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想靠注水GDP当世界第三,印媒看不下去了:和中美差距在拉大

众所周知,在国际政治中,有两件事是人们无法预测的,一个是美国的下限能有多低,另一个是印度这个国家,能有多神奇。前段时间,印度总理莫迪访美,喊出了要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口号,按他的意思,印度很快就能超越德国和日本,仅排在美国和中国之后。那么2022年,印度的GDP是多少呢?3.39万亿美元,美国排名世界第一是24.46万亿,中国则是17.96万亿。排名第三和第四的日本、德国分别为4.23万亿和4.07万亿。

去美国转了一圈,看给老仙飘的

仅从绝对数字来说,印度要超越德、日,不是没有希望。毕竟过去几年,印度政府一直强调他们的GDP增速比美国还要高。但有些印度专家就看不下去了,印媒《德干先驱报》近日撰文分析说,印度的GDP和中、美两国的差距非但没有减少,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拉大。

这就奇怪了对吧,印度GDP的增速不是比美国还快吗,怎么差距还拉大了呢?原因在于印度统计GDP的技术,堪称全球领先。这么多年来,印度的真实GDP一直都是个谜,2015年2月,莫迪刚上任后不久,印度统计局就宣布更改GDP的统计方法,不再以生产要素成本统计,而是以市场价格统计。

可以想到这里面的水分有多大

这个改变是什么意思呢?比如牛粪,正常的国家不会计入GDP,但印度统计为肥料,按市场价格算。孟买、德里等地的贫民窟,按说没有产生任何经济效益,但印度会以市场价格计算房租,计入GDP。街边的摊贩不管是否纳税,会估算一个营业额,按有营业执照的商户进行统计,更夸张的是公共交通,即使是三轮车、摩托车,印度也会记为四轮车辆,按照出租车创造的GDP来进行统计。

这些额外创造出来的GDP,单个看或许不算什么,但放在一起的总量就很惊人了。于是印度近些年的经济数据,才在没有大的工业发展或产业转型的基础上,出现了极大的提升。可问题是,GDP数据不仅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展现,还是国家下一个阶段发展的依据,一国政府按注水后的GDP来制定政策,这不是往坑里跳吗?

只管注水GDP,其他交给天意

另外,印度GDP增长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通货膨胀。大家可能都知道,过去两年印度的股市涨幅很快,有人说这体现了印度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实际上,去年全球股市的龙头还不是印度,而是阿根廷,阿根廷的经济好不好,业界应该还是有定论的。因为国家大量印钞,这些钱都流入了股市和房市,这样的虚假繁荣倒是可以用来炫耀,可对人民生活的实际提升,又有多少?

印度这个国家啊,身上的问题真的很多,除了种姓制度、工业化程度,民众的教育也一直没做好。加上国内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邦之间的矛盾,莫迪想要真正做点事情,很不容易,他确实花了很大的力气,搞数字经济,还全世界拉投资,可自己的基础都没打好,光靠“杀猪盘”,能维持所谓的“高速增长”吗?

印度也不想想自己凭什么

之前还有媒体吹嘘,印度也能像北边邻居一样,成为制造业大国。然后,印度就接连出现了三列火车相撞,在建大桥短时间内坍塌两次之类的重大事故。讽刺的是,这座大桥的建设过程,也为当地政府贡献了不少GDP,可如果让大桥保质保量完成,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不是能创造更多、更有意义的价值吗?

说到底啊,印度现在的GDP,水分还是挺大的,至于莫迪说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咱们还是谨慎乐观地看待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孟买   德里   中美   阿根廷   印度   德国   日本   美国   大桥   中国   市场价格   水分   经济体   差距   政府   国家   经济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