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70吨“黄河铁牛”捞出后,整日露天却不保护?专家:不敢

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如此肆虐的河流,说的就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

汹涌的黄河,也流传着不少怪力乱神的故事,像黄河捞尸人、黄河巨龟这些人们口口相传,也给这条母亲河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在1989年,在黄河的山西永济段发生了一件稀罕事,在这湍急的河水中,4尊大铁牛从河里横空出世。

可令人奇怪的是,作为文物,这4尊铁牛原本是放在室内进行保护的,可过了没多久就被专家紧急请了出来,放在了室外露天地。

并且当人们询问专家原因时,专家只是说了三个字:

“不敢动!”

珍贵的文物不放室内而是摆放在室外,这究竟有什么玄机?难道看似平平无奇的铁牛与这滔滔的黄河水有什么关联?

01 “河神”的传说

常言道:一千年历史看北京,三千年历史看陕西,五千年历史看山西。

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不知道埋藏了多少秘密。

1989年,在建设三门峡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山西永济县的水利工程人员遇到了一件稀奇事。

原来,为了方便测量收集水文数据,水利人员常常乘船在河上进行工作,可是在船行经黄河山西永济段的时候,船底总是会发出莫名的碰撞声,像是触碰到礁石一样。

询问其他过往的船只,据他们反映也会时常碰到这种古怪事。

如果是在平静的大海里碰到礁石还算正常,这可是在黄河里,河里只有小石子和泥沙,水速如此之快,什么礁石不被冲刷走?

再加上当地民间一直流传有河神的传说,不免让这件事变得越发邪乎。

毕竟是到了20世纪末,大家也都是搞科研的,对于鬼怪这些还是不信的,都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为了搞清这回事,这几名水利专家向单位汇报后,组织人员换上潜水服,进行实地考察。

在下水前还有当地一些年纪比较大的老人告诫道:

“你们这样是会激怒‘河神’的,到时候‘河神’一生气会发大水的。”

科考人员笑了笑,向群众表示要相信科学,又给大家讲了许多各地的神鬼传说但最终被科学所证实的故事。

科考人员准备就绪后,便下水开始进行考察了。

由于这一河段水流湍急,河水又较为浑浊,探查难度较大,第一天的探查一无所获。

到了第二天,还真发现了点东西,水里竟然有4只大铁牛和4尊铁人!

02 四尊铁牛的来历

科考队员们在发现铁牛、铁人以及一些铁柱后,将此事迅速上报给了当地政府。

消息一出便立刻轰动一时,全国的记者都集中在了山西永济这个小县城里,想要看看这几尊铁牛的面貌。

在经过上级部门批准后,考古队开始了对铁牛的打捞工作。

在当地上百名民工以及工程机械的帮助下,历时一个月,终于将这4尊铁牛以及铁人打捞了出来。

这四尊铁牛每尊高约1.9米,长约3米,宽约1.3米,上边是铁牛下边是底座,铁牛大约重30吨,底座约重40吨,整体加起来大约有70吨重。

如此巨大的铁牛,牛首雕刻精美,牛身上还有着连珠、菱花等纹饰,让人不禁产生疑问,这四尊铁牛究竟是什么来历?

正在考古队员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有一位年过九旬的老人向考古队员们讲到他小时候就见过这几只铁牛,曾经还骑在上边玩耍过。

这样的一则消息,给了考古队员们启发,老人小时候见过,说明铁牛这几十年一直在这里没有动过,那么县史馆里应该可以找到它的蛛丝马迹。

果不其然,通过查阅古籍,考古队员们摸清了它的来历。

在《唐会要》《蒲州府志》中均记载了此事,唐玄宗为了加强对山西地区的统治,方便军队运输,派兵部尚书张说在永济主导修建了一座吊桥。

为应对这汹涌湍急的黄河水,吊桥以铁牛做桥桩,河两岸一边四个,随着时间的流逝,吊桥早已不在,但重达70吨的铁牛依然存在。

大约在二十世纪初的时候,铁牛还静静地矗立在蒲津关渡口,附近的村民还经常在此处玩耍。

可是在1950年前后,上游陕州蓄洪工程的修建,导致此处泥沙堆积,河床升高,铁牛也渐渐地被埋没,到后来直至全部沉入水中。

随着时间的更迭,曾经见过铁牛的那一代老人们也渐渐离世,人们也忘却了它们的存在,因此,便有了船只触底是“河妖作怪”的传说。

03 不放室内放户外

随着将四尊铁牛打捞出来,对于这四件已经有着1200多年历史的国宝级文物,当地政府十分重视保护工作,第一时间就将它们安置在了博物馆之中。

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专家们发现铁牛的身上竟然出现了锈迹。

在全世界,对于铁质文物的保护都是一件“老大难”问题,铁器与空气中的水分接触后极易发生氧化反应,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生锈”。

为此,专家们对这四尊铁牛反复研究,惊奇地发现虽然已经历经1200多年,从唐朝开元年间到现在,如此之长的时间里,铁牛虽然埋在水中,但是身上却完全没有锈迹,图案依然清晰,雕饰栩栩如生。

难道再将其放在水中?

这显然是一个荒谬的想法,之前放在水中为何不生锈的原因我们尚不得知,但与空气接触后再次入水,只会加速它的腐蚀,空气中的水分比起水里低了不知道多少倍,尚且还变化如此之大,再次入水已经无法重现原来的存放环境,只会适得其反。

这时,一个年轻的考古队员随口说道:

“放室内也不行,放水里也不好,要不就将它扔外边吧。”

放外边!考古专家们瞬间有了思路,这四尊铁牛能够放在外边千年不腐,当时的古人肯定是采取了特殊的防腐蚀措施,能够承受住上千年的风吹日晒,采取任何的保护措施只会是画蛇添足,不如直接还原它原本的状态。

这个想法让群众听起来不免会觉得有些荒唐,国宝级文物就这样随便放在户外,啥也不管,这怎么能行?

专家们看着日渐生锈的铁牛,也是说干就干,找来吊车,又费了一番工夫将铁牛运到了它们出土的地方。

在户外放置的这段时期,刚开始还有许多人质疑专家们的做法,可是随着时间上的推移,铁牛不仅没有一点加重锈迹的迹象,身上的光泽反而更加鲜亮起来了。

这时,人们才信服了。并在铁牛的安放处建了一座公园,以纪念这四尊甘为桥墩坚守1200多年的铁牛,并方便人们来参观。

重达几十吨的国宝铁牛虽然安放在户外,还无任何防盗措施,但这应该是最“安全”的文物了吧,想必不会有哪个小偷想到去偷它。

04 铁牛身上的秘密

铁牛虽然安放好了,但是在它的身上,还有着几处秘密至今尚未得知。

其一,铁牛是如何建成的?

据考古人员探查发现,除了已经打捞上来的四尊铁牛以及铁人,在水下还有相同的铁牛也是四尊,再加上一些铁柱子,加起来大概耗费了1100吨的铁。

在炼铁工艺还不那么发达的唐朝,铁的年产量大约一年也就1500吨,竟然花费如此之多的铁来修建吊桥?

并且,一个铁牛单只就重达70吨,那时的人也没有这么大的模具用来烧制,这只铁牛是如何建造出来的呢?

更令人感觉不可思议的是,单只重量高达70吨,在没有现代机械的情况下,将铁牛运至河边并安放到桥墩处,这是怎么做到的?

其二,为什么将桥墩做成牛的形状?

对于这个问题,有一个答案是说因为牛在古代有着特殊含义。

《易经》中有云:牛像坤,坤为土,土生水。

古时黄河泛滥成灾,频繁地发大水和改道,给沿岸人民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为了保佑一方平安,所以根据五行学说以铁牛来“镇压”黄河。

还有一种说法是在古代,牛为耕种之物,建造成铁牛的形状表达了人们对丰收的向往。

黄河铁牛外形酷似山西本地的黄牛,在中国古代,牛一直是神圣之物,没有机械工具之前,种地全靠牛,连祭祀都用猪很少用牛。所以,建造成牛的形状,还是中国朴素的民本思想的体现。

05 后记

如今,山西永济县的政府已经将黄河铁牛安放地修建成了公园,来此参观的游人络绎不绝,来过的人无不惊叹于它的做工精湛和硕大的体型。

并且,每一位来过的游客都不忘摸一摸这几只大铁牛,照他们的话说“这是唯一一件能上手触摸的国宝级文物”。

大铁牛所在的渡口,是之前连接秦晋两地的要道,正是有了这几只大铁牛的存在,才让两地人民的交往不再被这汹涌的黄河所阻挡,为我们也作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铁牛   黄河   永济   河神   专家   吊桥   山西   铁人   唐朝   露天   文物   身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