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来袭,如何预防中暑?如果中暑了怎么办?

7月3日,网传“北京一名导游带团游览途中因中暑去世”。

记者从北京多位导游处了解到,7月2日,一名北京地接导游,在颐和园带团游览时因中暑送医,经抢救无效而离世。

记者多方核实后了解到,此事发生在7月2日,去世导游姓龚,年仅48岁。

据了解,这位龚姓导游此前为专职出境领队,“走北欧线的”。前两年他转接国内团,成为地接导游。

热射病死亡率高达80%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5日起京津冀、黄淮等地高温将再度发展加强,河北中南部、北京、天津、山东北部、河南北部等地日最高气温可达37℃~39℃,局地超过40℃。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迟骋提醒:

出现先兆中暑、轻度中暑一定要及时加以干预,否则症状将持续加重,如发展至热射病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热射病即重度中暑,如抢救不及时死亡率高达70%至80%,但热射病通常不是突然发生的。”

如何预防中暑?

减少外出。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尽可能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尽量选择清晨和傍晚,减少逗留时间。

如在中午出去,可以不时在银行、商场等室内凉爽场所,休息数分钟后继续户外活动。

遮阳避暑。打遮阳伞、戴遮阳帽和遮阳镜,涂抹防晒霜,减少在太阳直射下的户外活动时间。

及时补水。夏日外出时,随身携带运动饮料或淡盐水,及时补充。还可饮用预防中暑的降温饮品,如山楂汤、冰镇西瓜露、绿豆酸梅汤等。

注意饮食健康和卫生。夏季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注意不要吃得太油腻。平时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要酗酒、醉酒。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有慢性疾病以及重病后恢复期及体弱者,要增强防护意识,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如果中暑了怎么办?

一旦自己或有人中暑,先拨打“120”急救电话,然后进行力所能及的现场急救。

搬。停止活动,迅速脱离高温、高湿环境,转移患者至通风阴凉处,尽快除去患者全身衣物。如条件允许,可将患者转移至有空调的房间,建议室温调至16至20摄氏度,让患者躺下,抬高下肢15至30厘米。

量。快速测量体温,最好是核心温度,通常使用直肠温度来反映核心温度。如现场无法测量核心温度,也可测量体表温度(腋温或耳温)做参考。如腋温或耳温不高,不能排除热射病,应每10分钟测量一次或持续监测体温。

擦。用冷水或稀释的酒精帮患者擦身并持续扇风,也可用冷水淋湿的毛巾或冰袋、冰块放在患者头部、颈部、腋窝或大腿根部腹股沟处等大动脉血管部位,帮助患者散热。

补。快速补液。如中暑者清醒,没有恶心呕吐,可喂其喝淡盐水或运动饮料。

天气炎热

大家注意防暑降温

做好防护措施

一图读懂

综合:北京青年、中央气象台

来源: 群众新闻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中央气象台   高温   户外活动   遮阳   北京   测量   导游   患者   温度   核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