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的“朋友圈”有多广?




端午节假日,一场“村超”点燃了贵州东南部的榕江县。一时间,30多万人涌入这个小县城。不止“村超”,贵州近年来的“村BA”也同样火爆。

请横屏观看,贵州榕江三宝侗寨“村超” | 摄影师@黄永佳

而早在几年前,榕江县还是国家级贫困县。它深藏于黔山秀水之中,不为外人所知。

2014年,贵广高铁从这里呼啸而过,为这座县城带来一场巨变。

如今,贵广高铁已开通近10年,整个贵州都在发生巨变,这座“山地大省”早已蜕变为“高速平原”。


贵州鸭池河大桥,位于贵阳至毕节的高速通道上 | 摄影师@陈忱


10年间,被改变的也不只是铁路这头的贵州。在另一端,广东人的生活方式也在改变,“入黔旅游”成为节假日的热门之选。


请横屏观看,贵州肇兴侗寨夜景 | 摄影师@樊世超


远隔近千里的地域通过高速铁路连接在一起。在地表上,像这样的连接不止一条,也不止一种。

为了让人口、资源更顺畅地流动,一场突破行政限制的超级合作也在这片大地上进行。

这便是中国最大的经济合作区:泛珠三角

不止贵州与广东,福建、江西、海南、四川、云南、湖南、广西连同香港与澳门都在这场超级合作网络中。

泛珠三角区域位置和范围示意。“泛珠三角经济区”的概念由广东省委省政府于2003年提出 | 制图@钟雨恬&陈景逸&汉青/星球研究所


整个区域东西跨越千里,占据中国1/5的面积。

然而,要在这个占据1/5国土的区域实现跨越合作,一点儿也不简单!


01
山川相异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开局便是“群山阻隔”,这片1/5的国土,仅山地和丘陵就占据了近八成的面积,可谓是一个“山地中国”。

它的西部,众多高山拔地而起,冷峻的山顶势要刺破穹宇。它的东部山海相接,云蒸霞蔚,它的内部更是群山荟萃。

请横屏观看,云南梅里雪山缅茨姆峰 | 摄影师@李思翰


千山之内,长江、珠江等水系在此纵横奔腾。


珠江水系以2200多千米的干流长度和44万多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在滇、黔、桂、湘、赣、粤等地铺展。


请横屏观看,泛珠三角区域水系示意 | 制图@钟雨恬&陈景逸/星球研究所

它的主干西江自云贵高原奔涌而来,沿地势跌落为瀑。

众多飞瀑中,大叠水瀑布,落差百余米,水流循崖三跌而下,银涛直泻,是为“珠江第一瀑”。

云南昆明大叠水瀑布 | 摄影师@俞乐


咆哮的水流劈山为峡,势不可挡。


这股水流挣脱高山峡谷的束缚,在地表回旋摆动,与连绵峰林一起造就中国的山水盆景。


请横屏观看,广西桂林河流、喀斯特地貌峰林景观 | 摄影师@黄一骏


当西江最终与北江和东江相遇,纵横的河网如扇面,在河口以浩荡之姿结束陆上旅程,去向广阔的海洋。

泛珠三角有漫长的海岸线,海岛众多。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四省区海岸线长达1万多公里,占据我国大陆岸线的一半以上。

福建漳州海岸 | 摄影师@陈佳祺


群山合围的土地,纵横交织的水网为这片区域提供最原始的沟通动力:水运。


在高山深谷,水流湍急之处,虽无河运之利,但河流也为人们开辟了天然走廊。


先人们或溯流而上、或顺流而下、抑或是沿廊道迁徙至此,生息繁衍。


请横屏观看,云南临沧佤()族村落翁丁,2021年翁丁毁于一场大火,此图为未烧毁前的“诗画家园” | 摄影师@李晓萍


高山、水边,壮族、苗族、侗族、布依族、彝族等30多个民族交错杂居。山川相异,“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


泛珠三角区域主要少数民族示意 | 制图@汉青/星球研究所


这里山林野茂,通江达海,纵有千山万水,也挡不住那些翻山越岭的身影。



02
翻山越岭


秦统一六国之后,便将长矛指向五岭之南。然而,金戈铁马在湿瘴之地犹如困兽,战争陷入僵局。

为了保障军队给养,秦始皇下令开凿灵渠,连通漓江和湘江。大秦的足迹终抵南海之滨。

广西兴安灵渠 | 摄影师@卢文 标注@汉青/星球研究所


大一统的天下,为这片土地打造初代交通。西南的崇山峻岭间,秦开官道,连通四川到云南。


到汉时,借官道由成都可至川滇边境。此后,逐渐勾连的古道,演绎着“山间铃响马帮来”的史诗。

云南大理剑川沙溪古镇茶马古道遗迹 | 摄影师@苏金泉


千山万水遮不住帝王的视线,也挡不住商人的足迹。2000多年前,蜀地特产即可至岭南。

2000多年前,蜀地“枸酱”沿着珠江水系经由贵州南下贩运至广州 | 制图@汉青/星球研究所


明清时期,广州一口通商,举国的货物汇集广州,外国商船纷至沓来,风帆交织,人流熙攘。

在沿海,粤商贩运粮、盐和各类洋货,溯珠江而上,直抵川滇。

商帮、车马、海船,似乎将要织成一张庞大的市场网络。然而,东部海面上弥漫的硝烟打断了众多翻山越岭的足迹,一场乱世变革即将到来。

广西百色粤东会馆,雕梁画栋,极具风格,为清代居住在百色的广州商人所建 | 摄影师@刘杰


1936年,粤汉铁路通车,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随后,湘桂铁路接力千年前的灵渠,继续翻越西南的秀美山水。

然而,受制于落后的筑路技术,钢筋铁骨在千山万水面前,也难免困厄。

湘桂铁路列车驶过湖南永州高溪市站 | 摄影师@李咸良


1997年,南昆铁路冲过崇山峻岭,跨过深谷激流。千山万水的阻碍终究被它克服。

这一年,东方之珠的海港上,五星红旗随风飘扬。而此时,在珠三角,改革开放的春潮已涌动近20年。

这20年,珠三角成为“世界工厂”。巨量的生产催生众多的岗位需求。

西南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多。于是,一个个渴望见识外面世界的人儿搭乘上一列列绿皮火车,向珠三角汇聚。

在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300名“娘子军”南下广东务工,开创了贵州省有组织劳务输出的先河。

1987-2000年间,贵州省向外输出劳动力达270多万人,有六成奔向广东 | 制图@汉青/星球研究所


贵州不是个例,四川、湖南、广西等省份皆是如此。千山万水终究挡不住千千万万份“渴望”。

数千万民工翻山越岭,他们用勤劳的双手让东部的工厂运转,挣得的收入又悉数汇回家乡,供养着家庭,也唤起了乡村的经济活力。

然而,一批又一批人从家乡“出走”,企业何时才能一批又一批的进来呢?

新世纪初,中国加入WTO,直面全球化浪潮。以低成本优势起家的中国制造业,受市场的驱使,在各地建厂,辗转腾挪。

广东省珠海市格力制造车间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场产业大转移一下,珠三角忙着“腾笼换鸟”的产业升级,而内地翘首以盼地站上了时代风口。

2003年,广东省提出“泛珠三角经济区”的概念,得到四川、贵州、湖南等南方诸省的纷纷响应,一场1/5国土的跨越合作即将开始。

自2004年以来,成千上万个经济项目通过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搭建的平台签约落地。此外,交通、能源等多方面合作,让行政限制逐渐被打破。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年度重大进展,2023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于7月6日在贵阳召开 | 制图@汉青/星球研究所


一批批火热的生产项目落地,催生了庞大的运输需求。

快!抓紧!再快!开采的矿石不及时外运就会爆仓!生产的家电不迅速外销就要积压!

然而,从贵阳通向广州的列车仍是时速仅几十公里的绿皮火车!

2008年的春运,40多万旅客滞留在仅可容纳4万人的广州火车站广场,这是一场雪灾后的南方中国,电网瘫痪、道路中断、火车停运……

2008年2月1日,湖北恩施州恩施市农民齐心抗雪灾,恢复供电 | 摄影师@文林


当时代按下了快进键,多、快、高效的连接需要跟上,一刻也不能等!


03
连接1/5的中国


2014年,贵广高铁从广州南站出发,只需4个小时左右便可抵达贵阳。

在它857公里的里程中,隧道长度占总里程一半以上。而全长1万多米的隧道要花费近4年的时间才能凿通。

请横屏观看,穿行于山水田园间的贵广高铁 | 摄影师@冯嘉希


一条贵广高铁,拉近了西南山水与东南海岸之间的距离。广高铁开通的第一年,贵州省内通过贵广高铁赴广西、广东等地的旅客多达330万人次。

这还只是开始。此后,成贵高铁与贵广高铁相接。南昆、南广、沪昆、杭深高铁和众多城际支线,一起构建泛珠三角区域的高铁网络。

请横屏观看,泛珠三角区域铁路分布示意 | 制图@钟雨恬&陈志浩&汉青/星球研究所


单靠铁路的升级还远远不能满足泛珠三角整个区域的高效连接。从各个城市出发,向外延伸的高速公路与省道、县道、乡道一起织就庞大的公路网。

从2004年到2020年底,泛珠内地九省区公路里程从72.4万公里增至185万公里。里程翻倍增长的背后,是一个个打破自然天险的超级工程。

它们或悬于高峡之上,或蜿蜒于山谷之内,让万千沟壑变成万里通途。


贵阳市黔春立交夜景 | 摄影师@江南君


面对全球化浪潮,一些连接向海出发。2004年,广州南沙港投运,为了让货物尽快集散,南沙港上线自动化港口。

在海南,洋浦港的滚装码头将整装货车拉入船舱,减少中途装卸时间。

海南洋浦港悬日 | 摄影师@蒋丰


繁忙的港口刺激内河水运的升级。珠江水系通过航道拓宽、梯级水利建设,逐步升级为我国第二大“黄金水道”。

请横屏观看,广西桂平大藤峡。大藤峡水利枢纽将西江航道通航吨级由300吨级提升至3000吨级 | 摄影师@梁杰 标注@汉青/星球研究所


一条条连接,穿针引线式地串起散落在人间的至美风景。交通线变成了精品旅游线,千山万水与多彩的民族风情都成了旅游发展的优势。


贵州肇兴侗寨长街宴。肇兴侗寨素有“侗乡第一寨”的美誉,贵广高铁开通后,古朴的侗寨如今变成了热门旅游地 | 摄影师@陶洪


顺着一条条连接来的不只是游客,还有在外的游子。他们带着多年的见识和经验、顺着一条条连接,开启他们的返乡创业之旅。

他们在熟悉的环境中,实现自己创业梦想的同时,也改变着家乡和乡民们的命运轨迹。

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吉他产业园,工人在吉他生产车间忙碌。这个由外出打工青年返乡创办的吉他制造产业,现已是全球最大的吉他制造基地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条条连接上,人口在流动,产业也顺着线路寻求合适的土壤,生根发芽。一个个工业园区让交通线变成了产业经济带。


在产业经济带上,不只有传统制造业的大迁移,新兴产业也纷纷在中西部安家。在贵阳市贵安新区有一座色彩缤纷的“童话小镇”,这里是华为云全球最大云数据中心。


贵阳市贵安新区华为云数据中心(华为云总部),该中心的服务范围能够辐射到整个泛珠三角区域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条条连接,是资源运输的动脉,一头连接着东部沿海的烟火人家,一边连接着西部的山野乡村。

每天早晨,一批批冷藏车载着新鲜蔬菜进入大湾区的生鲜超市。这批蔬菜大多是来自湖南、贵州、广西和云南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

贵州省铜仁市的一个蔬菜种植基地,农民正在种植蔬菜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贵州的煤、云南的锡、广西的铝、湖南的镍……一吨吨矿产通过连接大范围调度与重组。


资源的高效流动下,不仅是各地立足资源优势大放异彩,也是整个“中国制造”的高歌猛进。


航空航天的“大国重器”、轨道交通的“中国速度”、机械装载的“中国铁甲”还有民生民用的“中国品质”,合力打出“中国制造”的名牌。

请滑动观看C919国产飞机、湖南株洲动力机车车间 、广西柳工机械、广东顺德美的智能制造生产线 | 摄影师@李哲&罗铭&周健&视觉中国

于是这片1/5的国土,可以创造出超中国1/3的经济总量


2004-2021年泛珠内地九省区的GDP变化趋势 | 制图@汉青/星球研究所


然而,这还远没有结束。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成立,这片土地的潜力还将继续爆发。

在这片1/5的土地上,东部与西部,沿海与内陆,山野与都市都将各具魅力。

贵州黔东南州“村BA”赛场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场连接远没有结束,连接远没有终点!

请横屏观看,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的主缆正展示它优雅的弧度 | 摄影师@梁嘉俊


- 本 文 创 作 团 队 -
撰稿 | 清流
图片 | 感恩的心
地图 | 钟雨恬&陈景逸&陈志浩
设计 | 汉青
审校 | 江上帆&叮叮&陈志浩
封面摄影 | 刘慎库&江南君

本文特约合作单位:贵州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可上下滑动查看
[1] 司徒尚纪编著. 中国珠江文化简史[M].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5.
[2]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委员会编著. 珠江[M]. 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 2017.
[3] 许桂灵著. 中国泛珠三角区域的历史地理回归[M]. 科学出版社, 2006.
[4]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重大问题研究课题组著.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重大问题研究[M].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8.
[5] 梁桂全主编. 泛珠江区域合作: 走向大战略[M].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4.
[6] 冯邦彦, 段晋苑. 腹地发展与区域合作关系研究——“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思考[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6(06):8-11+18.
[7] 刘正刚,许云.粤商与清代泛珠三角经济交流[J].学术论坛,2005(02):171-174.
[8] 张海波. 广东省家电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D]. 暨南大学, 2011.
[9] 罗凌, 胡桂清. 贵州农村劳务输出及富余劳动力转移研究[J].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2(01):71-75.
[10]《史记·西南夷列传》注疏(下)[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01):38-46.



转载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中科院地质地球所立场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贵州   贵州省   里程   珠江   广西   云南   湖南   千山万水   广东   广州   摄影师   中国   星球   朋友圈   研究所   区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