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说了什么故事? 95年乒乓五虎原型是谁

电影由邓超、俞白眉导演,邓超孙俪夫妻档共同出演,许魏洲、段博文、蔡宜达、丁冠森、孙浠伦、阿如那等领衔主演。

故事取材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国乒男队低谷时期的逆转故事。那段时间,瑞典男团实现世乒赛三连冠,在世界乒坛缔造了“瑞典时代”,对于国乒来说无疑是至暗时刻。

而邓超饰演的铁腕少帅戴敏佳(原型蔡振华)临危受命,组建起一支备受争议的男乒新五虎。

包括深受伤病折磨的主力白民和(许魏洲饰)、很难恢复最佳状态的老将黄昭(段博文饰,原型王涛)、千度近视的削球手龚枫(蔡宜达饰,原型丁松)、以及缺乏大赛经验年仅19岁的小将侯卓翔(丁冠森饰,原型刘国梁)和董帅(孙浠伦饰,原型孔令辉)。

中国乒乓以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男乒为原型,讲述中国男乒主教练戴敏佳率领不被看好的男乒团体绝地反击的故事。

1988年,对于乒乓球运动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这项自1926年开始正规化的体育运动,终于被列入了夏季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乒乓球进入奥运元年。

男线的争夺,随着欧洲打法的日臻完善,尤其是膨胀胶水的使用,弧圈球越来越快,旋转越来越强,再加上以瑞典为代表的欧洲人,非常积极地接受了中国队一贯倡导的击球时间早、意识积极主动的理念,给中国直板快攻打法制造了一道天堑。虽然中国男乒在37-39届世乒赛上保持了荣誉,但是遇到的困难越来越多。

汉城奥运会,中国男队在直板快攻和弧圈球的夹缝中艰难生存。而实力稍逊的韩国队,凭借东道主的天时地利人和,与中国队上演了一场均分天下的好戏。

最终韩国人刘南奎和金琦泽最终包揽男单金银牌。男子双打,在江嘉良/许增才出局后,陈龙灿/韦晴光单骑闯关,决赛击败普里莫拉茨/卢布莱斯库,夺得冠军。

上世纪80年代初,瑞典一大批年轻选手纷纷冒头,为消沉4年的瑞典乒乓球注入了新的生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瓦尔德内尔。1989年第40届世乒赛,瓦尔德内尔、阿佩伊伦和佩尔森组成了瑞典队历史上的最强阵容,瑞典队以5比0大胜,重新夺回斯韦思林杯。

瓦尔德内尔,这名乒乓球历史上不世出的天才,他的迅速崛起不仅填补了因本格森状态每况愈下导致队伍出现的空白,其创造性地将速度和旋转完美地糅合在一起,也逐渐解决了瑞典队之前以反手拨为主、杀伤力不够的难题,间接促使了整个队伍打法上的脱胎换骨。从1971年开始后的30年间,中国队是世乒赛男团最有力的竞争者和最大赢家,九次登上世界之巅,但我们的身边始终有一个强大的对手蠢蠢欲动,它就是乒坛常青树老瓦领衔的瑞典队,几乎每次冠军争夺战都在中瑞之间进行,瑞典队先后五次登顶,从兵强马壮的中国队手里分一杯羹。


乒乓教练戴敏的原型是蔡振华。1985年,作为公派教练,蔡振华带着妻子前往意大利,担任主教练。语言不通,生活习俗差异甚大。蔡振华在意大利的三年半时间里,将队伍成绩带至世乒赛团体第七,将该国的乒乓球水平提升了很大一个档次,被意大利乒乓球界称为乒乓教父。

1989年受中国国家队邀请,蔡振华毅然带着怀有身孕的妻子回到了北京。

蔡振被称作中国乒乓球的掌门人,对中国乒乓倾注了满腔热血。双子星刘国梁和孔令辉闪耀世界乒坛,就是蔡振华最杰出的作品。

其他的人物原型:

黄昭原型人物是中国乒乓名将王涛,电影里黄昭的家境似乎非常好,而在现实中更牛,九次获得世界冠军。1992年与吕林搭档成为奥运会冠军,标志着中国男子乒乓走出低谷。曾三次获得全国十佳运动员称号。

白民和原型人物是中国乒乓名将马文革,转战国外的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在欧洲俱乐部男单排名中始终位列三甲,在重夺第43届世乒赛男团冠军后,马文革选择了去德国发展,先后为德国五家俱乐部效力12年,2007年重回天津乒乓球队。

龚枫原型人物是中国乒乓名将丁松,三次获得世界冠军。以变幻莫测的削球进攻打法著称,并将削球反攻打法发展为攻削结合,是第43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击败瑞典队获得男团冠军的奇兵和功臣。

为了实现1995年在本土重新夺得男团冠军的目标,时任中国男乒主帅蔡振华选择了由马文革、王涛、丁松、刘国梁和孔令辉等五名球员组成男团阵容,这就是被球迷津津乐道的“中国五虎将”。

当年,马文革和王涛年龄最大,分别是27岁和28岁,初出茅庐的刘国梁只有19岁,国乒平均年龄23.6岁,是一支相当年轻的队伍,作为国家队老将的马文革自然而然要肩负起更重要的责任。

1995年5月8日,万众瞩目的第43届世乒赛男团决赛,在天津体育馆(大馆)打响, 7000多名现场观众与无数电视机前的球迷共同见证了中国与瑞典的巅峰对决。

天津世乒赛男团比赛被誉为“神仙打架”,不只是中国和瑞典实力突出,比利时拥有新科欧锦赛冠军米切尔·塞弗,法国头号球星是世乒赛、世界杯双料冠军让·盖廷,韩国则有双子星金泽洙、刘南奎,每个对手都不好打。

中国男团的开局并不理想,担任一单的王涛出师不利,总比分1:2不敌瓦尔德内尔。此前,王涛保持了全胜战绩,第一场输球恰恰发生在了决赛舞台,对于全队士气造成了沉重打击。当时,全部压力都压在了出任二单的马文革肩头,与他隔网相对的是老对手佩尔森,对于国乒来说,这场球绝不容有失。

或许是受到瓦尔德内尔赢球的鼓舞,佩尔森在决赛第二场超水平发挥,接发球连续抢攻频频拿分,导致马文革在领先的情况下以22:24丢掉首局。21分制的团体决赛施行三局两胜制,无论是中国男乒还是马文革本人都被逼到悬崖边缘,要么逆袭、要么失利,绝境面前,绝地反击开始了!

找回状态的马文革没有再给对手任何机会,以两个21:18扳回一城,在延续对阵佩尔森全胜战绩的同时,帮助国乒将总比分扳成1:1。

度过最艰难时刻的中国男乒士气大振,被誉为“乒坛魔术师”的削球手丁松展示出削球绝技,第三场以2:0完胜卡尔松,帮助中国队取得总比分2:1领先;随后,王涛再次出战,他同样以2:0击败佩尔森,中国男团时隔六年,终于重新登上世界之巅

1995年第43届世乒赛,对于马文革和中国乒乓球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队在天津包揽男女团体、个人全部七项冠军,宣告了中国乒乓的全面强势崛起,由此逐渐确立了在世界乒坛的霸主地位,并一直延续至今;与此同时,乒乓球运动也更为深入人心,无论在竞技体育层面还是全民健身领域,国球乒乓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图文综合于网络 乒乓世界 天津广播 侵权即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原型   中国   乒乓   中国队   乒坛   男团   瑞典   世乒赛   绝地   乒乓球   冠军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