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知识产权服务“最后一公里”!中山实现23个镇街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全覆盖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翎 通讯员 陈伟鹏

为进一步加强全市商标品牌建设,推动企业打造知名品牌,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中山市积极构建“1+1+N”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搭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全力推进镇街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建设,开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现代化新模式。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7月6日从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目前,全市23个镇街全部建立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打通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企业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商标受理、专利检索等知识产权服务。

镇街窗口全覆盖 商标业务就地办

2019年9月,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开通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中山受理窗口,对外办理24项商标注册申请业务以及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业务。窗口开通至今,已受理商标各项业务上万件。

2020年以来,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推动在镇街建设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并开通商标业务受理窗口。到2023年,全市已实现23个镇街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全覆盖,群众在各镇街窗口即可直接办理商标注册申请业务,将商标申请、政策咨询、专利信息查询等业务下沉基层窗口,让群众、企业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商标申请等相关业务。

基层人才重培育 能力水平有保障

为提升基层自主创新活力,中山市结合各镇街当地产业特色开展有针对性的创新型人才培训指导,提升各镇街知识产权工作人员的知识产权理论基础和专利信息事务能力,将创新思路及知识产权信息利用技巧送到了镇街基层知识产权工作人员,从而提升镇街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水平,更好地服务辖区企业的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已指导14个镇街开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系列专场培训,覆盖全市重点发展产业共计650多家企业。同时,积极开展“专利信息进基层”,给各镇街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配备专利检索账号,为基层检索查询专利信息提供便利化服务。

搭建政企对接平台 促进地标产业发展

各镇街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结合当地农业特色,挖掘并加强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培育及使用。中山市按照“应用一批、申报一批、筹备一批、培育一批”的思路稳步推进,形成“3456”工作新格局,进一步提升全市地理标志品牌价值。

截至目前,中山市已获批3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件申报中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件启动申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件挖掘、培育申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21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公告确定“中山五桂山沉香”获准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实现中山市在该领域零的突破;2022年,“中山东升脆肉鲩”获准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窗口受理量位居全省第二

自窗口设立至2023年5月,中山市商标窗口累计受理国内商标业务12394件,其中通过镇街商标品牌培育指导站窗口共受理商标业务1991件,中山市窗口受理量位居全省第二,仅次于深圳。

截至2023年3月,全市商标累计有效注册量27万件;已拥有黄圃腊味、中山脆肉鲩、神湾菠萝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以及“中山五桂山沉香”“中山东升脆肉鲩”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拥有量1件;马德里注册累计有效量479件。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冯小静

校对 | 谢志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中山   知识产权   商标   中山市   基层   全市   标志   地理   窗口   业务   品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