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截杭州湾设想:杭州湾外围筑坝,利用潮水发电,大坝顶还能通车

杭州湾是典型的“喇叭状”河口,也是钱塘江的入海口,面积约5500平方公里,湾内平均水深9-10米。由于喇叭状的河口加上湾内水深较浅,使得潮水涌入杭州湾后被迅速抬升、放大,形成壮观的钱江潮,其中2018年在嘉兴海盐的澉浦镇出现过9.15米的超高潮差。这么高、快速移动的潮差除了具有巨大的机械能以外,还会对杭州湾沿岸造成一定的影响,毕竟杭州湾沿岸人口众多,也有许多重要的基础设施(比如秦山核电站、杭州湾跨海大桥等)。


所以我们能否在杭州湾的外围:宁波-舟山-上海的连线的位置,建造一座超级大坝,有了这座大坝我们能减缓潮水的威力,还能利用潮水的高度差来发电,同时大坝还能充当跨海大桥,使得宁波到舟山再到上海拥有一条能行车的便捷通道(这个大坝的功能远远不止这一些)。


答案是可行的。我们以荷兰的须德海工程为例。须德海原本是荷兰一个深入内陆的海湾(和杭州湾类似),面积大约3300平方公里(比杭州湾小),后面荷兰政府耗费巨资,在须德海湾的外围修建了一条长32.5公里,宽90米,高大约10米的超级水坝。同时在坝顶修建了高速公路,方便海湾两头居民的通行。当然荷兰修建大坝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大坝的阻挡,把须德海内的海水抽干,进行围垦造陆。但是工程的模式是差不多的,都是修建大坝,拦截海湾。


所以杭州湾大坝的修建是可行的,大致的修建和技术我们可以参考须德海大坝工程。只是杭州湾大坝修建的长度要长于荷兰的须德海工程,如果大坝是从宁波镇海到杭州湾中的石化重地-鱼山岛,再借助鱼山岛这个跳板到上海的南汇角,那么这条大坝长度在100公里左右,大约是荷兰须德海工程的三倍,在工程量上会比较大

杭州湾大坝建成后的功能(设想)

利用潮水发电

杭州湾的潮水是异常的“凶猛”,平均潮差在2米以上。所以我们可以在大坝下方安装水能发电装置,在涨潮时,利用大坝外的水面高度高于大坝内的,使潮水向内流动,推动水轮机发电,当大坝内水面和外面平行时关闭闸门,等待退潮。当大坝外面退潮结束,利用大坝内的水位高度大于大坝外的情况,使得水流向大坝外流动,推动水轮机发电。特别是每个月农历十八前后这几天,发电量一定特别的可观,可以就近供给长三角周围的城市使用,解决电力短缺问题。


充当大桥

我们可以在大坝顶部修建高速公路和铁路,那么到时候宁波去上海也不需要绕道杭州或者现有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可以直接在镇海北上,和上海的距离将会缩短到150公里左右,便利杭州湾两岸的出行。


有利于围垦造陆

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杭州湾沿岸地区围垦造陆十分的频繁,截止2017年杭州湾浙江所属的区域就围垦了1350平方公里的土地,为缓解沿岸土地资源短缺提供了帮助。如果大坝建成,那么大坝内的水面高度必定会下降,这也有利于沿岸的围垦造陆,毕竟5500平方公里的水面,只需要留一部分水域进行蓄水发电和引导钱塘江水出海就可以了。笔者估计,大坝建成后至少能增加数千平方公里的陆地,这对于浙江和上海来说是极大的利好。

当然这个工程只是笔者的个人设想,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杭州   大坝   潮水   潮差   河口   荷兰   宁波   上海   水面   工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