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了34亿建鸟巢,一年维修费高达7千万,15年过去,如今是赚是赔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08年3月,用时近五年,耗资34亿的鸟巢竣工了,之后作为08年奥运会的主会场大放异彩,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称赞。

08奥运会于8月24日结束,之后鸟巢也归于了平静,这时人们对鸟巢的意见也浮现出来。

有人说鸟巢只是用钢材堆积起来的空架子,空有其表,还有人曾质疑,国家投入了这么多资金建设的鸟巢究竟是赚了还是赔了?

确实,鸟巢的建设成本是巨大的,同时一年的维修费用也是天价,从建成到如今也已经过去15年了,也已经花了很多钱了,可鸟巢真的是赔钱的面子工程吗?

辉煌的时刻

2008年8月8日,当夜幕降临,灯光璀璨的鸟巢内外一片欢声雷动。

巨大的屋顶上燃放的烟花绽放出五彩斑斓的光芒,异常美丽。

随着演员们的精彩表演,无数观众变得异常激动。

华丽的舞台上,一道巨大的红色钢索从高空悬挂而下,李宁身穿华丽礼服,手持着圣火火炬,冉冉升空。他沿着钢索缓缓向上,如同一位舞动的精灵,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伴随着激动人心的音乐,他穿越夜空,犹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星星。

当李宁到达钢索顶端时,全场沸腾了。

此刻,他的身影变得微小,但他手中的圣火火炬却闪耀着无比的光芒。作为背景的夜空骤然亮起,绚丽的烟花在空中绽放,犹如璀璨的星河。

随后,他的身影被投射在圣火盆边,与圣火相映成趣。

在这瞬间,他将圣火火炬轻轻移到圣火盆上,圣火顿时熊熊燃起,向四方散发着温暖与希望的光芒。

这一刻,北京奥运会正式拉开了帷幕,作为奥运会主场馆的鸟巢也得到了世界的注视。

鸟巢正式名称是北京国家体育场,是由我国建筑师李兴钢和瑞士建筑师雅克·赫尔茨奇共同设计的,建成后被评为标志性的现代建筑。

鸟巢得名于其外观像一只巨大的鸟巢,因其采用了创新的结构设计,结合了钢铁和混凝土材料,以及复杂的网状外观,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

主体由4.2万吨钢架围绕着碗状看座区编织而成“鸟巢”的外形,混凝土看台共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

鸟巢的建筑结构非常壮观,长约333米,宽为296米,檐口高达68米,总体积为36万立方米,可以容纳约91,000名观众。

作为田径比赛的主要场馆,鸟巢在比赛期间诞生了42枚金牌。运动员们在这个气势恢宏的体育场内挥洒汗水、超越极限。

无论是百米飞人的飞驰、跳远选手的起飞还是投掷者的力量,鸟巢见证了一个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纪录和动人的瞬间。

16天的时间里,一共有五项世界纪录被镌刻在了鸟巢体育场上。

鸟巢展示了中国作为一个全球体育强国的实力和雄心,同时也展示了中国人民的热情和好客。

鸟巢在奥运会期间的辉煌,使得它成为了全球知名的体育场馆,并为北京增添了无可比拟的荣耀。

除此之外,奥运会16天的时间里,鸟巢有着高达13亿人民币的营收。

尽管如此,与34亿的建造费用相比仍然有21亿的亏损,随着奥运会的闭幕,鸟巢似乎也逐渐落没了。

在奥运会结束后,鸟巢进行了一年的闭馆维护,同时一年7000万的高昂维护费也令人们开始质疑起鸟巢是个赔钱的面子工程。

对于鸟巢的质疑

其实对于鸟巢的质疑从立项开始就存在。

2003年,北京市规委会宣布了08年奥运会主体育场设计投标结果,13票中,鸟巢以8票赞同的结果被选中。

从投票结果来看,对于“鸟巢”方案的争议从一开始就很大,首当其冲的是“洋设计”。

部分专家表示,08奥运会举办本应是我国的盛事,但是作为主体育场,鸟巢的设计过于标新立异,强调另类,全然没有体现我国文化韵味。

专家还表示,改革开放后,外国设计师的到来确实对我国建筑设计市场的繁荣和设计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之而来的却也有“崇洋媚外”之嫌。

在北京,有90%的标志性建筑是由国外设计师设计或者参与的,“洋设计”似乎已经成为了建筑业的一种时尚。

之前国家大剧院就采用的“洋设计”,外壳高达45米但是依然满足不了舞台上部的要求,于是舞台高度被设计为地下7米,基础深度达24.5米。

这样的设计也被认为造成了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浪费,并且是一个极度违反常规的设计。

在反对鸟巢“洋设计”的人中普遍认为,一个城市应该体现出民族的灵魂,但是北京的城市风貌里城市文脉逐渐消失。

当然,北京也在恢复历史文物建筑,试图修复城市文脉,也因此人们认为作为奥运会标志建筑的国家体育场应当体现更多的中国文化。

除了文化韵味方面,对于鸟巢的巨大建造成本也成为了当时人们对鸟巢质疑的原因之一,这也是当今人们对于鸟巢最大的质疑。

2004年7月,一封由四名院士联合上书的《关于奥运主要场馆设计的具体建议和意见》(下文将简称《意见》)直呈温家宝总理。

在《意见》中,这四名院士提出,奥运主场馆设计过于奢华浪费,认为应该减支,不仅提供了一定的修改方案,并且提出了“节俭办奥运”的口号。

在一开始“鸟巢”方案投标时,造价高达38.9亿,用钢量高达13.6万吨,正好卡着中央招标时的40亿以内的指标。

这四名院士则认为应该通过取消移动屋顶和扩大空中开口面积来减少用钢量,可以为鸟巢瘦身,也符合“节俭办奥运”的口号。

有些专家也在采访中提出,这样高昂的修建成本和奇特的设计方案,不由让人怀疑是在把北京当作新型建筑的试验田。

这也在人民群众中得到了巨大的反响,人们都在讨论“斥巨资建造奥运场馆到底值不值”并且认为中国不能成为国外建筑师的试验田。

就在这样的争论下,鸟巢的修建工作被迫中止,经过一年的设计修改才复工。

关于鸟巢成本的争议从当时一直持续到现在,尽管在“节俭办奥运”的口号下鸟巢的建造成本减少,但是依然有34亿的造价。

尽管在08奥运期间鸟巢有着出彩的表现,但是奥运会仅持续了16天,奥运会结束后,鸟巢也逐渐归于平静。

在奥运会后,鸟巢就进行闭馆维修一年,这也引起了人们的不满,人们认为作为公共建筑如果不进行开放让人们使用,那么高昂的造价将会是一笔巨大的浪费。

之后,虽然进行开放,但是每年高达7000万维修费用也令人们开始质疑鸟巢是一个赔本工程。

那么实际上是否真的如此?

鸟巢有盈利

鸟巢的投资是PPP模式,也就是公私伙伴关系,通过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的合作完成项目的融资。

鸟巢项目国有资产投资占比58%,其余42%由私人企业承担,因此可以减少投资风险,并且实现了政府少投资、企业市场化运作的相对高效的投资效果。

除了在投资模式上分担了风险外,鸟巢其实一开始就有商业规划。

鸟巢在立项初期就有规划在奥运会前进行赛前试运营,通过组织赛事和活动,对硬件设施进行调整并且可以更好的实现赛后的日常运营。

尽管因为工程延期和赛事规划的调整导致试运营没有实现,但也表明了一开始鸟巢就有着盈利的目标,而不是作为赔本的面子工程进行的。

在举办完奥运会和残奥会后,鸟巢也举行了多种商业运营活动。

那时作为奥运主场馆的鸟巢也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参观。

在高峰时期曾到达一天20万人的人次,尽管之后参观人数减少,但是通过改善参观设施和浏览路线,鸟巢的参观收入依然是一笔可观的金额。

而作为体育场馆,鸟巢也举行过除奥运会外的一系列专业比赛和业余比赛,如意大利超级杯、巴萨中国行等,这些比赛也为鸟巢带来了大量收入。

在文艺演出方面,鸟巢也有出色的表现,2009年就成功举办了大型歌剧《图兰朵》,之后还会有明星艺人举办大型演唱会。

除了对于场馆利用外,鸟巢还积极开发周边商品,2010年鸟巢收入约2亿,仅周边商品就占比10%。

尽管鸟巢的维修每年高达7000万,但是在2010年时就已经实现了盈利,2018年更是营收高达2.86亿,持续多年实现自主盈利。

尽管如今34亿的成本依然没有收回来,但是鸟巢可使用期限为100年,因此总有一天鸟巢可以收回34亿的成本。

而除了经济账之外,政治账才是鸟巢建设的重中之重。

鸟巢作为公共设施主要突出有三个性质:那就是社会性、公益性和群众性。

鸟巢的政治形象是放在首位的,作为全球首个“双奥会开闭幕式场馆”,鸟巢不止是一个简单的体育建筑,其中还蕴含着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也因此使其成为了一个优秀的国际交流平台和国家对外展示的窗口。

2008年,鸟巢就被评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建筑之一。

公益性就是在兼顾营业性的基础上举办一些公益活动和为特殊群体提供优惠待遇。

在门票方面,鸟巢对70岁以上老人和革命伤残军人等免收门票费,学生和现役军人等可凭证件享受半价优惠。

鸟巢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比如教师节对教育工作者免费、和福利院合作为孤儿提供免费的游玩场地。

可以看出,在兼顾营业性的基础上,鸟巢真正实现了为公共谋福利,使老百姓真正的受益。

群众性上,鸟巢建造后为公众提供了健身场所,也更好地宣传了全民健身服务理念。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鸟巢在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方面都有着出色的表现,全然不是人们所说的浪费奢华的面子工程。

结论

诚然,人们对鸟巢盈亏的担心不无道理,这也表明了人们对于公众利益的关心,毕竟34亿的成本费用值得大多数人为其担忧。

但鸟巢之后的表现也表明它值得这个成本。

经济上,尽管每年有着高达7000万的成本要求,但是通过举办赛事和文艺演出活动等,也为鸟巢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并且实现了持续盈利。

除了经济方面的考虑,鸟巢在政治和社会层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场馆,鸟巢承载着我国作为体育强国的形象,展示了我国的伟大形象,它也是国际交流和对外展示的窗口,为国家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因此综合考虑而言,鸟巢作为奥运精神的延续,无疑是一个可以传世的建筑。

阅读此文之后,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鸟巢   参与感   维修费   钢索   体育场馆   场馆   院士   北京   奥运会   成本   奥运   我国   建筑   国家   工程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