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酒门、炫富门”?林妙可“伤仲永”结局的始作俑者,是她母亲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文|西九

编辑|汀洲互娱


2008年,奥运会后台,人群熙熙攘攘。

所有人都忙忙碌碌,为即将到来的开幕式做准备。

作为本场盛会的总导演,张艺谋更是拿着对讲机。

走来走去,协调各方工作。

在开幕式倒计一分钟时,他走到一个身穿红裙子的小女孩面前。

满脸和蔼地问:紧张吗?

对面的小女孩莞尔一笑,脸上丝毫没有紧张的模样。

“不紧张。”

看着小女孩满脸自信、落落大方的样子。

张艺谋心中窃喜,这场开幕式应该是万无一失了。

这个小女孩就是在2008年奥运会上,唱《歌唱祖国》的林妙可。

一场开幕会,她瞬间成为全国炙手可热的童星。

如今奥运会已经过去15年,这位“最强童星”的名字却鲜少听到。

这15年期间,在她身上都发生了什么事呢?

01

奥运会作为国际盛事,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能否争取到奥运会的举办权,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2008年,我国举办奥运会。

这件事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国师”张艺谋,负责开幕式。

其他工作都好说。

就是开幕式上需要一个小女孩演唱《歌唱祖国》。

但由谁来演唱,却是个大问题。

关于这个人选,首先歌要唱得好,其次形象也要好。

毕竟这是国际性的赛事。

小女孩的形象,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中国的形象。

为了选到最合适的人,张艺谋发出公告。

在全国招募演唱者。

林妙可就是在这个时候,走进全国视野的。

林妙可的家庭,是典型的文艺世家。

爷爷是著名的书画大师。

爸爸是北京《法制晚报》的记者。

妈妈刘喆平是大学的艺术教授。

所以,她从小就接受艺术的熏陶。

从四五岁开始,画画班、跳舞班、歌唱班就没断过。

母亲立志要将女儿培养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才女。

林妙可也不负众望。

从小就表现出对艺术的浓厚兴趣。

别的小孩年纪小贪玩,上个兴趣班都极不情愿。

但她每次去兴趣班都非常积极。

各个兴趣班的老师,都夸这个孩子是个艺术的好苗子。

老师们的这些话,更坚定了母亲让她进军演艺圈的想法。

于是,林妙可再长大一些时。

父母就开始为她留意娱乐圈中的一些资源。

有哪需要小演员的,母亲都会第一时间带林妙可前去试镜。

终于,在林妙可8岁这年,迎来了第一次出镜的机会。

母亲刘喆平从朋友那听说,《宽恕》的剧组需要一个小女孩的角色。

目前还没找到合适的。

听到这个消息,刘喆平顿时觉得机会来了。

于是马上回家带着林妙可去剧组试镜。

林妙可灵动可爱的长相,让她一举成功。

成功拿到角色。

之后,她又出演了陶红主演的《春草》。

通过这两部剧,不仅坚定了刘喆平让女儿成为演员的决心。

更激起了林妙可对娱乐圈的兴趣。

所以,2008年,听到张艺谋找演唱者的时候。

母女俩想都没想,就去报名了。

毕竟开幕式可比电视剧有名多了。

到现场之后,林妙可临场发挥能力不错。

歌唱能力和外形都过关。

最终她被选定为在开幕式上演唱的人。

她也凭借开幕会,在全国打开了知名度。

一夜之间,全国人民看着这个可爱的小女孩。

都亲切地叫她“国民闺女”。

但这种追捧没享受两天,舆论就马上逆转。

全国人民都开始骂她心机。

02

原因是当时开幕会的音乐总监陈其钢,在开幕式结束之后。

在采访中提到:

《歌唱祖国》这个节目,其实当时演唱的不是林妙可。

而是另一位小女孩,名字叫杨沛宜。

这下舆论瞬间炸锅了!

台上明明站的是林妙可,怎么突然又说演唱者是杨沛宜呢?

原来林妙可只是站在台上而已,她的话筒是没有声音的。

真正唱歌的是在后台的杨沛宜。

这一切是怎么回事呢?

时间回到选拔人员的时候。

当时和林妙可同台竞争的人中,就有杨沛宜。

杨沛宜的家庭和林妙可比起来,很是不同。

杨沛宜的家庭,对其的教育秉持“自由成长”的理念。

女儿喜欢什么,父母再让其去学。

孩子喜欢在前,父母成全在后。

杨沛宜从小就很喜欢唱歌,也有着一副好嗓子。

她的歌唱实力,与林妙可相比,更胜一筹。

这一点,张艺谋不是听不出来。

但他纠结的点在于,两人的形象。

林妙可的形象,更有优势。

当时的杨沛宜正处于换牙期,一张嘴就能看出来。

在大荧幕上,就会更明显。

所以最后权衡之下,张艺谋就想到了一个办法:

让林妙可上台,然后杨沛宜在后台唱。

这样,就把林妙可的好形象,和杨沛宜的好嗓音。

完美结合在了一起。

表面看起来,这是一个“万全之策”。

但张艺谋只考虑到了开幕式,却没有考虑到这件事对两个小女孩的伤害。

这样不但伤害了杨沛宜幼小的心灵。

明明是自己的声音,鲜花与掌声却都没有自己的份。

甚至全程连自己的名字都未曾出现过。

林妙可也因此被人吐槽:小小年纪就干这种抢功的事,真是心机深重。

从被全国观众喜爱,到被人唾弃。

前后不超过十天。

林妙可在短短时间内,感受到了名利的快感。

也体验到了舆论的可怕。

看了林妙可后面的人生经历,才发现:

奥运会可能是她人生中的最高光时刻了。

因为以后的人生中,她屡陷争议。

舆论从来不曾放过她。

陪酒门、麦霸门、炫富门,一直围绕着她。

03

奥运会之后,不管名声如何。

她实实在在地火了。

俗话说,黑红也是红。

有不少商家都找上门,想请她代言。

她的母亲也借此机会辞掉了学校的工作。

当起了女儿的经纪人,为她接了很多商演。

要说这位母亲,真的是有点“挣钱挣红眼”了。

商演活动,不分类型,通通接下。

其中最离谱的是一个妇科医院的广告。

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站在台上,宣传着所谓的“情趣病房”。

声称能够提高怀孕率,为不孕不育的家庭带来希望。

这很难评!

在林妙可十四岁的时候,网上不知道从哪开始流传一张照片。

上面清楚地写着一些女明星的陪酒价格。

其中,赫然写着林妙可的名字。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不明真相的网友,也不会去查明真相。

随即就开始对林妙可进行人身攻击。

造谣一张嘴,辟谣可不容易。

尤其是这种子虚乌有的事,更是难以证明。

所以这种流言至今都困扰着林妙可。

2010年,林妙可受邀参加春晚。

在这种盛事上,她又一次翻车了。

她的节目和之前一样,是一个歌唱节目。

舞台上,她的身边站着一位老艺术家。

在演唱过程中,她没有及时把麦克风递给身边的老艺术家。

从头唱到尾,被指“麦霸”。

说她为了多获得镜头,真是煞费苦心。

可以说,自她八岁在奥运会上亮相以来。

争议从未断过。

长大之后,她也被批评不好好学习。

北电、中戏、上戏,一个也没考上。

最后上了一个南京艺术学院。

成年后的林妙可,又被指责炫富。

她和朋友出去玩的照片,动辄敞篷豪车。

当年爆火的她,确实赚了一笔。

成年之后,虽然没有太多资源,但也拍了一些剧。

按照现在娱乐圈的收入来看,她确实不缺钱。

但不可否认的是,她在娱乐圈,确实快要待不下去了。

曾经引以为傲的唱歌,现在功力不如当年。

演技也拿不出手。

从最强童星到现在泯然众人,难道童星都逃不过“伤仲永”的结局吗?

其实,她落得如今这般境地,和她母亲息息相关。

04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林妙可的母亲,就是太为她“计算”了。

当年她一夜爆火,她的母亲只看到了女儿身上的商业价值。

却完全不为她以后考虑。

给她接活动,甚至影响正常的上学。

在年幼的林妙可心里:赚钱比上学重要。

这个理念已经深植于心。

这可能也是她频频落选中戏、上戏的原因。

她的母亲主动请缨,成为经纪人。

但术业有专攻,母亲毕竟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个行业。

所以,也是因为如此,林妙可的公关一直是一塌糊涂。

但凡有什么脏水扑过来,她们只能全盘接受。

相比于林妙可的父母。

当年的另一位女孩——杨沛宜的父母,就显得明智了很多。

在奥运会上遭遇了不公平对待之后,她们教育孩子平常心对待。

当时也有很多记者去采访杨沛宜的家长,甚至想请她做广告。

但统统被拒绝了。

奥运会风波过后,杨沛宜继续回去上学。

同时也继续学习唱歌。

事实证明,无论是学习,还是唱歌。

现在的杨沛宜都远超林妙可。

杨沛宜2019年参加全美经济学挑战赛,以满分的成绩获得第一名。

献唱主题曲《别看我只是一只羊》。

发表个人专辑,组建乐队,活得潇洒自在。

结语

人的命运,可能在一念之间,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张艺谋的决定,是否真的改变了两个女孩的命运?

可以确定的是,太急功近利的人,很难走得长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母亲   童星   始作俑者   演唱者   开幕式   舆论   台上   奥运会   小女孩   当年   结局   女儿   兴趣   父母   形象   家庭   艺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