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美籍华人纷纷回国,海关拦都拦不住――他怎么也回国了?

新加坡《联合早报》7月3日文章,原题:中美新冷战下的“人才脱钩”

李成是一位备受尊敬的中国问题学者,他在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担任主任已有多年。然而,最近,他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返回亚洲,担任香港大学新智库的领导职务。


李成出生并成长于上海,他对中国的发展和变化有着深刻的了解。1985年,他决定前往美国留学,希望能够更深入地研究中国的问题。在美国的这些年里,他通过不断学习和研究,成为了一名杰出的中国问题专家。

2006年,李成加入了布鲁金斯学会,这是一个致力于研究全球问题的知名智库。他在华盛顿深耕多年,通过撰写多篇有关中国问题的文章,为西方世界提供了深入的洞察力。他的研究成果备受赞誉,使他成为了中国问题领域的权威人物。


李成是在中美博弈加剧、沟通管道越发不顺畅的背景下决定离开华盛顿。由于美国国内的反华情绪不断升级,他感到自己的身份和归属感受到了威胁。

在访谈中,李成坦诚地透露了他的无奈和困惑。特朗普政府上台,中美关系开始紧张起来。特朗普执政时,美司法部制订了一项名为“中国行动计划”的政策,旨在打击所谓的“中国间谍活动”,但却导致了不少华裔学者面临刑事指控的困境。他作为一个华裔在美国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不舒服。他感到自己被误解和歧视,甚至有时候被当作“敌对势力”的代表。


李成回忆起自己在华盛顿的日子,那里曾经是他事业的巅峰。他在外交部门工作多年,致力于促进中美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然而,随着中美关系的紧张,他感到自己的工作变得越来越困难。他的努力似乎被一种不可言说的敌意所取代。

李成还发现美国社会的麦卡锡主义思潮正在复苏。他看到越来越多的政客和媒体对中国进行攻击和污名化,将中国视为敌人。这种情绪的升温让他感到非常担忧,他担心这种敌对态度会对他和其他华人社区造成更大的伤害。


麦卡锡重返美国,是指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政治中的一种思潮,以反共为名,对持不同政见者进行迫害和打压。李成认为,现在的美国社会中,对于华裔和中国的敌意正在升级,李成并不是唯一一个有这种感受的人。

李成的离开并不是个例,他之前已经有许多旅美中国学者和科研人员选择离开美国。他们中的一些人被指控从事间谍活动,有些人则是因为他们的研究领域与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存在冲突。这些指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证据支持,但却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越来越多的华裔美国人也开始感到不安和困惑。他们在美国长大,接受了美国的教育,却发现自己的身份和归属感受到了威胁。他们被质疑忠诚,被歧视和排斥,这让他们感到无法接受。越来越多的华人面临着类似的困境和选择。他们在中美之间徘徊,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更加宽容和包容的环境。


返回中国对于李成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他希望能够在自己的祖国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他相信,中国的崛起是不可阻挡的,他希望能够为这个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司法部   华盛顿   中美   中美关系   美籍   思潮   美国   敌意   华裔   敌对   间谍   中国   困境   海关   困惑   学者   多年   华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