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女战士解秀梅献花时越规拥抱毛主席,后来怎么样了?

1952年5月23日,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在中南海怀仁堂后面的大草坪上,接见了从朝鲜战场上返回祖国的志愿军文艺工作者观光团。

在这群年轻人中,有一位名叫解秀梅的女战士,她作为志愿军的代表,向毛主席献上怀中的鲜花。然而,就在献花时,解秀梅突然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意外的大胆举动,她竟然拥抱了毛主席,从当时毛主席脸上的表情可以看到,伟人的内心似乎也极度复杂。

当时,现场的摄影师抓拍到了这个珍贵的场景,照片中毛主席的表情充满悲情的色彩,而解秀梅则是痛哭流涕。谢秀梅的反应也不同于一般干部群众见到毛主席之后的喜极而泣,已经到了失声痛哭的地步。

为何两个人的反应如此不同?这大概与牺牲在朝鲜战场的毛岸英烈士有关。毛主席接见这些从朝鲜战场回国的年轻同志时,必然会联想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爱子毛岸英。

在过去接待基层干部群众时,毛主席总是很乐意和大家握手谈笑,这次毛主席的表情一反常态,很明显是存在异常。细心的解秀梅也察觉到了这个问题,她很自然与这位伟大领袖产生了共情,再加上情绪过于激动,她紧紧拥抱主席,失声痛哭。

对于解秀梅所谓的越级行为,毛主席并未表示任何生气或者不满的神色,随后,毛主席还为解秀梅签名留念。就在当年的下半年,解秀梅以及其他同志再度重返朝鲜战场,当年10月份,还受到了朝鲜领导人金日成的接见。

一位志愿军女兵,能够受到两国领导人如此待遇,解秀梅自然有其不凡之处。她是志愿军中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荣立一等功的女战士。

在著名抗美援朝题材电影《英雄儿女》中,有一位在美军轰炸机对志愿军阵地轰炸时,为了保护战友英勇负伤的女英雄王芳,她是英雄王成的妹妹,而王芳的原型就取材自女战士解秀梅。

1951年11月30日,身为文艺兵的女战士解秀梅在给志愿军战友们扛柴火的途中,突然遭遇九架美军轰炸机的袭击。这些轰炸机还准备向志愿军阵地后方的手术所进行轮番袭击。

眼见情况紧急,解秀梅立即飞奔至手术所,抓紧时间协助手术所疏散伤员。等到伤员疏散完毕,敌机已经开始对手术所进行狂轰滥炸,地面也被汽油弹烧成一片火海。

就在这时,解秀梅突然联想到,志愿军605团的李永华排长还在手术室。她不顾自身安危,毅然重新回到手术所,背起李排长准备撤离,不幸的是,也在此刻,两枚汽油弹在她身边爆炸。

危急时刻,李永华排长坚持让解秀梅先行撤离,遭到解秀梅断然拒绝,她告诉李排长:“我的任务就是保护你”。当第三枚炮弹落在手术所之后,解秀梅毅然用自己的身体盖在了李排长身上,最终,战友因她的保护顺利存活了下来,而她被炸得全身是伤。

等到敌人的轰炸稍微减轻,解秀梅不顾自身伤势严重,背起李永华继续撤退,最终,两人成功转移到了安全位置。战后,解秀梅的事迹感动了无数志愿军战士,她本人也被志愿军司令部记一等功,成为了第一位拥有一等功的志愿军女战士。

其实,这已经不是解秀梅第一次立功,如同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王芳一般,身为文艺兵的解秀梅除了要利用战斗间隙,为战士们表演节目,进行文艺宣传鼓舞士气之外,最重要的是,在志愿军战士缺吃少穿的情况下,解秀梅和其他战友,还会外出寻找野菜。

解秀梅先后为战友们挖到了三百多斤的野菜,也正是这几百斤野菜,阵地上的战友们获得了无比宝贵的蔬菜和口粮,极大缓解了口粮压力。因此,解秀梅被志愿军司令部记三等功一次。

不仅如此解秀梅在战场上不怕苦不怕累,作为一名女战士,挑水劈柴样样拔尖。在作战中,解秀梅和文工团战友们的乐器被美军飞机炸毁,他们就脸盆碗筷,临时组合成为乐器,坚持为战友们进行文艺表演。

要知道,在最艰苦的战争环境下,文工团战士们的歌声犹如战士们精神上的强心针一般,他们因此能够保持旺盛的士气。反观对面的美军士兵,尽管军事装备包括后勤补给全面优于志愿军,依旧被志愿军彻底打败,不少人甚至患上了精神疾病。

其中,英国军队的精神疾病患病率超过了百分之十以上。由此可见,美军及其盟友在朝鲜战场上的失败,属于战术、士气包括全军上下的信念发生了溃败,这也印证了毛主席对美军的判断:钢多气少。

很多人认为,朝鲜战场上的文艺兵是诸兵种最“轻松”的一个。然而实际上,以解秀梅为代表的文艺兵承担太多难以想象的辛苦。他们除了要负责给战士鼓舞士气、寻找野菜、挑水劈柴等生活方面的支持,甚至还要临时充当医务人员的职责。

尤其是在野战医院中,护士严重匮乏,接诊的战士除了因战斗受伤之外,更多是被冻伤。有些战士被抬进医院,已经被基本冻僵。

这个时候,解秀梅就会解开自己的棉衣,将冻伤战士的手脚,放在自己怀中。这种超越传统立法的高尚利他主义的战友情,更加令人感动不已。

朝鲜战争结束后,解秀梅被安排转业。她从来没有向外界透露过自己在朝鲜战争期间立下的赫赫功勋,直到晚年时期,她的身份才被揭开。

然而,她晚年的遭遇却令人无数人心酸不已。1994年,解秀梅已经身患重病,为了给她治病,家中欠下3万元巨额医疗费用,已经借遍了所有能借的人,依旧无济于事,于是乎医院对解秀梅下达了停药通知书。

直到这时,一直寻找《英雄儿女》王芳原型的《解放军生活》杂志主编尚方,才终于看到了有关一等功臣解秀梅的消息。

在得知解秀梅遭遇后的第一时间,尚方向社会各界报道了一等功臣解秀梅的事迹,引发了巨大的反响,大家纷纷慷慨解囊,相关单位也给予更多的重视,很快筹集到了医药费。

另外一边,医院方面也开始竭尽全力对解秀梅进行救治,然而遗憾的是,这位人民功臣,此时已经病入膏肓,在1996年1月30日,解秀梅离开了人世,年仅64岁。解秀梅去世时是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的某医院,最终被安葬在双凤山革命公墓。

其实,解秀梅只是那个时代众多英雄儿女中的一个代表而已。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无数像解秀梅一样的战士,在毛主席的指引下,为了人民解放与国家独立与尊严,面对内外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在朝鲜战争期间,数十万计的志愿军前辈血洒异国战场,最终为新中国打出了数十年的总体和平环境。

也正是有因为新中国有了像解秀梅一样的英雄,我国在各领域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他们不仅在朝鲜战场上舍生忘死为国奋战,等到战争结束,又甘愿褪去一身荣华,成为新中国的普通农民工人,在各个普通岗位上继续发挥余热,不愿给国家添一点麻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司令部   朝鲜   志愿军   排长   轰炸机   野菜   士气   战友   美军   儿女   战士   文艺   手术   英雄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