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宣布!中国“太空母港”要建分港,能独立飞行,有啥好处?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了2023中国载人航天年中“成绩单”,在6个月的时间之中,我国总计完成了28项内容,而在这些成果之下,又将推动我国航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所以,看到这些成果,大家都很兴奋,说中国空间站的建设真的是“值”了。



当然,这也并不意外,中国空间站就是要进行太空项目的研究,并且实现与地面与太空方面的“双向研究”,所以,这一次的成果公布之后,大家也在热议中国进一步的航天成就会是什么样子。

而这一次,这里面的航天成就,主要是2023年以来的,这说明了成就之中含有——神舟十五号航天员所创造的成就,也含有神舟十六号的航天员成就。



同时,在公布这一项计划之下,我国也是向世界宣布,要建立中国空间站的“太空航母”——分港的消息,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就一步一步的看看,中国要在太空如何打造。

中国空间站:28项成果满满

的确,对于中国空间站来说,我们就是要建立好,并且创造出更多的成就。



而且,中国空间站与国际空间站有点不一样,这是中国独立建设的空间站,这意味着所有的空间都是属于我们的,我们可以随时进行大规模的实验。

不过,在未来可能就一样了,因为中国空间站可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空间站,随着国际空间站的“老化”,也将进入到退休倒计时。虽然说国际空间站的国家在不断推出延长计划。



但是,作为空间站的主体来讲,的确也是难以维持。

所以,世界不少国家都希望参与到中国空间站来,因为都希望进行相关性的研究,这就是为什么,未来中国空间站有可能因为项目的不断增加,为实验项目的研究,可能腾出一部分“国外研究”区域。

当然,这会倒是我国在进行研究,并且就算是有国外的项目,暂且也影响不大。



所以,这次我国公布了半年时间之中的6个月所产出的28项成果,那也是非常不错的。到底有哪些成果呢?其实28项成果比较多,我们也只能说一部分了,大家脑洞旋转一下就行:

第一、空间站电推进发动机首次实现在轨“换气”,这项技术的实施是我国2023年最为独特的技术,当然,这里所谓的“换气”,其实就是进行对系统的不同方式对接验证。



在2023年的时候,我国采用天地协同配合下,空间站电推进系统大气瓶完成在轨安装任务,首次采用“换气”的方式完成电推进剂补加,对空间站长期轨道维持和安全平稳飞行起到重要作用。

这项技术的结果,其实就是保证了未来更加具有智能化的太空环境发展,所以,能够让更多的技术验证走向一个新高度。



第二、实现了燃烧科学柜实验系统首次点火测试,首次液态金属热管理在轨试验、首次开展舱外辐射生物学暴露实验等,看到没?

多个首次的实验,都是我国在空间站之中创造出来的,未来必然也会有更多的实验“首次”,本身我国空间站任务也是首次执行。



第三、创造出“中国标准”的国际先进水平,那就是空间高效自由活塞斯特林热电转换试验装置也顺利完成在轨试验,热电转换效率等综合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一项技术也是相当不错,在世界范围之中,国际空间站都难以实现这样的技术。

所以,综合情况来说,就看看这6个月之中几个项目,都说明了中国空间站的建设是“物超所值”了,未来必然可以为我们带来更多,更强,更具有价值,实际意义的成果。



这不,在中国空间站不断创造成就之下,我国将空间站转化为“多个太空航母”的消息也再次来了。

这一次我国是说要建立多个“具有”独立性的太空母港,这又是咋回事呢?我们继续看。

向世界宣布!中国“太空母港”要建分港

没错,这一次我国在说明成就之下,我国工程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杨宏也公开指出了,我国未来将进行中国空间站——太空母港的更强扩展计划。



这意味着中国空间站的多样化结构将会发生多次转变,而且,最为关键的是——中国空间站的构造类型,居然有53种,而这会大家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可以说完全就是一个基础型。而在打造出多个“分港”之后,就可以实现多个飞舱的同时伴飞。

平日里,这些“分港”还可以单独执行它的科学实验任务。



它(空间站)需要燃料补给和维修维护的时候,可以自主地对接到空间站上,像这样的航天器可以有N多个,都可以跟着空间站来飞,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以空间站为核心的太空母港模式,这是我们中国空间站所独有的。

所以,综合情况来说,的确是非常不错,“分港”都可以做到独立飞行,并且执行相关性的任务,只需要在需要的时候,就对接。



这也意味着,未来我国将具有“多个小空间站”在太空,这是绝对性的好事情。这次中国向世界宣布,也算是中国对外公布的一大太空计划。

那中国“太空母港”要建分港,有什么好处呢?

的确,当中国“太空母港”建设了分港之后,将具有更多的空间,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了。



我们可以在太空之中,具有更多的太空空间站执行实验,那也就会产出更多的成果,并且可以同一次执行。

同时,还有一个大好处,不是很多人都看到了,不少的国家项目加入中国空间站,这是中国空间站历史上此类项目——首次向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开放。



已有瑞士、波兰、德国、意大利,日本,印度等17个国家的科学实验项目确定入选中国空间站。

看到这些国家,始终有人害怕会带来破坏,那我国建设“太空母港”分港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让其独立在中国太空之中的其他舱位之中执行任务,是不是就可以避免什么破坏等问题了,这就是好处。



同时,除了项目之外,国外的航天员也会加入中国空间站,我们依然可以执行单独的太空项目任务,然后实施国外的航天员计。

你说,这项计划全面实施之后,是不是大家所担心的任何问题都是可以直接性解决了?完全是吧。



所以,我们其实还期待早点建设“太空母港”分港,这些都不是问题,但是从计划来看,还未公布具体的时间点,只是说要建设。

所以,关于国外项目以及国外航天员进入中国空间站的时候,会不会有单独的空间站舱位,这个官方还未明确,依照已有的太空舱位来看,的确也难以分出来多个,这里就看后面我国如何安排。



但是,未来我国是要打造我们的“分段”,那个时候,就可以执行多个国家单独的任务计划了,这可能就算是彻底分开的状态。

其他国家进入之后,再也不用与我国空间站的航天员,同步进行任务,解决了大家担心的问题,并且还有多余的空间进行独立性的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中国   太空   航天员   空间站   好处   成就   成果   独立   未来   我国   项目   更多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