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战国时期最具风采的刺客荆轲

公元前227年,燕国易水边,一位义士高声吟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他的声音苍凉悲壮而又慷慨激昂。

荆轲

这位义士就是即将出发去秦国刺杀秦王的荆轲。他是战国时期卫国人,好读书击剑,是一位慷慨侠义之人。后来他游历到燕国,经田光推荐结识了太子丹,太子丹把他奉为上宾,荆轲深感其恩。

燕太子丹

战国末期,秦国在秦王嬴政的统治下,日益强盛。公元前228年,秦国攻破赵国首都邯郸,俘虏了赵王迁之后,兵锋直指燕国的南部边界,燕国的太子丹非常震惊,惧怕秦国来犯,于是他决定派荆轲入秦行刺秦王。

荆轲和太子丹说出了自己的主意,他打算带着秦国叛将樊於期的头颅和燕国督亢地区(燕国非常富裕的地区)的地图去秦国进献给秦王,让秦王看督亢地图,伺机刺杀他。但是太子丹不忍心杀投奔自己的樊於期。荆轲就自己去见樊於期,告诉他实情。樊於期也是一个非常讲义气的人,为了报答太子丹,也为了给自己家人复仇,他毫不犹豫地自杀了,成全了荆轲的刺杀计划。

樊於期

公元前227年,荆轲准备停当,打算去秦国行刺秦王。太子丹专门给他找了一个助手秦舞阳。据说秦舞阳是一个非常凶狠勇猛的人,十二岁就杀过人。一切准备就绪,荆轲就和秦舞阳一起带着燕国督亢地图和樊於期的头,出发去秦国行刺。临行前,太子丹、高渐离等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荆轲慷慨高歌的那一幕。

秦舞阳

荆轲和秦舞阳到了秦国之后,求见秦王,秦王在咸阳宫隆重接见了他们。秦舞阳虽然凶狠,但是并未见过大场面,在秦王威仪下,瑟瑟发抖,几乎坏了行刺大事。荆轲向秦王做了解释,说秦舞阳是乡野之人,没有见过天子威严,所以紧张害怕。 在荆轲解释后,秦王终于愿意近距离接见他们。

在交验樊於期头颅之后,荆轲向秦王献督亢地图,那用来刺杀秦王的浸了剧毒的匕首就藏在地图里。地图完全展开时匕首就露了出来,此时荆轲立刻左手拉住秦王衣袖,右手拿起匕首刺向秦王,秦王很机警,挣断衣袖躲开了,荆轲没刺中。双方在朝堂上绕柱追逐,最后荆轲受到秦国大臣干扰,被秦王拔剑砍成重伤。这时,荆轲自知行刺失败,但是他没有畏惧和退缩,而是靠着柱子大笑,怒骂秦国的不义,慷慨赴死。而秦舞阳早就吓得脸色苍白,最后也未能逃脱一死。

荆轲刺秦王

荆轲刺秦王虽然失败,但这并没影响他的名声。他一心报答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燕太子丹,可以说是“士为知己者死”的典范。唐代诗人骆宾王曾经写过一首诗《于易水送别》:“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这是一首送别诗,也是一首咏史诗,我们从中不难看出骆宾王对荆轲刺秦王那段历史感慨万千,对荆轲的悲壮之举甚为钦佩。因此,我们可以说荆轲是战国时期最具风采的刺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舞阳   秦国   秦王   易水   公元前   匕首   刺客   悲壮   慷慨   太子   战国时期   风采   今日   地图   昔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