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胸口惊现密室,意外挖出神秘碑文,专家:被骗了1200年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 三旬后的理想

编辑 |三旬后的理想

1962年,政府在修缮文物中发现,乐山大佛右耳中竟暗藏一个密室。普通游客只能见其表面,却看不到心脏中开出的洞天。

如果不是机缘巧合的修复工作,深藏1200年的秘密何时才能被揭开,这其中又暗藏什么玄机?

在四川省乐山市,大渡河、岷江和青衣江的汇流之地,水势凶猛,波涛涌动。自古以来,不少渡江之人丧命于此。

尤其是到了汛期,汹涌的河水掀起几米高的水浪,使得百姓惶恐万分。纷纷传言河中有某种邪祟,专门来夺人性命。

当时佛教盛行,武则天想要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只能通过佛教的加持,冲淡百姓对男尊女卑的固有认知。

一个云游天下的和尚经过此地,看到旁边的凌云山静谧空幽,是修行的绝佳之地,就在此搭建了一座陋室。

和尚名为海通,原本是贵州人。12岁出家,是高僧慧净的高徒。

看到来往的百姓深受水灾的危害,海通认为河中一定有水怪在作祟。要想彻底镇住妖魔,还要借助佛祖的法力。

于是,修建佛像的构想诞生了。

弥勒佛是海通的第一选择,因为在出家人眼中,弥勒出世即代表“国泰民安”,弥勒佛是一个代表光明和幸福的神佛,正好可以压制水中的河怪。

在对周边的石壁充分进行考量之后,他终于找了一个适于开凿佛像的平整山壁

修建这么大的佛像,需要巨大的钱财和人力资源,海通就每天早出晚归的去化缘。在化缘的间隙,还要动员周边的百姓加入建设之中。

经过艰苦的前期准备,唐玄宗开元初年,这项浩大的工程终于开始了。

无数的匠人就住在山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凿一凿每天敲击着凌云山的石壁。设计完稿后,海通为表明心迹,自剜双目。

在大佛建设到肩膀的时候,海通和尚却因为终年的劳累,圆寂于此。他没有看到乐山大佛的宏伟样貌,却将生命永远留在大佛脚下。

徒弟们为了完成海通和尚的遗愿,扛起这项工程的大任,带领群众继续建设。但渐渐的,巨大的花费让工程一度陷入停滞。

他的徒弟们四处筹款化缘,仍然难以支撑。

后来,剑南西川节度使听闻这一消息拿出一年的俸禄,资助大佛的建设。大佛沿山壁而建,工程量非常庞大,修建到膝盖位置时,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的俸金已难以支撑。

当工程再一次尴尬的即将停滞之时,不知消息怎样传到了朝廷的耳中。大佛的建设是为庇佑一方百姓平安,朝廷自然愿意出钱支持。

于是,朝廷拨了一部分税款给乐山大佛工程的建设,时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的韦皋同样愿意拿出一部分的俸禄,捐赠给乐山大佛工程的建设。

这样,到唐德宗时期,整个项目才得以顺利完成,历时几十载。

这座佛像依山林而建,虽然是雕刻建筑,但更是山体本身。通体高71米,在凿刻过程中,跌落而下的沙石落入河水之中,平息了汹涌澎湃的浪花。

大佛建成之后,河水的肆虐程度确实不比从前。现在这里已经发展成为著名的景区,前来参拜、祈求平安的人络绎不绝。

双手抚膝,庄严肃穆的大佛与高山齐平,体态匀称受到中外人士的瞻仰。

每每遇到下雨天,大佛都会流下“眼泪”,让世人惊叹不已。还有人说,当灾难来临之际,可以看到大佛的眼睛默默闭起,然后缓缓地流出泪水。

神秘的传说此起彼伏,尤其是大佛中藏有宝藏的说法,更是让无数人前赴后继的来到这里探寻。

数千年来,攀登断壁残垣的人,有的无功而返,有的甚至在半路跌了性命,关于宝藏的却从未间断。

历朝历代 ,圣明君主都会对这座佛像进行修缮,以祈求他能保四方平安。这些年的修缮中,也从未听到过关于密室、宝藏的传闻。

直到1962年,历经战火的乐山大佛迎来了新中国的文物修复专家团,对他进行了细致的逐一排查 ,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

大佛的右耳耳垂内测,竟然有一个惊人的洞口。右耳并不是石头开凿而成,而是木制的材料嵌合在上面。

从小洞口进去,这里是一个非常小的密室,但是密室中除了木头和泥灰,什么都没有。

正常的暗格,有小密室基本就预示着,有一条路可以通往更大的密室。

在勘探到大佛胸部的时候,竟然看到这里有隐约可见的缝隙。拿来专业的设备仔细检查,发现心脏的位置竟然哟一个封闭的洞口,上面还有开凿过的痕迹。

这不会就是传说中的“藏经洞”吧,科研人员纷纷屏息凝神的观测。普通的暗阁都在背部隐蔽的位置,乐山大佛竟然一改常态开在心脏位置,果然不同寻常。

文物局的专家们全副武装,并请来相关的文物专家,开始了这个洞穴的探秘工作。

暗室的封门石打开之后,专家们大失所望,里面什么都没有。所谓的金银财宝被地上的“废铁和铅皮”所取代,除此之外,空空如也。

现场的残留物专家进行了检测 ,留存的时间应该不远,很可能来自于清朝末年

还有人提出,这些破铁的前身很可能是鎏金铜壶,某个朝代修缮时留下的财物或者百姓的废弃物。

文物局的专家们并不罢休,开了这么大的洞穴,怎么可能什么宝物都没有。继续研究,竟然发现原来宝物就是他们进来时,打开的那扇门。

门上赫然刻着几个大字“天宁阁纪事碑”。

经过查阅和研究发现,乐山大佛外面在宋朝时候建立了一座阁楼,目的是为了保护大佛不受风雨的侵蚀,可以保留完整,为后世留下财富。

据记载,传闻中的阁楼高13层,气势恢宏,由珍稀的楠木大橡制作而成。

阁楼名叫天宁阁,但是在朝代更替的战乱中被损害,之后一直没有被修缮。只有这座石碑保留了下来,见证着历史上这座阁楼曾经存在。

不少专家称,这些洞穴中很可能是存在宝藏的,但是在长期无人看管的情况下,宝物已经被窃取殆尽。

还有关于吧大佛在灾难中留下眼泪的传闻,专家们也给出了答案。

虽然佛像修建于几千年前,但是其中的排水系统非常完善。包括在耳朵处都有能看见许多用于排水的洞穴。

乐山四季降水十分充沛,山体常年十分潮湿,为了避免大佛受到雨水的猛烈冲刷,设计者在其中设置了排水渠。

除此之外,头部位置还有精妙的通风系统和隔湿装备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空气中开始出现大量的化石材料,这些物质据有很强的腐蚀性,对佛像造成不小的伤害。

大佛多处出现裂痕,尤其是在眼睛的位置。就算是有再精妙的排水系统,也抵挡不住日复一日的侵蚀。

眼角处本身就比较脆弱,在各种含有化学物质的雨水冲刷下,内部凝结的水就从裂缝中留下来,形成了我们眼中的“泪水”。

专家还发现,乐山大佛的设计者为了使水不流向面部,头发和袈裟的纹路都采用了精妙的曲线,使得汇集的雨水从各部分流向山川湖泊。

直到那时,乐山大佛的神秘面纱才被完全揭开。

传说中的种种故事,我们不再去深究求证。古人的智慧和精神,让人折服。

现在的乐山大佛,已成为国家5A级景区,来往的游客络绎不绝,这是中国古老工匠精神的生动体现,更是五千年文明的优秀成果。

佛像的旁边,修建了九曲栈道,供游客近距离的感受,来自千百年前的古人智慧,并将其化成自己的精神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密室   大佛   专家   节度使   碑文   挖出   佛像   洞穴   阁楼   胸口   意外   神秘   位置   百姓   工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