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0岁的汪东兴病逝临终前吐露一个与毛主席有关的秘密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2015年,北京一所医院的一间病房内,聚集了几个老革命家,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为汪东兴老先生送行。

汪东兴曾经担任毛主席的警卫员,也被誉为毛主席“最忠诚的警卫员”。

当时汪东兴已经身患重病,呼吸十分困难,他躺在病床上,突然说道:“主席,我没有出卖你……”

众人一阵诧异,但是随着汪东兴断断续续讲述,众人才知道事情的原貌。

汪东兴为什么突然说出这样一句话?这句话的背后是怎样一个故事?

走上革命道路

汪东兴出生在江西省一个贫困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农民,当时战火喧天,时局震荡,农民过得十分艰苦,他的家庭也如当时广大的农民家庭一样,十分贫困。

在革命风潮横扫整个中国的同时,汪东兴也接触到了很多先进的思想,他渴望得到革命的真谛,他很清楚,在这黑暗的深渊里,共产党的理念无疑是一道亮光。

汪东兴是个很有进取心的人,他也很想为自己的祖国做点贡献。

当方志敏同志带领农民起义的时候,汪东兴怀着一腔报国心,听了方志敏的演讲。

汪东兴第一次接触了共产主义的革命思想。也让他第一次意识到,农民并不是生来就注定要成为地主家的奴隶,也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他们同样拥有独立生活的权利。

这片广袤的沃土,理应属于每一个农民。

在方志敏的指引下,这场革命的风暴刮到了汪东兴的心里,使他的内心燃烧着一团无法扑灭的火焰。方志敏的带领下,汪东兴踏上了革命的道路。

1929年汪东兴正式投身革命后,追随方志敏的足迹,投身于农民起义,并在戈阳县当上了少年少先队的组长。

汪东兴于1931年1月加入中国共青团,一年以后,他就成为中共的一员。

然而,1935年,方志敏却不幸地在玉山县遭了国民党的毒手

面对国民党高官厚禄的诱惑,方志敏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在这一年的八月,他被送到了南昌的下沙窝,然后被国民党暗杀,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为人民而战,努力到死,奋斗到死”的誓言。

方志敏同志用一颗赤子之心,以一己之躯,点燃了一个少年的一腔热血和爱国壮志。汪东兴知道方志敏牺牲后,他年少的心灵受到了冲击,他第一次知道了信仰的力量。

后来,汪东兴就全心全意参加了革命事业,在很多重大历史事件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他先后参与了第四次和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后来又参与了为保存红军的革命实力而进行的长征,在这期间还参与了遵义、会理、吴起镇等重大战斗。

汪东兴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血战,他的思想和政治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并逐步受到了组织的器重。

抗日战争期间,汪东兴奉命来到陕北,成为医务工作者,也做过一些政治方面的文职工作,后来由于能力突出,他又任陕北延长医院政委,中央军委卫生部政治部副主任以及其他要职。

1942年,由于汪东兴在医疗方面的工作表现十分突出,他再次被组织调往行政部门,做起了繁琐的文职工作,先后任过西北公学班的班主任,文化科的科长等职务。

从他短时间内的工作变动就可以看出,汪东兴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有多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大大小小的战斗,让汪东兴的精神和身体都得到了淬炼,他对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然而,在汪东兴的一生中最精彩的部分,却是他和毛主席的相遇。


与毛主席结缘

在1947年春天,汪东兴被组织调到了毛主席身边成为警卫员。

这时,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反动势力向陕北发动了大规模的围攻,我方迫于无奈,作出了暂时放弃延安的决议。

但是胡宗南一方战斗力很强,我们只得依靠地方人民群众,和胡宗南一方进行艰难的斡旋,然后伺机而动,消灭敌军。

汪东兴是毛主席的贴身警卫,他不能让毛主席生命安全有丝毫的闪失。

当时我方要抵挡胡宗南的进攻,要防止国民党的渗透,还要注意物资补充,境况极为凶险。汪东兴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肩负着保卫毛主席的责任,并且不负众望,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延安主力部队撤退时,就是由汪东兴带领了一个小分队,对国民党的三十多万军队进行拦截,汪东兴依靠地形优势和神出鬼没的作战方式,直接拖住了国民党军队的前进脚步,敌人三战三退,而汪东兴带领的小部队却只有一个士兵受伤。

直到延安主力部队撤出延安,汪东兴才带着小部队迅速撤离,撤离途中还顺手缴获了敌方的密码本。

毛主席对汪东兴大加赞扬,并评价汪东兴说:“东兴是我见过的这么多人里最让我信任的。”毛主席曾开玩笑说:“我的警务员汪东兴就是周勃。”

周勃是西汉时期的开国将领,大家对周勃这个名字可能不是很熟悉,但是如果说起周亚夫,大家肯定就知道了。周勃就是周亚夫的父亲,周勃有勇有谋,力大无穷,是汉朝的功臣。毛主席将汪东兴比作周勃,就说明在毛主席心目中,汪东兴的功劳比肩周勃。

汪东兴也确实如此,有勇有谋,实力不凡。毛主席在他的保护下,平安度过了解放战争最为艰难的时期。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正处于百废待兴之际,毛主席看着这样的中国,经常感叹道:“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可以做桌椅,可以做碗筷,可以种粮食,可以造纸。不过,一架飞机、一辆车甚至是一辆拖拉机我们都造不出来。”

毛主席想要改变中国的现状,改善这个积弱积贫的民族,于是他决定去苏联访问,并向苏联求助。

但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形势十分复杂,而且还有不少国民党的奸细潜伏在全国各地。从北京到莫斯科有足足六千多公里的路程,途中发生一些事故也是在所难免的。

但是毛主席势在必行。

所以,为了保证毛主席的性命,汪东兴不得不做了非常周密的安排。

在此之前,他连续几日不眠不休,将毛主席将要走过的隧道、大桥等地都布置了严密的安保措施,并且在每一个路段都安排了警卫人员驻守,以防不备。

足足六千多公里,汪东兴日夜看着地图,严密部署,警卫人员从北京安排到了中苏边境。就是汪东兴这样的耐心细致,毛主席才平安抵达了莫斯科,并在成功获取苏联帮助后,顺利返回了北京。

毛主席很是欣赏汪东兴的表现,所以每次出门,他都会把汪东兴带上,让汪东兴负责安排出行。例如,1963年,毛主席到黄河考察,1965年,毛主席到井冈山考察,1966年,毛主席到武汉长江游泳,都是汪东兴负责安排路程规划,并做好安保工作。

从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后,汪东兴一直陪伴在毛主席身边。在汪东兴的护卫下,不管是出国之行,还是视察中国的某些省市,毛主席都没有遇到任何危险,可以说,汪东兴对毛主席的保护工作做得极为出色。

20世纪60年代,汪东兴在毛主席的安排下,负责保护邓小平同志的安全,汪东兴也就离开了毛主席身边。

一直到1976年9月9日,敬爱的毛主席与世长辞,汪东兴知道这一噩耗,眼含热泪,他那一头白发苍苍的银丝,也顿显沧桑。

毛主席走了以后,汪同志经常缅怀过去。在1980年,汪东兴提出了自己的退休申请:“我申请辞职。”


临终吐露往事

2015年,北京一所医院的一间病房内,聚集了几个老革命家,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为汪东兴老先生送行。

汪东兴此时已经是100岁的高龄了,他也已经身患重病,呼吸十分困难,他躺在病床上,突然说道:“主席,我没有出卖你……”

这句话震惊了在场所有的人,但是随着汪东兴断断续续的回忆,众人才知道汪东兴身上还有这样一件往事。

这是一个1985年的下午,已经退休的汪东兴正在家中挥毫写字。就在他写得入神时,房门“咚咚咚”地被敲响了。

一见来人是个陌生面孔,汪老有些不解,来者是外国的一名记者。在确认了汪东兴的身份后,这位记者直截了当的说:“我们出版社愿意支付一笔不菲的费用,让你把与毛主席的回忆录写下来。只要你肯写,价钱好商量!”对方的意思很明显。

而汪东兴参加了多年的战争,也跟着毛主席见多了国外的阴谋,对于外国记者,汪东兴顿时提高了警惕。汪东兴直接拒绝:“不用了!我不可能写,给多少钱都没用!”

其实汪东兴的警惕并没有错,因为西方记者就是有阴谋。他们想通过让汪东兴写回忆录为幌子,想通过汪东兴写的回忆录窃取组织内部的重要机密。

那个时候,市面上已经有了很多毛主席的传记,还有一些国外的记者或出版社,想通过金钱来挖掘毛主席的事情,汪东兴知道他们的狼子野心,所以断然拒绝。

汪老说到这里,脸色因为兴奋而涨得通红,目光坚定的说道:“我们怎么可能为了这点钱而折断自己的腰杆?我可不会出卖毛主席的信息!”

听完汪东兴的讲述,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尊敬的神色。但是也在说完这件事后,汪东兴眼中的光亮开始慢慢暗淡,他对着远方说:“毛主席,我又来找你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解放战争   陕北   抗日战争   莫斯科   延安   苏联   警卫员   警卫   临终   国民党   北京   中国   部队   农民   秘密   记者   工作   汪东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