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奇怪的现象:美国连伊朗都搞不定,为什么却唯独不怕我们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看官点个“关注”,方便您讨论和分享,提升您的参与感小编会持续更新精彩文章,各位看官千万不要错过哦~

文/辉

编辑/内敛且担当

引言:

最近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美国一方面经常因为国家债务问题有求于我们,一方面又总是喜欢在中国原则问题上指手画脚惹人生厌

自称“超级强国”的美国,连伊朗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都搞不定,却总是有胆量敢来频繁地挑衅中国

为什么强大的美国连弱小的伊朗都搞不定,却总是有胆量插手中国的事务?而在面对美国这种外厉内荏的表现时,中国又采取着什么样的态度

近代的美伊关系

提起伊朗,不得不在此描述一下它在这个世界上所处的位置。伊朗位于亚洲的西南部,古时名为波斯。因其地处西亚洲的中心位置,具有极高的战略意义而自古以来就属于兵家必争之地。古时的伊朗战火纷飞,曾被多个民族入侵占领,历经无数个“改朝换代”。

而在近代,虽然美国从来未有侵略过伊朗的举动,但它对于伊朗的政治渗透却是最深的。

早在伊朗的巴列维王朝时期,伊朗国王就因难敌英国与苏联,转而开始向美国寻求帮助。在得知伊朗的处境之后,十分看重利益的美国立刻意识到可以从中捞得不少好处,于是欣然同意

但是天下可没有免费的午餐,既然伊朗想要美国提供帮助,那么就必须要支付报酬。于是,美国每年为当年的伊朗政府输送大量的先进武器与资金,而与此同时伊朗也必须无偿地每年将几百万吨开采出的新鲜石油送给美国

就这样,美国与伊朗你来我往,保持了一段时间的良好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伊朗的局势开始变得更加复杂,由于打仗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油资源,于是英国与苏联开始不约而同的加强了对伊朗的军事侵略。本就因为国土四分五裂而摇摇欲坠的伊朗,面临着雪上加霜的困境

此时,巴列维的末代皇帝开始执政,为了解决当前的困境,他开始频繁地向美国寻求帮助

但是伊朗的每一次向美国开口要钱和武器的行为,都会给伊朗人民带去沉重的赋税和流失大量的石油资源,令许多伊朗民众苦不堪言。巴列维这种掏空国库打仗的行为,很快引起了伊朗人民的不满

民心不稳,上位者的权力就容易丢失。最终巴列维王朝被愤怒的民众开始纷纷开始起义,想要推翻巴列维王朝

然而,此时意识到利益不保的美国开始对伊朗进行干涉,因为如果伊朗民众真的推翻了巴列维王朝,那么自己这么多年的心血岂不是付之东流

为了维护自己在伊朗国家的特权获得更多的石油,美国开始暗中支持受它掌控的巴列维王朝,并开始频繁地向巴列维政权所属的士兵们出售武器,于是,一场伊朗人与伊朗人之间的内乱开始在国内爆发

1979年1月中旬,巴列维的军队纷纷倒戈了起义的民众,在腐朽的巴列维政权下,这些平民的儿子再也无法忍受自己的父母被当政者剥削和压榨,选择彻底谋反

尽管巴列维王朝在美国的操控之下勉强维续了一段时间,但最终还是被愤怒伊朗人民彻底推翻了。

而这也是美国开始逐渐失去对伊朗掌控的第一步

仅仅9个月的时间,巴列维政权就彻底覆灭。在王宫即将沦陷的前夕,巴列维国王连夜逃往美国,希望美国政府能看在他为其送了多年石油的份上,能好心收留他

然而美国却开始犯难,巴列维国王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如果自己帮了这个不得民心的国王,那么极有可能得罪新上任的伊朗政府,届时想要再和伊朗建立贸易关系可能会变得相当难办

心怀侥幸的美国最终还是接受了巴列维国王,并将他秘密保护在一处豪宅中

得知这一消息的伊朗民众顿时怒火滔天,冲进美国的驻伊朗大使馆掳走了6名美国官员做人资,要求美国即刻审判巴列维国王。

这下可激怒了美国,叱咤国际多年的美国认为,从来只有他们威胁别人的权力,别人可没有威胁他们的权力

随后,新上任的政府选择与美国彻底断交,再也不与其进行任何贸易往来。一下子吃了两个瘪的美国再也坐不住了,开始对伊朗进行全方面的封锁

最后,美伊关系的彻底决裂,也终于使得美国再无任何理由与伊朗攀上哪怕一点点的关系。

为什么美国搞不定伊朗

回顾伊朗之前的历史,我们可以从中分析美国是如何逐渐失去对于伊朗的掌控权的

首先是开了历史倒车。巴列维王朝作为一个君主专制的封建王朝,它存在的本身就是一个错误,而美国居然因其可以为本国带来大量的利益,妄图凭借一己之力,强行为巴列维王朝续命,这种开历史倒车的行为,是美国逐渐失去伊朗实际掌控权的第一步

其次,美国被伊拉克战争消耗了大量的精力,2003年,美国高举着人权大旗开始进攻伊拉克。美国认为伊拉克的元首萨达姆曾与本拉登同仇敌忾,一同视美国为眼中钉,911事件爆发后,为了夺回失去的颜面,美国怒而进攻伊拉克

美国对伊拉克发动的战争为伊拉克人民带去了大量的动荡与苦难。而许多国家也瞄准了这次难得的机会,纷纷开始报复美国

为了借此机会压制强大的美国,这场战争的背后出现了许多国家的身影,多方势力在这片战火纷飞的土地上纠缠不清,互相争斗。然而,美国咎由自取的恶果,终究还是由伊拉克人民吞下

最后,则是与伊朗一致排外的民族特性有着很大的关联。由于常年饱受战乱,导致伊朗人民十分渴望能拥有一个稳定的政权,过上安居乐业,平静安稳的生活。

如果美国在多国占领伊朗的情况下毅然入侵伊朗,不仅会遭到其他国家的牵制,更会被当成出头鸟促进伊朗人民团结一致,并随后遭到剧烈的抗击,这怎么算都是一笔亏本的买卖

彼时的美国其实完全没有想要占领伊朗的想法,它想要的始终只有伊朗的石油。于是,美国选择从贸易上对伊朗进行渗透,通过不断地输送武器,挑起内乱,从而达到搅乱伊朗的目的,让与自己做交易的伊朗当权者深陷泥潭,借机掏空伊朗的石油。

只要一个国家产生内乱,美国就能动用资本的力量趁机而入,随后兵不血刃地夺走这个国家的一切主动权

不打仗,但是会拆家

从伊拉克战争抽身而出后,美国更加坚定了不要打仗的决心。当今已经是文明社会,既然美国选择走“拥护人权”这条路,他就不能再暴露自己逐利的野心

而且,在伊拉克战争中吃一堑长一智的美国,深刻地意识到打仗有多么麻烦。美国当时以为的伊拉克战争,就是单方面地进行火力压制,只要本国的装甲部队能开到伊朗的土地上,那么所到之处就能全部化为灰烬

然而令美国完全没有想到的,真正的伊拉克战争不是一对一的搏斗,而是一对N的政治较量。因为是主动出击的那一方,所以根本看不清隐藏在敌人背后的那些黑影

那些潜藏在伊拉克战场背后的黑影,伸出一只只粘糊的触手,将狂妄自大的美国死死地拖入了泥潭之中。

伊拉克战争狠狠地让美国摔了个跟头,同时也让它清楚地意识到,中东这潭浑水其实没有这么好趟。

美国花费了极大的代价,才终于从伊拉克战争抽身而出

不敢再轻易涉足中东的美国,自然也就失去了再与伊朗硬碰硬的信心。但是随后美国对于伊朗的经济制裁从未停止

早在步入21世纪之后,距离二战结束至今已有83年。如今,全世界的人民都殷切盼望着和平与安稳。即使美国的政坛暗流涌动,但是始终不敢公然选择与世界主流对着干。为了压制日益强大的中国,最好的方法就是挑起内乱

从之前的美国国会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再到后来的欧洲议会上483全票通过的“敦促中国废除香港国安法”的倡议投票,最后最近的美国公然对台湾售卖军火。这些刻意的举动无一不令美国企图搅其我国内乱的野心昭然若揭

美国在以前之所以搞不定伊朗,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所扶持的政府被伊朗人民给成功推翻了。新任伊朗政府坚决选择与美国断交,就是因为吸取了前任的教训,知道凡是与美国沾上一点边的,最终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而美国之所以敢频繁挑衅我国,则是因为它“有恃无恐”。这几年来,美国频繁地在国际上煽动舆论,大肆批判和干涉我国的内政问题,其态度之嚣张,就是为了给潜伏在我国的反动分子“加油鼓劲”,“添柴加薪”。

有了之前伊拉克的经验,如今的美国绝对不会主动挑起战争,因为那毫无好处可言。但是一旦中国与伊朗之间一旦开始彼此厮杀,不再团结,那么就是双双被猎杀之时

然而,早在上个世纪解放战争时期就与美国打交道的我国,早就将美国真正目的看的一清二楚。而我们都知道,当你真正的看清一个人时,你就能洞悉他的一切意图,从而变得再也不会惧怕他。

就像一伙孩子中的孩子王一样,在自己的小团体里蛮横惯了,忽然有一天空降了另一个帅气优秀的孩子,伙伴们全部都因为忍受不了孩子王的蛮横霸道,转而去和那个“有礼貌成绩又好的孩子玩”。

原来的孩子王接受不了这种落差,无时不刻想要将自己原先的“霸主”地位夺回来,于是倔强地开始又是霸凌又是挑拨离间,时时刻刻都在想着怎么欺负那个夺走了所有关注的孩子

当然,政治上的事情当然不可能会像小孩子间打打闹闹那样简单,但是通过这个身边的小例子,咱们也能清晰地理解到,美国始终不愿意放弃霸权主义的理由。

结论

如今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军事实力与日俱增,国民生活幸福安稳。在面对外界的所有国家,我国始终保持着开放友好,平等互惠的态度,欢迎一切热爱和平的国家与我们进行文化经济交流往来。

现在,许多国家仍然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世界格局依然动荡不安,世界人民非常需要诸如中国等爱好和平,并愿意为此付诸行动的大国来引领世界走向更好的未来

相信在不远后的未来,日渐强大的中国一定会采取强硬的手段,去对付那些企图扰乱他国安定、破坏他国人民幸福安稳生活的反动势力,还世界一个和平美好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伊朗   美国   伊拉克   王朝   孩子王   内乱   政权   中国   安稳   伊拉克战争   民众   国王   频繁   奇怪   现象   我国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