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戒烟了?吸烟有害健康是“骗局”,尼古丁不致癌?告诉你真相

朱大爷今年59岁,20年前他的爱人去世,留下一双年幼的儿女,朱大爷愁啊,每天拼命工作还要照顾孩子,巨大的压力之下让他染上了吸烟的毛病。不过,当时那个情况,也没人忍心剥夺他这唯一的释放压力的途径,就这样,朱大爷抽着烟把孩子带大了。

儿女们长大了,也懂事了,开始要求朱大爷戒烟,给朱大爷科普吸烟的危害,告诉朱大爷烟草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这种东西是存在致癌风险的,为了健康着想,还是应该尽早戒烟。结果老爷子眼皮都没抬一下,直接用手机打开一篇文章,上面写着有实验证明,尼古丁其实并不致癌。

这下两个孩子傻眼了,他们也不是专业的医生,对于吸烟有害健康这件事虽然了解,但是了解的不多,尼古丁致癌这个理由被老爷子“兵不血刃”的否认之后,他们实在不知道用什么理由来说服朱大爷,只能无奈的寻求医生的帮助。

他们想知道,烟草中的尼古丁真的像老爷子手里的文献一样,并没有致癌性吗?如果真的没有致癌性,它对于我们的健康有没有其他威胁呢?

尼古丁其实不致癌?它对我们的健康到底有哪些危害?

尼古丁其实也叫烟碱,从化学结构上看,属于有机化合物中的一种,一般为无色、透明状的油状液体,挥发性非常好,闻起来有一股刺鼻的烟臭味,是烟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支香烟中大约有3%-5%的成分是尼古丁。

而在长期的试验和研究中,我们发现,烟草会明显提高肺癌、喉癌、口腔癌等多种癌症的风险,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由此有人推断,尼古丁可能是诱发癌症的“罪魁祸首”

不过,这种说法一直没有被证实。近些年来,美国FDA多次表明,尼古丁和癌症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得到证实,没有任何直接证据能够证明尼古丁的致癌性,世界卫生组织也没有将尼古丁列入致癌物名单

我们不能完全肯定尼古丁没有致癌性,单纯以目前的数据来看,尼古丁确实没有表现出致癌风险

但是,这可不代表尼古丁就是完全无害的了,它对于人类健康来说依旧是一种有害物质,如让人的思维变得迟钝、加重糖尿病患者病情等

之所以经常吸烟的的人容易出现大脑迟缓、思维缓慢等表现,和尼古丁的成瘾性有很大的关系。尼古丁进入人体后,会和多巴胺能神经元上的一种叫做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对于电压门控钙通道能起到激活作用,使轴突末端被迫摄入更多的钙,这些钙离子将刺激囊泡释放与运输更多的多巴胺进入神经突触。

多巴胺这种物质我们都不陌生,它是人体中的“幸福因子”,可以让人产生开心、愉悦的感觉。而烟草中的尼古丁刚好可以提高多巴胺水平,让人在吸烟之后产生幸福、高兴的感受,很多朋友为了追寻这些感受,会不断的吸烟、提升自己体内的尼古丁水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上瘾”。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大脑对于多巴胺的敏感性会逐渐降低,大脑如果只是分泌少量的多巴胺,并不能让人产生愉悦的感受。要知道,因为外来事物刺激分泌出的多巴胺含量很难能与直接吸食尼古丁相媲美,这就导致吸烟者对于外来刺激越来越不敏感,整个人呈现出一种迟缓的状态

而尼古丁到了糖尿病患者身上,这种危害就更明显了。本身糖尿病患者体内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就比较多,这些产物很容易沉积在血管内壁,阻塞血管,使血液无法顺畅流动。

这种情况下患者如果通过吸烟摄入大量的尼古丁,会刺激心脏与肾上腺释放出更多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会导致患者的血管不断收缩,进一步阻塞血管,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所以,哪怕尼古丁没有致癌功能,我们依旧要对它敬而远之,防止身体出现其他损伤。当然,有些朋友可能也会比较好奇,香烟会增加癌症风险,可是尼古丁却不是那个致癌“祸根”,那什么物质导致吸烟人士的癌症风险增加呢?

香烟中真正的致癌物到底是什么?

其实,早就有研究证实了燃烧的烟草释放出的烟雾中最少有2000种以上的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中,明确具有致癌性的有69种,如苯并芘、钋210等,让我们简单的了解一下这些物质是如何致癌的吧!

苯并芘应该是比较早被确定存在致癌性的物质,这种物质本身是没有致癌活性的,但是当它进入人体后,会在CYP450酶的作用下转化为7,8-环氧苯并比,之后又会在环氧化物水解酶的影响下形成一种叫做7,8-二羟基苯并芘的物质,最终在CYP1A1的“帮助”下氧化生成BPDE

这种叫做BPDE的物质是存在致癌性的,它会和DNA的鸟嘌呤点位上的外环胺基端结合生成BPDE-DNA加合物,增加DNA突变的风险,使人体内癌基因变得活跃,癌症就这样“找上门来了”。

而钋-210则更为可怕,它属于一种毒性极高的放射性核素,有数据显示,当一个人短时间内吸收了4戈瑞钋-210的时候,随时都有可能丧失生命,仅仅0.1g的钋-210就可能导致100亿人失去性命

当然,香烟中的钋-210含量没有那么高,大约每支香烟中含有20.77mBq的钋-210,这些钋-210也不会全部进入到人体中,大约有30%的钋-210会残留在烟灰与烟嘴中,所以不会出现抽一支烟就立即暴毙的情况。

问题是,虽然香烟中的钋-210不至于让人暴毙,却有诱发癌症的可能性。因为钋-210会在进入人体后不断衰变,衰变的同时释放出α粒子辐射与少量的γ粒子辐射

这两种粒子都会对DNA产生强烈的电离反应,夺取生物分子的电子,被夺走电子的生物分子会发生变异,损伤细胞中的一些遗传物质,诱导细胞发生癌变,增加吸烟者的患癌风险。

上述这些物质才是吸烟者癌症风险上升的真正原因,不过,无论是哪种原因导致吸烟者癌症风险增加,为了我们的健康着想,还是应该远离烟草,已经吸烟成瘾的朋友,更应该尽早戒烟,维护自身健康。

怎样做可以科学的戒烟?

有些朋友可能会说,自己也知道吸烟不好,可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啊,每次不吸烟总感觉特别痛苦,勉强忍受一会就受不了了,复吸是经常的事情,感觉戒烟这件事根本就不可能。

其实,如果大家在戒烟前能够知道这些方法,会发现戒烟的难度、痛苦都会明显减少,成功率大大上升,快来了解一下吧!

1.循序渐进的减少吸烟量,对复吸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很多人戒烟的时候特别喜欢一步到位,前一秒表示我不吸烟了,后一秒就一根都不抽了。这样做精神可嘉,但是对于一些常年吸烟的人来说,是非常痛苦的。

前文我们也说过,尼古丁具有成瘾性,如果一个人突然停止吸烟,很容易产生严重的戒断反应,这是因为我们的神经已经适应了尼古丁的存在,突然停止吸烟会导致大脑内的多巴胺神经元受到刺激,让人表现出焦躁、易怒、烦躁等多种不适,精神状态也变得较差,很容易让人走上复吸的道路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大家在戒烟的时候应该尽量采取渐进式减少吸烟量的方式戒烟,尽量控制戒断反应的严重程度。同时还应该做好复吸的心理准备,据不完全统计,戒烟后一年不吸烟的成功率只有可怜的3%,可见复吸是非常常见的事情,我们应该做好戒烟失败后重新戒烟的准备,防止在几次失败之后丧失信心,彻底“躺平”。

2.必要时寻求药物帮助

现在很多医院都有专门的戒烟门诊,就是通过药物帮助很多吸烟者戒烟的,据统计,戒烟门诊可以戒烟的成功率从3%提高到30%,对广大烟民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现在比较常用的戒烟药物有伐尼克兰、安非他酮等。以伐尼克兰为例,它在进入人体后,会与尼古丁竞争性的结合烟碱乙酰胆碱受体,阻止尼古丁刺激人体分泌出更多的多巴胺,使人在吸烟的过程中无法再感受到愉悦,帮助人们摆脱尼古丁的成瘾性

不过,在使用这些药物的时候,患者一定要积极和医生沟通,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相关药物,以免给身体带来其它伤害。

写在最后

这么多年来,我们经常能听到吸烟致癌的说法,却一直没有搞清楚“罪魁祸首”,将所有的问题都归结到尼古丁的身上,实际上,却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尼古丁的致癌性。

当然,这可不代表尼古丁就无害了,没有致癌性的尼古丁还是有其他危害,比如强烈的成瘾性、加重糖尿病患者病情等,大家对于尼古丁还是要保持警惕的。

至于导致香烟致癌的真正物质其实高达69种,像苯并芘、钋-210等都是引发癌症的原因之一,大家对于香烟还是应该敬而远之的,如果存在吸烟习惯,最好还是选择科学的方法尽早戒掉,维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胡玉霞,杜晓鹂,曹晓东等. 苯并芘致癌的表观遗传学机制[C]//中国毒理学会.中国毒理学会第十次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3:184-185.

【2】吴勇锋,吕望,胡坚. 肺癌、吸烟与上皮-间充质转化[C]//中国控制吸烟协会.中国控制吸烟协会第19届全国控烟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出版者不详],2018:63.

【3】赵坤. 香烟烟雾对肿瘤微环境内中性粒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影响的体外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8.

【4】左晶晶,陈晨,曾曼丽等.吸烟与癌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16):3180-3183.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0

标签:尼古丁   苯并芘   成瘾性   多巴胺   吸烟者   骗局   大爷   癌症   香烟   真相   物质   风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