,苹果等客户接连砍掉了超过12万片晶圆的大单。同时,美资本也“落井下石”,摩根大通、贝莱德接连撤资,巴菲特更是一举清空了手中几乎全部的台积电股票。

数据显示,在赴美建厂至今的短短5个月时间里,台积电的亏损已超过1500亿元,这比富士康当初去美国建厂的结局还要惨!面对这种情况,台积电似乎认清了现实,开始回头了。

就在近期,台积电突然宣布,接下来将加大与大陆市场之间的合作,并“点名”阿里巴巴、壁仞科技等中企,希望他们能够采用台积电的代工技术。另外,时隔三年之久,台积电高层再一次集体来到大陆,既为参加在上海举行的论坛大会,也是为自身发展寻找机会。

对此,多家美媒纷纷发文,称台积电终究不是“自己人”。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美国索要数据的举动,台积电已明确表示难以接受,如果美执意如此,将会考虑暂停继续申请相关补贴。张忠谋也发声,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祖国,不能期待每一个企业在别国发展会像在自己的家乡一样。

客观来说,台积电若能在大陆市场加大投资布局,对国产芯片的发展的确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要保持警惕,一方面,台积电在外接连遭到了“背刺”,是没办法才选择“回头”。

另一方面,成熟芯片的需求依然强劲,大陆拥有万亿规模消费市场,趁着国家对半导体芯片产业的大力扶持,台积电也想借机分得一块“蛋糕”。换句话说,它时隔三年重访大陆,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并没有我们最希望看到的家国情怀。

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国内厂商近些年正在全力冲刺成熟芯片,台积电“加码”成熟制程,短期内也许在产能方面能“锦上添花”,缓解大陆市场的需求压力,可这也难免会挤压到国内芯片厂商的成长空间,不得不防。

在华为遭遇断芯后,人民日报就曾多次强调,核心技术买不来,我们不能再抱幻想,只有脚踏实地、坚持研发,国产芯片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崛起,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卡脖子”局面。

当然,如果台积电能顶住压力,给大陆带来先进的设备和工艺,那就另当别论了。只不过这恐怕很难实现,毕竟台积电产线上含有大量的美国配件与技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因此,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我们都要保持本心,靠人不靠己!何况,如今的中国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体系有体系,即便没有外部支持,我们也一定能打造出属于自己的高性能芯片。支持请点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空出   台湾省   华为   中美   代工   美国   自己人   产能   芯片   成熟   厂商   先进   大陆   数据   市场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