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称中国管制令影响有限,中国前高官:这只是开始,会让他们疼

自我国宣布对镓、锗相关物资实施出口管制后,西方舆论就一片哗然。一方面是中国的举动意味着这场围绕着半导体的大国博弈才刚刚进入白热化,远没有到分出胜负的时候。另一方面,是中国此次限制出口的镓、锗相关物资,虽然不是标准意义上的稀土资源,但是在生产先进半导体时依然不可或缺,换言之西方正在被中国“反卡脖子”。但西方舆论显然不愿意承认中国的反制是富有成效的,因此近日有多家美媒集中唱衰我们的出口管制措施。

美媒《华尔街日报》在采访多个咨询公司、专业投资人之后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中国祭出的反制措施,尚不足以成为中美在半导体谈判中的筹码,而且西方也可以克服其中的成本困难,减少对中国的依赖。报道还煞有其事地给出了几个理由来证明其观点,首先是镓、锗都是源自于煤炭加工以及铝生产时出现的副产品,在技术上不存在所谓的“高门槛”,只是外国开采成本要高于中国,但只要西方能够自行开采并提炼,中国必将自食其果。

全球绝大多数镓都由中国生产

报道还特别列举了镓、锗这两种金属除中国以外的生产国,其中镓可以从日本、韩国、俄罗斯、乌克兰获得,而锗可以从美国、俄罗斯、比利时、加拿大获得。而英媒《金融时报》则认为,出口管制会反过来影响到中企的营收能力,而且涨价至少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才会出现。如果单看这些媒体的观点,会得出这一次又是美西方“赢麻了”的结论,但问题在于,这些媒体只说出了部分事实,而“一半的真话往往比彻底的谎言更具有欺骗性”。

首先镓的确是褐煤的伴生矿,而且在储量上,中国甚至比美国还要略少一些。但是“镓是褐煤伴生矿”这一情况属于中国而非美国,美国的镓是铅和锌的伴生矿,而且在经济上的必要性,以及在污染方面的危害程度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美国想要开采自己的镓,就必须先摆平本国的环保评估以及环保组织,同时还要建立起一个齐全的产业链。开采、提炼、加工、提纯,每个步骤都要做到与中国同样好,但这也将引发另外一个问题,由此产生出来的高昂成本,美西方究竟要如何消化?

拜登正在半导体领域来一场豪赌

至于锗的获取的确是生产铝时的副产物,但是专门为了供应锗,而单独修建一条大规模的氧化铝生产线是脱离现实的妄想。因为全球的氧化铝早已经过剩,并且在生产氧化铝的过程中还需要海量且稳定的电力供应。而且锗也面临着和镓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控制成本。即便退一步讲,美西方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摆脱了对中国镓、锗的依赖,我们还可以通过解禁,用低价的镓、锗去直接冲垮对方,让对方所有的前期投入血本无归。

至于担心中企的营收能力,更是西方媒体在猫哭耗子,根据目前公开数据,我国在2021年全年的镓产量仅有430吨,而这已经占到了全球产量的90%,属于独一档的优势。同年,我国出口的锗满足了全球68.5%的需求,依然是独一档,但是这一年全世界的锗产量加在一起仅有130吨。但由于镓、锗都不是稀土资源,因此在过去很难卖出高价,反而是在我国颁布了出口管制措施之后,国内生产镓、锗的厂家开始接到大批外国厂商的咨询,价格也是一路上涨。

美国已开始回收半导体产业链

归根结底,西方媒体对我们颁布的新措施集体唱衰,只不过是在强装镇定,究竟能不能在与美国的芯片战中扳回劣势,我国原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的表态很值得我们参考。魏建国在本月5号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表示,此次颁布的出口管制举措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既要把某些国家“打慌”,更要把某些国家“打疼”。魏建国强调,眼下只不过是开始,类似手段还有很多,如果西方对华高科技技术限制继续升级,我们的反制也将同步升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管制   中国   褐煤   反制   氧化铝   俄罗斯   稀土   美国   高官   半导体   产量   成本   措施   我国   媒体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