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掰弯的电池、元宇宙疗法……来围观全球“2023十大新兴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场景

柔性电池、植物可穿戴、柔性脑机接口……近日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2023年十大新兴技术报告》,预计这些技术有望在三到五年内得到大规模应用。快来看看我国在相关领域有哪些应用和研究进展?

2023年的十大新兴技术包括:

1️⃣柔性电池;2️⃣生成式人工智能;3️⃣可持续航空燃料;4️⃣工程噬菌体;5️⃣改善心理健康的元宇宙;6️⃣可穿戴植物传感器;7️⃣空间组学;8️⃣柔性神经电子学;9️⃣可持续计算;人工智能辅助医疗

我国应用和研究进展:

1、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的科研团队成功开发柔性单晶硅太阳电池,成果在《自然》(Nature)杂志发表,被选为当期封面。

2、我国正加速 AIGC赋能千行百业,AIGC产品进入全面爆发期。

3、我国“十四五”民航绿色发展规划提出力争到 2025 年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累计消费量达到5 万吨。

4、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科研团队开发了新的“跳板”宿主辅助的噬菌体基因工程技术,实现对天然噬菌体基因组的精准编辑。

5、杭州心景科技已建立了二十多个VR临床应用研发中心,其研发的数字疗法“DTx训练系统”已在全国近百家三甲医院作为精神辅助疗法投入使用。

6、浙江大学科研人员开发了一款基于自适应绕组应变(AWS)传感器的植物集成可穿戴系统(IPWS),可用于植物脉搏监测。

7、中科院深圳先进究院科研人员近期在国际期刊《GigaScience》杂志发表研究成果,利用全新多模态融合方法划分质谱成像数据感兴趣区域,核心代码与数据将开源共享。

8、脑虎科技首席科学家陶虎发明的“基于蚕丝蛋白的自适应柔性光电子神经探针”的新一代植入式脑机接口避免了马斯克的脑计算公司Neuralink需借助微针植入可能造成的脑内出血问题。

9、加速“东数西算”工程、可持续计算基础设施及云计算技术平台。

10、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发布了全球首个医疗多模态基础模型群“OpenMEDLab浦医”,将于近期逐步开源。

✨世界经济论坛《十大新兴技术报告》自发布以来成功预测了许多起初鲜为人知但随后对全球产生深远影响的技术。科学和商业的碰撞,将为全球各行各业提供更多可能。今年高交会也将继续助力新兴技术的产业化落地,让科技之美融入日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噬菌体   技术   研究进展   人工智能   可持续   柔性   穿戴   深圳   中国   疗法   宇宙   场景   电池   植物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