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遇,以数字经济助力高质量发展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数字经济、中华文明、数据安全、文化建设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薛英杰、屈满学:抓住机遇,以数字经济助力高质量发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后薛英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屈满学认为,数字经济在助力高质量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和挑战不容忽视。以数字经济助力高质量发展,必须抓住数字时代发展的历史机遇,积极应对关键领域创新能力不足导致核心技术升级困难、数字化发展不平衡与数字鸿沟问题等一系列挑战,寻找数字经济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最优路径。首先,要坚持创新驱动,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基础研究领域人才培养和经费投入,建立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的评价机制。健全分配制度,完善创新激励政策。优化企业融资模式,完善重大项目容错机制。其次,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公平竞争监管制度,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监管体系,及时纠正和规范发展过程中损害群众利益、妨碍公平竞争的行为和做法。提高监管技术,覆盖监管盲区,着力打造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监管系统。加强数据安全技术研究,促进数据安全开发利用。最后,要解决数据开发利用分歧,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加快建设5G网络、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基础设施,推动数字化产业进程,打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息通道,从顶层设计上着力解决数据流通涉及的相关问题,促进数字资源全方位流动。鼓励社会力量充分挖掘数字资源隐藏的潜在价值,推动数据价值产品化、服务化,促进数据、技术、场景深度融合。利用数字化手段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改造。

摘编自《光明日报》

胡德坤表示,今天的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中华民族和平、和睦、和谐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从“天下一家”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当前,面对“世界向何处去、人类怎么办”的时代之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建设更加美好世界提供中国方案,也是对“天下一家”天下观的传承发展,已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从“天下大同”到为世界谋大同,中国始终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2013年至2021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8.6%。同时,我国认真履行国际义务,积极做好对外援助工作。新冠疫情期间,我们发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援助时间最集中、涉及范围最广的紧急人道主义行动,为全球疫情防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此外,我国一直努力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积极回馈国际大家庭。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为各国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带来实惠。从“协和万邦”到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始终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作为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我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既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又秉持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原则,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人民日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左晓栋认为,数据安全已成为事关国家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需要认识到,数据安全已处于国与国对抗斗争的前沿阵地。数据是国家的战略资源,围绕数据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十分激烈。由于美西方国家多年持续围绕数据安全向中国“泼脏水”,我们的国际环境不容乐观,中国企业在海外面临极大挑战。数据安全问题也上升到了外交最高对话层面。国家安全体系中,任何一个安全都离不开数据安全。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众多,但唯有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网络安全是整体的而不是割裂的,数据安全也具有这样的特点,而且更加突出。同时,数据已经成为新生产要素,数据安全决定其要素作用能否发挥。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背景下,数字经济成为撬动经济增长的新杠杆,成为各国提振经济的重要方向,各国都在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明晰的权属和有序的流动,是生产要素的本质要求和前提条件。但恰恰在这一问题上,实践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突破。当前,我国已初步完成数据安全顶层设计,基本建立政策法规体系。要通过探索党管数据体制机制,引领平台监管正确方向,创新数据安全执法手段,将数据要素开发利用工作与数据安全基本制度紧密结合等方式,进一步加强数据安全相关工作。

摘编自《北京日报》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昊楠表示,进入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不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要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厚植正气。在新征程上,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思维方式、民族心理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以鲜明的中国特色,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开辟出为人民所接受、认同、喜爱的新理论。用新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在守正创新中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人民精神境界;要更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培根铸魂。必须持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世界文化相融通,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提供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精神动力;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凝心聚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民自身的行为准则和精神追求;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效赋能。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活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提供精神食粮。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光明网记者 王晓秋整理)

来源: 光明网-理论频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助力   数字   经济   中华   中国   精神   时代   数据   国际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