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疾控中心发布7月份健康防病提示

七月,天气炎热,各种细菌和病毒繁殖活跃,广大市民需重点关注食源性疾病和高温中暑。随着暑期到来,外出游玩时,家长们也要警惕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的发生。此外,新冠病毒感染疫情进入新的阶段,新冠病毒并不会立刻消失,市民朋友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做好个人防护。

1、新冠病毒感染

目前德州市新冠疫情已进入下降期,但是周报告病例数仍未降至第二波高峰前最低水平,德州市疾控中心提醒大家做好疫情防控不松懈,要继续保持良好的个人防护习惯。

健康提示:

无论您是否“阳过”,都需要继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聚集、常消毒、保持1米社交距离,有效保护自己避免再度感染。

建议老人、体弱人群及儿童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流通不畅的地方。保持室内环境通风,可有效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

接种新冠疫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重症和死亡的发生,如您尚未感染或已感染过但未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基础免疫,建议在没有接种禁忌症的情况下,符合条件者尽早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符合接种条件的60岁以上人群,应尽快完成全程接种并接种加强针。

如果不幸中招,也不用过于担心,目前大多数感染者为轻症,治疗方式主要是合理休息、合理营养和合理用药,老年人、儿童或基础性疾病患者、应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必要时及时就诊。

2、食源性疾病

进入夏天,气温的升高为细菌增殖创造了条件,食物更容易腐烂变质,各种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也在夏季频发。

健康提示: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接触食品前要洗手,餐具定期消毒。

注意防虫、防鼠,加强对粪便、垃圾和污水的卫生管理。

注意厨房和饮食卫生,做饭做菜时砧板做到生熟分开;不吃未彻底煮熟的食物,不喝不干净的生水。外出就餐时,一定要注意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饭店或餐厅,尽量避免食用生冷、半生的海产品、水产品等食物。

饭店、食堂等从业人员如发生腹泻、呕吐或其他传染性疾病时,应暂时离岗。

3、防止高温中暑

高温中暑是一种热平衡或水盐代谢紊乱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由于人体大量出汗,水分丧失,导致电解质丢失,循环血量减少致使出现头痛、头昏、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脉率增快、血压下降、皮肤湿冷等早期周围循环衰竭表现。严重者可能出现昏厥、昏迷、虚脱或休克表现。

高危人群主要是高温作业者。体质较弱或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儿童、孕妇等,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的室外工作者。

健康提示:

重视防暑降温,尤其高温下作业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补充含盐的水分,工作场所要加强通风降温,调整作息时间等。

年老体弱多病者要注意房间通风降温,劳逸结合,补充水分和营养等。

上班族应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生活节奏,办公场所和家庭使用空调时,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5-27℃,相对湿度在50-60%;平时注意定期开窗通风,以防感冒发生。

4、防止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

暑期是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的高发期,家长的疏忽大意容易导致意外的发生。儿童青少年伤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有跌倒/跌落、道路交通事故和烧烫伤等。此外,夏季和暑期也是儿童青少年溺水的高发季节。暑假期间,孩子独自居家以及外出游玩较多,要特别关注孩子的居家安全、道路安全,预防溺水等事项。

健康提示:

培养孩子自我保护意识,树立安全的行为习惯,学习自救技能。排查居室安全,为孩子营造安全的环境。

家长应做好监护,尽量避免未成年儿童独自在家,可多陪伴儿童外出。不能陪伴孩子外出时,家长应与孩子保持联络,了解孩子行程动向。

教导孩子不要去危险的地方、不做危险的行为。例如,不去未开发的景区探险,不在无人看护的河流、池塘或水库游泳,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不闯红灯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德州市   提示   疫情   疫苗   高温   青少年   疾病   病毒   发生   儿童   孩子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