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红古工业强区激发新动能 招商引资实现大跨越

中新网甘肃新闻7月5日电 7月4日,在第二十九届兰洽会签约现场,红古区签约项目16项,总投资190.54亿元,其中合同项目15项,共计50.54亿元,协议项目1项,共计140亿元。其中,兰州市专场签约项目4项,总投资9.45亿元,红古专场签约项目12项,总投资181.09亿元。

近年来,红古区以强工业作为全区发展的主旋律,坚持把“强工业”作为主攻方向,在招商引资中围绕“三个转型”、打造“三个集群”,着力推进“五大特色基地”建设,发展壮大“三大产业”,积极引导主导产业精细化、终端化、循环化发展,推动工业基础高端化、产业链条数字化。

聚焦招大引强 育能新兴产业

经济增长,项目是龙头。红古区紧扣国家《推进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围绕当地经济发展优势,在深度对接上做文章、谋思路,靶向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重点围绕“两新一重”、工业技改、清洁能源等领域,建立重大项目滚动储备库,全力以赴启动国家电投光伏发电基地、智慧物流产业园等项目一批产业关联度高、示范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以兰西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建设为契机,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十大生态产业等国家和省市发展战略,以国家级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基地、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独立工矿区搬迁改造及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等五大政策平台为载体,紧盯国家投资导向和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趋势,聚焦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强链补链,在高端炭素、有色冶金、生物医药、铝精深加工、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谋划储备、争取引进一批“三新一高”产业项目。

通过强化园区示范带动,全力实施工业集聚转型,牢固树立“项目不落地、一切都是空”的意识,在具体的招商引资工作中,强化质量效益导向,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实现了项目招引见效果,项目推进见效率,项目达产见效益的新成效。目前,第二十八届兰洽会全区共签约项目14个,投资总额50.34亿元,已100%开工,建成项目7个,累计到位资金21.07亿元,资金到位率41.86%。从项目签约总额、履约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四项指标看,均位居全市前列。

环境突破攻坚 服务优化提升

在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中,红古区积极倡导一切为项目让路、向项目看齐的项目意识。持续加大建设项目力度,健全完善了前期攻坚、团队服务、清单工作机制和领导包抓责任制,组建了高水平项目专班,为项目建设提供保姆式服务。对于投资新建项目,行政审批许可事项实行“一站式”审批,“项目终身服务制”“县级领导包抓”等措施;重大项目工程建立项目团队,实现项目快速签约落地、快速建设投产;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明显的项目,协调金融机构为企业解决融资问题;企业投资所需的水、电、气、热、运输、通讯条件等优先安排,并按最低收费标准执行。推行招商引资项目保姆式服务,帮助企业办理注册、税务登记等手续,搞好全程服务,努力做到符合条件的立即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为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宽领域和高效优质服务,保证项目顺利启动,早日投产见效。

红古区强化跨层级联动、跨部门协同,巩固拓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帮办代办等改革成果,推动落实不来即享、非禁即入等各项惠企政策落地,高水平优化政务服务,全面实现项目服务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加快项目落地审批速度,打造优化营商环境的红古样本。通过建立政府诚信履约机制、政府失信责任追究机制和责任倒查机制,依法保护企业和企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等制度,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提升信用监管信息化水平,深入推进金融信贷重点领域失信专项治理。加强评估督导,重点整治行政效能不高、营商环境不优,特别是对申请复产复工的企业和新项目落地人为设置审批障碍等突出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落实不力、问题较多的部门严肃问责。此外,还先后主动承接京津冀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引进了工企危服、明阳集团等一批实力型企业落户红古,一个个重大项目在红古落地开花,成为红古重振兰州制造新发展增长极。(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招商引资   工业   兰州   重大项目   动能   清单   领域   产业   项目   国家   资源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