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中国列为对手,立议会通过印太战略,称立陶宛已成为全球领导者

此前与我国公开交恶的东欧小国立陶宛,如今又开始主动给自己加戏,靠一份云山雾罩的所谓“战略文件”,擅自将中国列为对手和“重大挑战”。据俄媒卫星社本月6号发布的报道称,立陶宛政府会议近日通过了一份由外交部制定的,名为《印太-太平洋战略》文件。身为该文件的主导者,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在接受采访时扬言,该战略是立陶宛加强与本地区国家全面合作的关键一步,该战略能够得以批准,意味着立陶宛从今天起将跻身于“全球领导者行列”。

从立陶宛外交部公布的文件内容来看,立陶宛版的印太战略甚至都不能用“新瓶装旧酒”来形容,根本就是过去一系列涉华立场的大杂烩。首先是老调重弹的“中国胁迫”,很难想象一个“全球领导国家”会在公开的政府文件中抱怨别国的反制措施。其次是强调台海必须维持所谓的现状,不得通过军事或者强制手段予以改变,同时还重申了立陶宛会与台当局加深合作的立场。

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

事实上,立陶宛之所以会被我方反制,恰恰是因为他们在台湾问题上,与民进党当局沆瀣一气,企图违背中立两国建交时作出的严肃政治承诺。值得一提的是,自行宣布成为“有影响力的世界大国”的不止是立陶宛。韩国总统尹锡悦在6月28号参加一场公开纪念活动时,自诩他上任之后,有效遏制了朝核威胁,增进了韩美同盟关系。尹锡悦还不忘记拿中国充当负面案例,妄称“曾被中国无视,只关注朝鲜的韩国外交,如今已经成为了全球中枢”。虽然立陶宛和韩国这两个国家,一个在东欧,一个在东亚,但二者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因为持续亲美反华,而导致国内支持率走低。

立陶宛外交部曾在去年年初委托第三方发起对华政策民意调查,结果让立陶宛政府大失所望,因为只有30%的受访者在整体上相信当局的外交政策,不信任的比例为47%。而在评判当局的对华政策时,高达60%的受访者予以“否定”,仅有13%的人表示“支持”。

尹锡悦

时隔一年,立陶宛政府面临的压力更加大,自从中立两国外交关系降级之后,立陶宛国内有超过1000家企业倒闭,6万多民众面临失业风险,经济衰退直接导致本届立陶宛政府的支持率仅剩下11.2%。另一旁的韩国,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比立陶宛更加糟糕。目前韩国几大支柱产业都面临着来自中国同行的正面绞杀,中国对于韩国,已经从过去的“最大顺差国”变成了如今的“最大逆差国”。

与此同时,尹锡悦政府因为在对华政策上盲目追随美国,导致中韩关系经历了自萨德事件之后最大的波动,这让依靠煽动民粹上台的尹锡悦,如今的民意支持度只剩下不到50%。由此可见,这俩小国争先恐后的宣称自己成为了“全球中心”,与其说是为了进一步明确其反华立场,倒不如说是利用大内宣来稳定其国内的支持率。

通过夸张的修辞来掩盖其失败的内政和外交,可即便如此,残酷的现实依旧在反复提醒立陶宛和韩国,大国博弈不是什么国家都有资格介入的,高估自身的代价就是忽略了其中的风险,尤其是低估了中国为维护自身利益而采取反制措施的决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立陶宛   中国   贝尔   东欧   外交部   战略   反制   全球   受访者   韩国   议会   当局   领导者   支持率   对手   文件   政府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