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又玩脱了,美国又一个噩梦开始

本号为微信公众号“史客郎”唯一官方号,本文作者:S叔。

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还是要声明:这篇文章,不是标题党。

为啥呢?

因为在昨天,也就是7月4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就要开了。

在这次会上,有件重要的事:伊朗被正式宣布为上合组织的正式成员,同时获得成员国的全部权益。

这件事,绝对是美国最不愿意看到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20多年前,美国前总统卡特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写了本书,叫作《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战略》,书里作了个预言:在未来,如果出现三种联盟,美国的霸权地位都将瓦解。

第一种是在东亚,形成中日韩联盟。

其实就等于中华文化圈,实现了大联合。布热津斯基说,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将会非常可怕。

这种联合的可怕,现在很多人应该都能看出来。

对东亚地区,向来有个称呼:怪物房。

简单来说,就是:凡是中华文化圈的国家,没一个是好惹的,比如说越南,经济不怎么样,它干翻过五常中的两个:美国和法国。

现在美国人说起越南战争,法国人说起奠边府战役,都还心里发怵。

怎么说呢?

我们就不说,中华文化圈的这些“小国”,如果把它们放到北美和欧洲之外的其它大洲去,比如说非洲、南美洲、中东、大洋洲什么的,其实统统都是霸主级的存在。

但这种可能性,现在看来,已经不大了:早年还有签订中日韩自贸协定,甚至成立“亚元”时,还有点可能,现在整个局面,已经被破坏得差不多了。

第二个联盟是俄欧联盟,要是说得更具体点,那就是俄罗斯和法国、德国的联盟。

因为俄罗斯是资源大国,同时也是军事大国,法国和德国则是工业大国,这种资源大国和工业国的结合,对美国来说,绝对是场噩梦,它在欧洲将毫无立足之地。

现在呢?

美国通过不断拱火,在去年2月,俄乌战事起来,不断双方愿意还是不愿意,俄罗斯已经被树为欧洲的敌人,这种联盟再也没有可能性了。

第三种联盟呢,就是今天要说的重点了:中俄伊联盟。

在《大棋局》里,布热津斯基是这么说的:对美国最大的潜在危险,是中国与俄罗斯,或许还有伊朗,结成大联盟,结成这种“反霸”联盟的原因不是意识形态,而是相互补充的对美国的不满。”

布热津斯基为啥这么说呢?

原因我们之前说过:整个地球主要是水,但有两块大陆:一个由亚洲、欧洲和非洲组成,大约有8400万平方公里;另一块也非常大,由南北美洲构成,面积只有前一块的一半,为4200万平方公里。

要是从人口总数来论,美洲大陆和亚欧非大陆的差距更大:美洲大陆只有差不多10亿人口,而亚欧非大陆有62亿人口;而且更可怕的是:全世界一半的人口,就中上面画的这个黑圈。

所以,按道理讲,统治这个世界的,应该是位于亚欧非大陆的国家吧?但在实际上,却是在美洲的美国。

美国要统治世界,必须在亚欧非大陆不断挑起战争,煽动不和,让整个大陆内斗不已,有必要的时候,它还得出兵,把某个可能的竞争对手给铲除掉。

为啥布热津斯基会觉得:对美国来说,这三种联盟极其可怕呢?

道理其实很简单:在亚欧非大陆,曾出现过的最强大的帝国,是哪几个?

为啥他怕形成中日韩联盟?

说穿了,就是怕西方人常讲的“中华帝国”重现嘛!

对我们的过去,现在很多不觉得,其实西方人,尤其是搞那种战略,其实内心是怕得要死。

如果有时间,可以去读一下基辛格写的“白宫岁月。我们都知道,他当年是秘密访华的,但在去北京的飞机上,他当时最担心的事是什么?

居然是:哎呀,中国可是个文明古国啊,和中国比起来,美国历史实在太短了,要是我们用一种对待来朝贡的野蛮人的态度,来对待他,该怎么办呢?

基辛格书上是这么写的:我们无疑会遇到那种“中央王国”的复杂的病态心理,认为我们是野蛮人,是来向这个文化和政治中心朝贡的。

但当时苏联对美国的压力实在太大了,所以基辛格咬了咬牙,很快就作了决定,书上他是这么说的:但是只要我们对于自己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国家的力量具有充分的信心,对于这类的虚荣心我们也是可以容忍的。

结果到了北京,啥事没发生,基辛格忍不住飘飘然起来,疯狂地吹嘘起中国来,说中国人是“一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最有才能的民族”,中国是“一个过去有辉煌成就、未来有巨大潜力的国家”。

不要以为基辛格是这种心态,他老板尼克松,也有这种心态。

有空大家可以去看尼克松的回忆录,他把自己当时的心态写得非常生动。尤其是当他刚到北京,就听到消息说,教员马上就要和他会面,他顿时就飘飘然了。

1983年,尼克松写了本书,叫《领袖们》,书里把差不多所有和他打过交道的各国元首,统统都嘲笑了一遍,唯独对我们,是满口的赞美。

当时我们还很穷,但尼克松就敢在书里预言: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将无需担心北方的苏联、南方的印度、东北方的日本,甚至毋需担心东方的美国。拥有十亿世界上最有才干的人民和巨大的天然资源的中国,不仅将会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将会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这种敬意反过来看,那就是从骨子里生出的害怕。

说到这里,明白同为亚洲大国,为啥印度自从独立以来,一路顺风顺水,我们却吃尽苦头了吧?

你在历史上,一次又一次地,证明自己确实属于极端牛叉的哪一种嘛!

只要你在,美国就不安心嘛!

再说第二个联盟:俄欧联盟。

其实他怕的是这个帝国重现。

罗马帝国!

有人看到这里,会觉得:罗马帝国早亡了,美国怕个什么呢?

罗马帝国确实早亡了,但“罗马”这个词,却长久存在啊:

比如说,在欧洲历史上,出现过“神圣罗马帝国”,囊括了历史上的大部分欧洲。

再比如说,莫斯科大公娶了拜占庭末代皇帝的侄女索菲亚之后,就自称皇帝,还把莫斯科称为“第三罗马”了。

俄罗斯假如和欧洲结成联盟,将会意味着什么?

扩大版的罗马帝国复活!

布热津斯基说的第三个联盟,也就是中俄伊联盟,针对的是什么呢?

历史上的四大汗国!

只要把元对应成中国;钦察汗国对应成俄罗斯;然后无视察合台汗国,再把伊儿汗国对应成伊朗,就能对上了。

我们可能没觉得什么样,但有空去看看不管是欧洲人,还是阿拉伯人对四大汗国震撼性描述,就明白内心深处,他们是怎么想的了。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要说了:现在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用古代来类比现代,是不是有点过?

光从字面数字来看,这种说法可能有道理。

比如说对比一下沙特和伊朗,好像两者之间,也没啥差别嘛!

像比国土面积,伊朗是164万平方公里,沙特还略多一点,有225万平方公里,当然它沙漠也多一点。

人口伊朗要占优:它8500多万,沙特3481万。

GDP沙特就比伊朗要高出一大截了:2021年它是8335亿美元,但伊朗却只有5000多亿美元。

但在这世界上,国力的强弱,不是这么比的。

为啥呢?

上张图。

伊朗这个国家的地形图!

看出什么来没有:伊朗这国家的地形,非常别致啊!它的四周,都被各种山脉给环绕着!

从西北往东南,是扎格罗斯山脉;

北面是厄尔布尔士山脉和科佩特山脉;

东面是加恩山脉和萨哈德山脉。

怎么说呢?

如果你是伊朗的敌人,光看到它的这种地形,就得倒吸一口凉气,就明白这是个易守难攻的国家!

但伊朗也不是没缺点。

比如说它东面的加恩山脉和萨哈德山脉之间,就有个挺宽的缺口,东面从阿富汗那边,就可以进入伊朗。

但问题是:进入,并不等于能搞定。

为啥呢?

翻过这个缺口之后,就会遇到一大片沙漠,叫卢特沙漠,也有叫“卢特荒漠”的,其实在当地话中,“卢特”就是“沙漠”的意思。

所以我们叫它“卢特沙漠”,就等于叫它“沙漠沙漠”。

但不管,就这么叫着吧!

这块沙漠,是一片绝对的死亡之地:地形崎岖,夏季极热,还多风沙。沙俄时代,有个俄国探险家,名叫尼古拉·哈内科夫,去那里走了一遍,算他命大,挣扎着走了出来,然后他是这么说的:我们中国北部的戈壁,如果和卢特沙漠来比,都还是肥沃的。

那好,就算入侵的人运气好,穿过了卢特沙漠,顺着地形,他们又会进入什么地方呢?

卡维尔盐漠!

这地方就更可怕!

因为它其实是古代一个大湖,干旱之后留下的遗迹,因为湖水含矿物质嘛,所以湖干了之后,就在表面留下一层厚厚的盐盖,但在这层盐盖保护下,底层有不少淤泥,太阳就晒不到了。

所以在卡维尔盐漠里,就留下了无数淤泥潭。

就藏着暗中,还深不可测!

卡维尔盐漠

如果有人没在当地人引导下,孤身进入这块盐漠,结果会怎样?

走着走着,突然坚实的大地一软,然后人一只脚陷进淤泥里,但千万别想用力拔出,因为一用力,另一只脚所站的地面也会裂开,然后人就会非常缓慢地,一点一点被淤泥吞没。

之后风沙吹过,带来沙尘和盐碱颗粒,将所有痕迹都扫得一干二净。

所以外来入侵者,如果能穿过这两块沙漠,绝对能称得上“伟业”,在数千年历史中,似乎就一个人能干到过。

谁呢?

是个阿富汗人,名叫马哈茂德·霍塔克,1721年他率领大军,成功地穿过了这块沙漠,兵临当时的伊朗首都伊斯法罕,终结了萨法维王朝。

还有个地方,也能穿越伊朗,但没啥用。

再上图。

看到北面的厄尔布尔士山脉和里海之间,我用紫线标出,非常狭长的那一条绿色没有?

这一小片地方,绝对是整个西亚的“异类”:它居然是亚热带湿润气候,非常湿润,河道密集,一副江南水乡的景象!

啥感觉呢?

看到没有,当地是种水稻的!

为啥会这样呢?

因为它北面是厄尔布尔士山脉嘛,附近里海蒸发出来的湿润水汽,被山脉给挡住之后,就变成雨,下在这一小片地方了。

对这块地方,古代过这里的游牧民族都骂得要死,都不肯过:没啥道路,沼泽密布,因为空气湿润,身上老黏糊糊地,还特会长蚊子,过这里的游牧民族经常还没走出,就得疟疾没了。

现在伊朗对这地方进行了开发,成了它的小粮仓,还有人在迎风面的山坡上种桑树、养蚕,搞丝绸工业。

但对打仗来说,这地方就意义不大了,因为想搞伊朗的话,还得翻越厄尔布尔士山脉,才能进入伊朗的核心地带

但我们都知道:在历史上,有很多游牧民族通过伊朗,不少还征服过伊朗,那它们是怎么过的呢?

再上图。

看到上面那条蓝色的箭头没有?

这是伊朗这个国家在地缘上的唯一弱点:外来入侵者可以穿过一个叫马什哈德的城市,这个城市在一条河谷中。

然后从马什哈德出发,再转向西边偏南方向,穿过科佩特山脉的另一条河谷,再沿着厄尔布尔士山脉的山麓,才能进入伊朗核心地带。

除了那个不怕死的阿富汗人马哈茂德·霍塔克,其它历史上几乎所有人,都是沿着这条路线,征服伊朗的。

说到这里,就可以看出有个国家,对伊朗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土库曼斯坦!

假如土库曼斯坦不肯放行的话,外来的力量再强大,想要搞伊朗,恐怕也会极其地困难。

你要是土库曼斯坦人,看到这种局面,会怎么想?

肯定是中国那句古话: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嘛!

万一有什么力量,想要搞伊朗,肯定先来搞它嘛!另外呢?伊朗为了防止自己被人搞,说不定会先下手为强嘛!

土库曼斯坦是个小国,全国才600多万,不管哪种情况发生,对它来说,都绝对是一场浩劫!

对自己处境最熟悉的,当然莫过于自己了,所以土库曼斯坦人早早地,就想出了一招。

土库曼斯坦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它1991年独立,它很快就宣布:我要成为永久中立国!

但光自己宣布,这还不行,4年之后的1995年,它还迅速出了一记必杀招:乘着联合国开大会之际,土库曼斯坦要求各国承认它是永久中立国。

当时大家也没多想,可能觉得这也不算啥事,所以当年联合国190多个成员国中,180多个成员国投下了赞成票。

但土库曼斯坦因为知道自己处于险地啊,光自己宣布,联合国大会通过,它还不放心,还不断地强调这一点,所以知道土库曼斯坦国歌叫啥名字吗?

《独立、中立、土库曼斯坦国歌》!

歌词不长,上面就有这么一句:我国国旗在世上飞扬,飞扬着中立国家的象征。

这还不算,它通过的宪法里,也直接写明了:土库曼斯坦拥有永久中立国地位,永久中立是土库曼斯坦内外政策的基础。

怎么说呢?

这就是小国的智慧了。

因为才过了几年,美国就在伊朗东边,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占领了阿富汗全境;在伊朗西边呢?在2003年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伊朗几乎被美国团团围住!

时间将近20年!

但伊朗人并不怎么害怕,主要有三个原因。

两个是上面说过的:

一是它整个国家,四面环山,是天然的屏障,它打出去容易,但外敌想要打进来,却很难;

二是土库曼斯坦早早地,就宣布自己是永久中立国,堵死了它唯一的地缘死穴。

第三样东西则是:伊朗非常神奇地,拥有自己的一整套工业体系!

我们都知道,一般来说,产油国往往搞不好工业,因为钱来得太快,太容易,就没人愿意在流水线上,搞加班加点,赚那种辛苦钱了。

但伊朗为啥能有自己的一整套工业体系呢?

也是有那么一点机缘巧合。

大致是这么一回事:从二战结束后,当时的伊朗还是有国王的,在巴列维王朝统治下,伊朗通过出口石油和天然气,赚到了大钱。

伊朗末代国王巴列维就琢磨着,老是搞出口石油、天然气什么的,虽说赚钱,但这种钱赚得,实在是太低级了。

怎么办呢?

它和美国关系好嘛,就用赚来的钱,引进了各种工业,甚至包括一整套的军工生产体系。

在当时,这种自家搞工业,也是时髦。

但绝大部分国家,基本都搞不下去,因为就算引进的工业系统再牛叉,但放在国际竞争的环境下,你还是拼不过西方那些工业强国的嘛!

所以要么亏钱,靠国家死死撑着,要么就直接被国际竞争给摧毁了。

伊朗这套工业体系是怎么生存下来的呢?

本来也靠国家财政支撑不住,它快要崩了。结果就在这关键时刻,在1979年,伊朗发生革命,推翻了巴列维王朝。美国人一看,这还得了,就对伊朗搞起了全面的经济封锁。

伊朗人就没办法了,一切得靠自己了。用中国话来说,就是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了。

这就符合发展中国家,怎么搞出自己一套工业体系的特点来了:

一个发展国家,如果一直顺风顺水,还有所依靠的话,那么往往进步很慢,甚至直接就崩了,比如说阿根廷,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但被人一旦置之于死地,这个国家缺往往能被迫,激发出所有的潜能,1979年后的伊朗,面对的就是这么一个非常凶险的情况:在它的外面,不但有美国强力封锁,还得和伊拉克打两伊战争!

伊拉克当时是得到欧美国家援助的!

伊朗呢?

处境就要苦得多了!

怎么办呢?

既然知道不可能有太多的外援,那它就得硬着头皮,埋头苦干,哪怕再苦再难,也得发展出自己的工业体系来。

结果就是:在封锁中,伊朗建立了一整套自己的工业体系。

整个中东地区最强大!

不光能生产轻工业产品,还能生产重工业产品,什么炼油、钢铁、电力、汽车制造、机械、食品加工、建筑建材、电器、化工、冶金、造纸、水泥等工业部门,它几乎都有。

伊朗军工产业也挺发达,从子弹、枪支、坦克、战机、导弹、军舰等基本上自己都能生产,不怎么需要进口武器,还自成体系。

到什么程度呢?

俄罗斯的工业,大家总觉得还可以吧?

去年2月,俄乌战争爆发后,西方进行了疯狂制裁。俄罗斯人突然发现:不好!在燃气轮机这块,我被西方卡脖子了!

这对俄罗斯来说,这是很要命的事。

为啥呢?

因为你要搞天然气管道,怎么推动这些气体在管道内流动呢?就得靠燃气轮机,得由它来为管道里的压缩机提供动力。

结果伊朗人说:没事,我帮你。

于是就在去年10月,两国达成协议,伊朗方面说它将向俄罗斯出售40台自产的燃气轮机。

怎么说呢?

对俄罗斯来说,和伊朗达成的这个协议,属于雪中送炭!

但这也说明:在苏联解体后,在西方产品的冲击下,俄罗斯被“去工业化”,其实也去得挺厉害的。

还有一件事,也能说明伊朗的实力:从去年开始,在乌克兰上空,漫天飞的“小摩托”。

所以,对伊朗的实力,怎么来形容呢?

别看在中东,有一大堆产油国,看上去挺富,甚至因为多金,被人称为“gold大户”,之后谐音成“狗大户”,但它们因为没伊朗这么一整套工业体系,所以要是出大事的话,它们就算GDP再高,也只是一堆渣。

为啥这么多年,在所有中东国家中,以色列人最想拉着美国动手,一起去摧毁的,就是伊朗?

就是因为伊朗的工业成体系,而且这种体系还是能自我循环的,不像韩国、日本和蛙岛,看上去工业挺发达,如果它们遭到像曹县或伊朗过去几十年经历过的封锁或制裁,能不崩盘就不错了,老百姓的日子不见得如伊朗,说不定连曹县都不如。

到这里,对伊朗加入上合组织的意义,大家就差不多了解了。

伊朗这国家,别看着除沙漠外,面积似乎不大,人口也不是很多,GDP什么的也不搞,但它就是能成为根钉子,牢牢地钉在西亚这块地盘上,甚至被美国人东西包抄差不多20年,都没能撼动它。

而且历史也不是没给美国机会,比如说之前的鲁哈尼政府,就是伊朗自1979年来最空前亲美的,但美国不但没抓住机会,还在达成核协议后,又单方面撕毁协议,再加码制裁,把人家往死里打,逼得伊朗人只能走向对美更强硬,这又能怪谁呢?

不过没事,美国有个人,说他肯定能扭转乾坤。

谁呢?

顺便说一下:他当年还当着很多人的面说,他不是80岁,而是207岁。

这牛吹得,真没意思。

当年,在《大棋局》这本书中,布热津斯基还说:大家不用太担心,中俄伊联盟这种事,只要我们美国操作得当,这种事出现的概率是“微乎其微”的!

结果呢?

在外交政策经验和基辛格不相上下的拜登操作下,明天,伊朗将会加入上合,布热津斯基预言的美国噩梦,也将开始。

阅读之后,如果觉得本文不错,有一定收获,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便于今后不迷路,感谢大家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土库曼斯坦   美国   基辛格   尼克松   沙特   山脉   伊朗   工业体系   俄罗斯   欧洲   中国   噩梦   沙漠   工业   国家   联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