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小琥:如果回到过去,每个人都成了如英

提到“京味儿小说”,很多人自然地会想到老舍的《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而新一代京味儿作家正在用不同于前人的方式看待、接触外部世界。人民文学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如英》是80后实力派作家常小琥继《琴腔》《收山》后又一部长篇力作,以醇厚而洒脱的京味笔调,重绘原生城市地图,深情回望母亲颠簸又强悍的人生。

常小琥曾以小说《琴腔》《收山》蜚声文坛,茅盾文学奖得主金宇澄老师曾评价他的小说继承了京味小说悠久传统的精髓:“《收山》让我忆起老舍先生“上知绸缎,下知葱蒜”的古典叙事法则,京字京韵,细节风景深入骨髓。”常小琥参与过多种影视剧本创作,曾获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首奖、“紫金·人民文学之星”小说佳作奖、华语青年作家奖、《上海文学》中篇小说奖、《北京文学》年度优秀作品奖等。《如英》是常小琥潜心多年完成的新作,深情回望母亲颠簸又强悍的人生,以子一辈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北京南城女儿的奥德赛之旅。

小说主人公姜如英生长于北京南城某大厂厂区,身为长女的她自小性格强韧;在时代浪潮中她离开家庭,远赴东北冰原接受淬炼,十年后返城回京,愕然发现自己已成为家庭的局外人,只能凭借个人力量寻找生存空间;她与同为知青的周笑走到一起,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彼此支撑,经历家人的疏远、朋友的背叛、事业的起落、命运的捉弄,虽生计艰辛,却未曾磨灭对于家庭责任、生命尊严乃至未来的执拗信念。

谈及创作缘起,常小琥透露说:“主要是因为我自己对于极致孤独状态下的个人非常感兴趣,想要理解共情他们的动机、人生历程,所以我写下了《如英》这本书。如果我也可以问大家一个问题,我想问如果现在有一个机会可以做选择,大家是选择穿越到未来,还是选择回到过去?如果是我,我肯定会选择回到过去去看看,这也是我写作这一话题的原因之一。有时候,我会感觉人生的过程就是在一个不断走散的过程中行进,而写作小说这件事本身会带给我很大的安慰感。”

至于写作给自己带来的价值和意义,常小琥直言:“第一篇小说写出来就拿奖,当时给了我一个错觉,以为写作太容易了。真正开始写作才发现越写到后面越难,因为我不想再写跟以前重复的作品,这已经不是拿不拿奖的问题了,而是自己接受不了重复。有一段时间我心理落差很大,觉得自己已经丧失了语言能力和继续写下去的动力,但我也知道对于一个写作者而言,唯一的路就是一直写下去。后来我发现写作这个过程本身对我而言才是最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我可以创造自己的价值、释放自己的表达,甚至重塑记忆,而不用去设想结果如何。很多人只会陪伴我们经历某一段人生,然后走散消失,写作小说的好处在于它可以重塑记忆、重塑我们的关系,可以把失去的人重新找回来。”


在《如英》中,常小琥以醇厚洒脱的京味笔调、纵横交错的记忆弧线,重绘原生城市地图:白纸坊、崇效胡同、印钞厂、里仁街、右安门、南横街、自新路、陶然亭、宣武体育场、盆儿胡同、枣林前街、万寿西宫、鸭子桥、南线阁、铁匠营、半步桥、虎坊桥、南樱桃园、白广路电影院、南菜园……这些折射着岁月光泽的地名,成为新的文学地标,让北京“南城”这一独具色彩的文化地理时空,浮现于读者面前。比如对主人公如英在下乡前的一段描述:““车子开在鸭子桥深深的磨沟上,颠簸中,眼前是水波粼粼的护城河和古旧斑驳的幽州城垣,再过一条断头折路,就到了白纸坊西街的印钞厂。这里是北京城的发祥地,一切都是围绕着这条街建立起来的。辽代的幽州城里有一百多个坊,白纸坊是其中一个。如今这里早已恢胎旷荡,临街仅有土色矮房、粮店、副食店和一座唐代古刹崇效寺补缀其间,背身裸露着大片荒地与积石沉木。恍惚间你会觉得,这里和两千年前变化不大。非要说最大的变化,就是如今熊淑芳住在这里。离家越近,如英的腿哆嗦得越厉害,她能感觉到熊淑芳正等着自己。天边残阳正急速地焚烧和下沉,留给街面斑斑锈迹,很快她也会置身幽暗处。印钞厂家属楼也叫灰大楼,和那年月很多建筑物一样,听起来颇有气势,其实不过是座三层的苏式灰砖楼,光照不足时,一度还接近墨色。如英想象,姜志富会和在厂警亭站岗一样,早早站在灰大楼外的车站等她——由于旧伤缠身,爸只能歪着脖子,左臂弯曲,可是双腿裤缝笔挺,清癯的脸上还总带着温和笑意。暗蓝色工服下,他的身杆像是站不稳,却始终伫立在一扇钩挂着的老式门板前,任凭影子被拉远、变形。……次日爸妈送如英去南站,出门前她给家里磕了三个头,朝不同的方向。她背起印钞厂子女特有的木箱,手拿烧饼,去找老猫、田蕊会合。夏秋交季的白纸坊,天空有些像海面,连风也变得凉而迫切,有薄荷味道。如英以军人姿态登上车,她不看印钞厂钟楼上的锥形尖拱,不看清冷素白的崇效寺、倚墙半埋的碾磙子,不看远处的气象塔以及老屋旧房上暖灰色的瓦筒荒草,连那扑簌簌的落叶与每一朵云她也不看。通明天空下,她努力睁着细眼,抬头和红太阳对视良久,直至眼前满是错动的重影。同车有俩南城佛爷,一看她这神态,主动先下车了。”

常小琥用《如英》探秘父母一辈被原生家庭放逐后重建生活的历险,更用精准丰沛的细节,为四十余年间人们的衣食住行、歌哭悲喜、牵挂和冀望,留存下一帧帧快照,以此抵抗时间的侵蚀。比如在小说的开篇,作者就将主人公如英的形象鲜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打小儿如英就爱冲在前面,老师为了灭她的威风,总玩儿队首变队尾的游戏,她只好往另一头跑,谁想又一个转身,队伍就朝反方向走了。同学们乐,老师也乐,她也乐。很快这游戏她就玩儿了一辈子,直到队伍越排越长,直到她跑不动了,也没人再冲她乐,都怕被从队里甩出去。等她明白过来时,已经很晚了。起初,军宣队辅导员把她叫进教室,这里早不是上课的地儿,桌椅腿儿如钢叉般戳在地上,墙壁伤痕累累。日暮前,夕阳洒进玻璃窗,仿佛落下金色尘埃。如英看向远处印钞厂的哥特式钟楼,那黯默中拔地高耸的姿态,她也随之定了定神。辅导员是个手掌宽厚、留灰色圆寸的中年人,肿眼泡、双下巴,身穿三点红军装。他说过要她在全校做检讨,不够深刻的话就勒令退学,送教养所去。可是当她在辅导员面前立定站好,他没有发脾气。‘为啥要打同学,她说她是你最好的朋友。’辅导员讲话瓮声瓮气的,在空教室里阵阵回响。他正了正帽子,扶起一把椅子坐下,低头看如英写的检查,她也趁机打量起他。‘您领章帽徽可够提气的,这身儿军装我爸也有一件,见他在相片里穿过。’如英全身绷直,语音清亮,小嘴吧唧吧唧,吐沫星子乱飞,‘不过他在印钞厂站岗穿的是白制服,比军绿的精神多了……’墙顶的高音喇叭突然响起爆破般的女声,如英打了个哆嗦。辅导员把检查放下,抬眼瞥她,也等吼声过去。‘你爸在哪哒当兵?军姿是他教的?’她摇头,又点头。‘不知道,就听说他在山西闻喜县打过鬼子,那场仗他们全团只活了七个。’如英捏住三根手指,举过头顶,令整个身形像是扁嘴矮壶。和同龄孩子比,她不光个头儿矬矮,扁脑袋还留着男孩的西瓜盖头,发帘像被狗啃了。在她瓷实的脸蛋子上有许多麻子坑,一对淡眉细眼如同没长好的疤瘌,下边还有个小塌鼻子。”

在题为《在家走失》的小说后记中,常小琥写道:“写《如英》的过程艰难却也幸福。我不仅可以回到八九十年代的白纸坊,还可以与从前身边的人重见。尤其是他们在一起时,不曾说过的话,我在这本书里帮他们说了;他们错过的人,我在书里让他们再度相逢;那些无法化解的误会与遗憾,我在书里替他们解释了。至于他们永远走失的那个家,我也在这本书里,帮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回去。”就此,著名表演艺术家濮存昕评价说:“就是‘在家走失’这句话,让我有了阅读《如英》的愿望。这部小说像是当代生活的史记。如果没有这样走心的青年作家,五十年间的许多事有一天会被遗忘。”而《当代》杂志主编、《如英》一书责任编辑徐晨亮则坦言:“作为一名编辑,我为本书也付出了几年的时间,看到这些大学生所写的评价,感到特别欣慰。书中所要传达的种种,在更年轻一代的读者那里得到了回响与共鸣,当大家去看前几代的故事时不会感到隔膜,包括我们这些没有在北京南城生活过的人们依然能够在《如英》中跟随人物穿行南城的街道,感受到他们的记忆,跨越时代与空间体会到共同的命运与情感。这就是文学所独有的穿越时空的魅力。”(读者报全媒体记者 何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老舍   钟楼   南城   京味   幽州   辅导员   颠簸   北京   主人公   读者   记忆   家庭   人生   文学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