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播放软件性能对比:VLC、Pot、 KM、 GOM、系统自带的、恒星

最终结论:

1.VLC最优秀

2.KM、Pot、系统自带的次优秀

3.恒星一般般还行,GOM效果最差。

本次仅限播放性能对比,其他功能暂不作了解。


软件列表

windows10系统自带的是:”电影和电视“

运行环境

硬件环境:i7-4790s32GSSD

操作系统: windows10企业版

播放软件版本:2023年6月安装的较新版本


详情如下

一、对比播放1080P 、25FPS、时长45分钟、514MB的MP4视频文件



结论:

1.VLC最优秀,各项占用都是最低的次KM、Pot、系统自带的,三者差不多,次优秀

2.恒星较差,GOM最差。


补充:

1)pot默认用软解

CPU占用稳定在10%上下, GPU占用15%,内存215MB左右,

切换一下硬件解码,CPU、GPU占用几乎VLC一样低,如上面表格所示。

potplayer切换软硬解码 ,如下操作

虽然软解比硬解消耗更多的资源,CPU占用高一点,但画质好看很多,软硬解切换又方便,所以平时默认使用Pot播放视频文件

少数几次遇到打不开的视频、或者卡顿的情况下,才偶尔用一下VLC、KM、恒星或者系统自带的


2)恒星默认硬解,

有时提示自动切换到软解,

有时一直在提示尝试软解,如下,估计软解付费使用,呵呵。

由于广告、某些功能要注册才能使用,所以用得比较少。


3)Pot以外的几个播放软件都是默认硬解,

其他播放软件是否支持软解、在哪里调,暂不作研究。


二、对比播放4K、25FPS、时长20分钟、大小为950MB的MP4视频文件

(显示器不支持4K视频,但尝试播放4K视频)

现象:

1.第一天第一次播放,只有VLC画面与声音是同步的,但是CPU占用高达70%左右,且声音没有立体感。

其他几个软件,全部都是画面声音不同步、且画面变慢,Pot也是,但Pot播放时声音是正常且是立体声。


2.第二天,再开机发现,再用vlc 播放,cpu占用30-40%变低了,声画同步,声音也变立体了,

并且km、gom、pot全部都可以正常播放,没有变慢、没有了声画不同步的现象。


3.猜测:播放软件自动识别or连网更新了解码?然后重启系统就变好了?


正式对比:播放4K、25FPS、时长20分钟、大小为950MB的MP4视频文件:



5.恒星播放器,

可以播放5分钟,时间长了要付费才能使用。呵呵。


6.win10下windows media player

播放报错,具体什么原因,暂不追查。


7.win10下使用 “电影和电视”,

需要付费才能用,呵呵。

其他播放软件暂不对比。


总结:

播放4K视频,VLC还是最优秀,次KM, 次Pot, GOM较差,其他要付费,付费之后的性能怎样暂不了解。


三、关于Pot播放器上的视频解码器

1.播放4K 25FPS的视频,

默认使用的解码器是FFmped64.dll(HEVC/H.265),

切换硬解码,还是自动使用FFmped64.dll(HEVC/H.265),

看来是核显支持不太行?软件作出智能判断,坚持使用FFmped64解码器。

2.播放1080P 25FPS的视频,

默认使用的软解码器也是FFmped64.dll(HEVC/H.265),

切换到硬件解码,使用CPU核显,也能流畅播放。

软解码画面光艳一点、色彩更丰富更饱满,但CPU会消耗高一点,达到10%;

切换到硬解码,画面与色彩普通变暗一点,CPU只占用1%及以下

软解:

硬解:

3.Pot上的视频解码器设置

可以修改设置默认使用内置的解码器

4.VLC与KM暂时不作深入了解。


四、硬件环境与播放效果

前提

要实现4K,需要显卡(可以是CPU核芯显卡 or 独立显卡)、数据线、显示器三者同时支持才可以实现。


否则

核显与数据线都支持4K,但显示器不支持的话,播放4K高帧以上的视频时,视频的画面就会黑屏,或者视频没有显示,或者像播放幻灯片一样。

本机播放4K 60FPS高帧视频就很卡、接近死机。

但是本机播放4K低帧25FPS的视频由一开机的慢放与声画不同步,到后来自动调整到正常播放且声画同步,

个人理解是视频解码器自动调整优化了视频输出。


1.核显or独显

本机CPU i7-4790s自带intel 核芯显卡 4600

最大分辨率 (DP口)3840x2160@60Hz


2.视频数据线

我使用的是DP转HDMI的转换头+HDMI线,实现连接主机DP口与显示器的HDMI口,理论上最大分辨率 3840x2160@60Hz

通常是DP1.2或更高版本、HDMI1.4a或更高版本的视频线支持4K。

本人用的是HDMI2.0连接线,HDMI2.0连接线的长度、分辨率、宽带如下:

有更高要求的,可参考:

HDMI_百度百科 (baidu.com)

https://baike.baidu.com/item/HDMI/922240#3_5

HDMI® HDMI 2.1a 规范

https://www.hdmi.org/spec/hdmi2_1_cn

HDMI 规范和计划

https://www.hdmi.org/spec/index_cn


3.显示器

本人使用一台27英寸的显示器,最高分辨率1080P、60FPS,

但是播放4K 、25FPS的视频也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到了显示器输出时看到的仍然是1080P的画质,只是CPU占用很高。


如果视频分辨率高于显示器最高分辨率

播放软件通过视频解码器比如FFmpeg64解码,将视频输出为4K,就算显示器不支持4K,也能正常显示,

但实际上在这台显示器上是以1080p来显示出来的,而且画质是失真的,只是肉眼看不出来而已,而且播放4K视频时CPU占用会很高。

至于为什么1080P的显示器能显示4K?是否显示器通过超频实现的?

不是!我从网上找到了相对专业的解释:

即便我们的显示器无法输出真正的 4K 分辨率图像,但在 1080P 显示器上播放 4K 图像时,

软件会通过算法将画面多个像素相加取平均值,成为一个新的像素显示,色度信息并不会丢失!

我想这就是视频解码器起到的作用。


硬件极限

虽然本CPU核显官方参数说明上是支持的最大分辨率 (DP)3840x2160@60Hz,

但本机播放4K 60FPS的视频就不行,没有流畅感觉,一卡一卡的,像播放PPT一样,声画不同步,CPU占用非常高,系统非常卡,几乎要死机,切换软硬解码都一样,更换了多个播放软件也一样。

如果直接买一条DP1.2以上的视频线、

如果再买一台支持4K 60FPS的带有DP口的显示器、

如果DP线直接插到主机的DP口与显示器的DP口、中间不用转换头,

这样,彻底在硬件上打通CPU核显的极限。

(原理思考,由于没有深入了解过视频处理技术,暂时以小白的思路去理解:

在本地播放的视频文件,通过视频解码器解析出来的原始视频效果,首先要依赖本地硬件如CPU核显or独立显卡、数据线、显示器的支持,

才可以借助视频解码器正确地、合理地对视频作出降帧、降分辨率的优化调整输出,再转到显示器播放;

如果视频解码器解析出来的原始视频效果,超出了硬件的支持能力,那么,视频解码器也无法对视频效果作优化输出。)


视频转换

通过视频转换器、视频转换软件,将高帧视频转换成低帧(4K 60FPS to 1080P 25FPS),

有尝试过在本机上操作,但是非常非常消耗CPU,且转换1小时长的视频,动不动要10小时左右

转换出来的视频片段也是声画不同步的,后来放弃了,不转换,干脆寻找低帧率的视频资源。

个人小白理解是,既然硬件不支持,那么要处理比硬件要求更高的视频,一般是做不到的。

视频转换首先是要识别与处理视频,既然识别有问题,那么转换出来肯定也是不正常的。

改善、妥协、展望

或许以后换一台支持到分辨率达到4K 60FPS的显示器,才能完美地对得起当下的CPU核显与HDMI2.0数据线

这样播放4K 60FPS视频就不用再降帧、降分辨率,就不会过高消耗CPU!可以一边观影,一边流畅地做很多其他操作

然而,在本机硬件无法支持4K 60FPS的情况下,可以寻找最佳1080P 60FPS、或者4K 25FPS的视频也可以播放,而且画质效果很好,肉眼无法挑剔出失真的感觉了,就算4K 25FPS很消耗CPU达50%以上,又不是百分百,况且只是偶尔看一下,所以暂时不考虑升级显示器,毕竟4K 60FPS不是主流,毕竟升级显示器也要费钱。所以暂时将就着用

以后因特殊需要玩起4K摄影了,再考虑主用4K视频,再考虑升级显示器、升级宽带、升级磁盘容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恒星   视频   解码器   画质   数据线   消耗   显示器   分辨率   画面   性能   硬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