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伙破解世界顶尖难题,打破西方技术垄断,为祖国省下近亿元

希望大家在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让我们了解一下“大国工匠”洪家光,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文|朱文彬

编辑|朱文彬


图片中这位身穿工作服、长相普通的年轻人,虽然看起来平平无奇,可你绝对想不到他竟是一个为我国战斗机打磨“心脏”的人物。

这位中国人不仅依靠自己的技术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技术垄断,而且还为我国的航天事业节省了近亿元。

与此同时,这位技术人员并没有高学历、高背景的加持,他只是一个从技校毕业的农村男人。

他就是“大国工匠”洪家光。

洪家光就曾说过这么一句话:“身上的责任容不得我们去懈怠,背负的使命更容不得我们去停歇,想要打造更加强劲的‘中国心’,那么就还有更多的难题在等着我们去攻克。”

匠心铸战鹰,磨砺书传奇

在2002年快要临近春节的时候,洪家光所在的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却突然接到了一个特别重要的任务。

这次的任务就是打磨某种重点型号发动机核心叶片的修正工具金刚石滚轮。

要知道,这次的重大任务可是在我国属于是史无前例的。

更重要的是,打磨这种型号发动机核心叶片的修正工具金刚石滚轮的条件要求十分苛刻。

因为我国对航天零件的精度值要求极高,甚至这次要求的金刚石滚轮的尺寸公差竟然要必须保证在0.003毫米之内。

0.003毫米什么概念?要知道,我们人类的一根头发丝的直径也不过才0.08毫米。

所以说,我国航天技术人员这次竟然要把金刚石滚轮的精度打磨到我们人头发丝的二十分之一。

而且还要知道,如果金刚石滚轮的精度哪怕是相差0.001毫米,那也是不合格的。

如果把这些不合格的金刚石滚轮放入发动机核心叶片的话,那就有可能会令成千上万的叶片报废,严重的话,甚至还会让整个发动机报废。

因此,这次任务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与此同时,在当车间主任将这项任务公布在车间内之后,所有人都默不作声。

更重要的是,当时在这个车间里技术最高的刘师傅,也早在一周前就因为生病请假了。

如果刘师傅在的话,也都不一定能够完成这项任务。

所以在面对如此艰难任务的时候,很多人都不敢接受。

除此之外,也有可能是因为快要过年的缘故,大多数人的心就早已经都不在工作当中了。

然而过了一小会之后,一个人竟然主动站了出来,并且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项艰难任务。

这个人就是洪家光,要知道,当时的洪家光也不过才只有24岁。

然而这项任务并不是说完成就能够完成的。

但是洪家光偏偏就不信这个邪,他觉得:既然国家下达了这项任务,那就说明这项任务就一定会实现。

所以说,有人觉得洪家光之所以会接受这项艰难任务,很有可能是年轻的原因,才让洪家光如此轻狂。

于是,洪家光就开始为这项任务不停地钻研着。

与此同时,洪家光还会去医院里找刘师傅请教相关的问题。

在向刘师傅请教完技术之后,洪家光竟然感觉到这项技术竟然很简单,但是口说无凭,动手去做才能知道它到底简单不简单。

所以,洪家光很快就按照刘师傅教授的技术去对金刚石滚轮进行加工。

于是,在经过半天多的时间后,洪家光终于加工出来了一个金刚石滚轮。

可是在经过检测之后,洪家光却发现这个金刚石滚轮的精度离要求的精度差远了。

不服气的洪家光便又开始了埋头苦干起来了,于是在第二天下午,洪家光竟然加工出来了三四个金刚石滚轮。

然而结果还是与第一次加工的金刚石滚轮一样,都是与要求精度在0.003毫米之内的金刚石滚轮相差甚远。

面对这些失败,洪家光也陷入了深思当中,他就在想:“我当初是不是太冲动了,这也太难了吧。”

但是,洪家光并不是一个知难而退的人,既然接下了这项任务,那就一定好好完成它,毕竟是关乎到我国的航天事业。

因此,为了祖国,为了祖国的航天,洪家光给自己加油打气,让自己重新振作了起来。

之后,为了战胜金刚石滚轮0.003毫米的精度值,洪家光开始了“战神”模式。

从那之后,洪家光每天都把自己关在车间里,然后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实践。

随后,洪家光就会在这些不合格的金刚石滚轮上查找原因。

而且,那时候的洪家光每天的睡眠时间,基本上从来都没睡够过5个小时。

与此同时,洪家光为了能够拥有更多的时间去加工金刚石滚轮,他甚至还在车间里放置了一个行军床,然后每天就睡在车间内。

就这样,洪家光睁眼就是加工金刚石滚轮,睡前还是加工金刚石滚轮,就连吃饭的时候,洪家光还要一边吃饭,一边看着金刚石滚轮思考。

好在,洪家光的所有努力终将没有白费。

在经过十多天的日夜研究之后,洪家光终于找到了加工金刚石滚轮的技巧,并且还能够达到金刚石滚轮0.003毫米的精度值之内。

而且,洪家光还完善了好多处在加工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因此,洪家光凭借着自己坚持不懈的精神,终于攻克了这一难题,且还成为了我国加工金刚石滚轮的一流技术人员。

要知道,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要想能够把金刚石滚轮的精度加工在0.003毫米之内,没个四五年是不可能完成的。

但是,洪家光完成这项技术仅仅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

可见,洪家光是一个多么难得的人才。

那么这位航天技术人才究竟是什么样的来历?是什么让他进入到了中国的航天事业当中的?

为国而生

1978年12月,洪家光出生于沈阳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

洪家光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一家人的生活也是靠着洪家光父母种地维持的。

然而在洪家光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因为生病而去世了。

因此,洪家光从小就跟母亲相依为命,而且洪家光的母亲为了让洪家光能够健康长大,她不知付出了多少汗水。

好在,洪家光很是懂事,在他小的时候,洪家光就知道替家里分担压力。

每当洪家光放学到家之后,他就会主动去把家里的卫生打扫一下,如果母亲不在的话,洪家光还会主动做饭,然后乖乖等母亲回家吃饭。

除此之外,在农忙的时候,洪家光还会去农田里帮母亲去丰收农作物。

就这样,洪家光和他的母亲过着贫苦的艰难生活。

但是洪家光从小的成绩就特别的好,每次考完试,洪家光总能以优异的成绩在班级里名列前茅。

然而在初中毕业之后,洪家光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他就选择了不上高中,而是选择了一家技校。

因为洪家光想着早点参加工作,这样就不用让母亲那么劳累了。

与此同时,洪家光来到技校学习的时候,也是处于半工半读的状态。

要知道,那时候的洪家光一边在学校里学习技能,一边去学校外面打工,给自己赚取生活费。

除此之外,洪家光还十分珍惜时间,因为洪家光的家离学校很远,坐公交也得好几个小时。

所以在洪家光坐公交去学校的时候,他总会从背包里拿出一本技能书,然后开始了在公交上认真的学习。

但是,洪家光并没有落下学校里的学习,而且在1999年的时候,洪家光还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从学校毕业了。

而且,洪家光还因此被分配到了中航工业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的58车间。

然而来到58车间之后,洪家光渐渐地陷入了迷茫当中。

因为当时的58车间非常破旧,而且车间内的设施也十分陈旧。

更重要的是,58车间还特别的小,这让洪家光很难接受。

因为在来到58车间之前,洪家光就觉得航天公司,肯定能够接触到祖国的航天装备。

哪曾想,58车间竟然是一个零件加工厂。

除此之外,面对每天做着重复的零件加工工作,洪家光渐渐地对此感到了厌倦,以至于在之后的工作当中,洪家光就整天心不在焉的。

而且有的时候,洪家光的一个不留神,就放走了一个不合格的零件。

随便,车间主管就找到了洪家光,并对洪家光进行了严厉批评。

这时,车间里的一位老师傅就看到了洪家光的状态,并且还猜到了洪家光之所以会这么没有斗志的原因。

于是,这位车间老师傅就在工作之余去找了洪家光谈话。

然而,就是老师傅的一番话,竟然让洪家光从此就对车间里的工作变得特别积极,就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那位老师傅说:

“年轻人,你要知道,我们现在的工作就是在为我们祖国的航天事业工作的,而且你要明白,我国航天装备上的零件离不开我们生产出来的零件,所以说我们还是航天人。”

随后老师傅还补充道:

“一个不合格的零件,很有可能会摧毁我国的一个航天装备,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我们的工作,加油,航天人!”

听了老师傅的话,洪家光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突然在黑暗之中,看到了属于航天人的光芒。

真可谓是一语点醒梦中人!

从那之后,洪家光就用着自己最好的状态去对待每天的工作。

与此同时,洪家光还会去恶补自己对在零件加工上不了解的地方。

渐渐地,洪家光对零件的掌握越来越有信心了,而且经过洪家光的加工总能够达到合格的标准。

然而,洪家光可不甘在这个岗位上一直工作下去。

与此同时,洪家光还发现了在工厂里还有着3个全国劳模、13个省市级公司级劳模,甚至还有10几个技能大赛的状元。

而且,在这些人当中就还有一个全国劳模,竟和洪家光一样都是一名普通的车工。

因此,洪家光就暗下决心,自己也要成为这些人。

为此,洪家光就开启了“疯狂”模式,为了能够学习到更多的专业技能,洪家光就想着去找一位老师傅请教。

而当时在工厂里技术非常高的人是孟宪新师傅。

但是,孟宪新师傅并不和洪家光在一个车间。

然而,洪家光却觉得:既然想要认真学技术,那这些困难都不是事。

于是,从那之后,洪家光就在每天下班时候去找孟宪新师傅,但是刚开始的时候,孟宪新师傅就只是觉得洪家光这个人是来捣乱的。

好在,洪家光的真诚求教最终成功打动了孟宪新师傅。

于是,洪家光就成为了孟宪新师傅的徒弟,之后在孟宪新师傅的经验传授下,洪家光的技术成长很快。

因此,在不久之后,洪家光在58车间内,就成为了技术仅次于刘师傅的“第二人”。

所以在2002年的时候,就有了开头的一幕。

大国工匠

在解决发动机核心叶片的修正工具金刚石滚轮的精度值难题之后,洪家光对自己的技术就变得更加有信心了。

所以从那之后,洪家光就会经常会去钻研一些零件上的加工难题。

而洪家光的这些钻研最终也都得到了进展。

因此,洪家光凭着自己的努力,竟先后攻克了多个国家新一代重点型号发动机叶片磨削工具金刚石滚轮的加工难题。

与此同时,洪家光甚至还攻克了在精钢石滚轮大型面上无法进行加工的难题。

要知道,洪家光攻克的这一难题竟然是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的长期技术垄断。

因此,我国就可以自己在精钢石上进行加工,就再也不用向西方国家进口精钢石滚轮了。

与此同时,洪家光解决的这一难题就给公司创造了8500多万元的产值,并且洪家光还因此获得了国家专利。

除此之外,洪家光还获得过很多光荣称号。

例如:第20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等。

更重要的是,在2022年3月2日,洪家光还获得了“大国工匠”的光荣称号。

与此同时,在2022年2月3日的时候,洪家光还担任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火炬手。

现如今,洪家光依旧在我国的航天事业上不断奋斗着。

至此,向洪家光致敬,向在我国背后默默付出的所有人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老师傅   技术   金刚石   小伙   中国   精度   零件   车间   滚轮   师傅   祖国   难题   加工   我国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