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传来愤怒消息,美国终于阴谋得逞!中国出了个“败家子”!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 书生taik

编辑 | 书生taik

前言

近期,台湾地区的芯片行业传来了一个不容乐观的消息。据说,台积电在搬去美国建厂之后,遇到了重重阻碍,甚至还让美国人阴谋得逞,给其贴上了“败家子”的标签,给中国的高端芯片产业在海外丢了人。

那么,台积电原本在当地发展的好好的,为什么要“漂洋过海”去美国建厂呢?他们在大洋彼岸又具体遇到了美国人制造的那些困难呢?

台积电厂房建造的三大“水土不服”

2020年的时候,台积电就宣布了自己前往美国建厂的计划,目标地点是亚利桑那州,而这座厂区将会是一座制造厂,台积电对其十分看重,甚至计划要投入超过百亿资金的大手笔。

对于该厂区的建造,台积电原本的计划是要在2024年的时候建造完成,并投入生产。到去年的时候,台积电又宣布,要继续在亚利桑那州建造2期厂房,看上去仿佛是一派红红火火的迹象,但是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无论是一期正在建造的厂房,还是二期计划建造的晶圆厂,对于台积电而言,都需要面临来到美国后三大“水土不服”因素的窘境。

首先,第一个“水土不服”体现在员工招聘上。大家都知道,无论是多么大型的企业,最能体现竞争实力的,不是把厂房建的多么宏伟大气、尽善尽美,而是要有一批强大、负责、有活力的行业人才,这些人才可以看作是企业的“血液”。而来到美国的台积电,却很难招聘到充足、高质量的心血。

究其原因的话,其实问题主要还是出在新在待遇方面。台积电之所以能在我国的台湾地区发展的顺风顺水,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管是台湾地区,还是大陆,都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招聘工作的开展并非难事,而且年轻有为的工程师大有人在,并不需要开出特别高昂的薪资就能招揽一大批人才来到麾下。

可是,美国的人才市场却并不是这么一回事。首先,美国的劳动力资源并没有我国国内那么丰厚,所谓物以稀为贵,台积电来到美国之后的招聘成本自然也就上去了。

另外,台积电能够开出的薪资在美国也不是很够看,尤其是在尖端工程师领域,美国的大厂能够开出超过三十万美金的年薪,而台积电在美国建造的厂区,给工程的待遇,年薪平均下来还不到十万美金,薪资差了三倍不止,可想而知这个招聘得是多么艰难

台积电来到美国的第二大“水土不服”,体现在厂区的建设上面。在亚利桑那州,建造工人的数量并没有台湾地区那么充足,在工作时也没有那么能吃苦。这就导致厂区建设的效率很低,但是虽然效率降下去了,人工成本却一点也没有改变,甚至比起在台湾地区的时候,台积电还得支付更多报酬给美国的建筑工人。

而且,要建造这样充满高新科技的芯片厂区,可不是简简单单的用水泥盖房子那么简单。许多尖端设备对工作室都是有要求的,比如有些要求无尘,有些则要求线路安装要提前做好准备等等。在这样的高标准之下,想要在美国找到大批合格的建造工人,也并没有在台湾地区的时候那么容易。

台积电为此也是伤透了脑筋,甚至还开始计划从台湾地区,带一批人数数百名的工人团队过去进行建设,毕竟还是自己人用起来比较顺手嘛。但是,想要实现这件事,需要申请的手续也很繁琐,可能还得过段时间,这批工人才能来到美国,加快台积电美国厂区的建设

(宣布建厂一年多后的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

台积电来到美国的第三大水土不服,则体现在企业文化和管理上。大家都知道,在台湾地区的时候,员工其实也是挺“卷”的,各种加班都是常态。可是,来到美国之后,想要让当地招聘来的员工也认同这种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对此,台积电显然并不打算“入乡随俗”,其董事长甚至还在不久前宣称:“抗拒值班的人,不要来我们这个产业。”

此言一出,并没有让美国的员工做好心理准备,从心底接受这种工作制度,反而招致了不少人的反感,甚至让不少当地的员工打起了“退堂鼓”。

那么,既然在来到美国之后,有这么多不方便的地方,台积电又为何非得“漂洋过海”的来到这里建厂呢?

台积电赴美的双重因素

其实,台积电来到美国建厂,有这么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来自于美国之前开出的“诱惑”,另一方面来自于台积电想要对原本的局限做一些改变和突破。

先来讲讲美国方面的影响,近年来,美国对于半导体这个行业可谓是越来越看重,但是这个行业对于美国而言,算得上一个短板。所以,美国为了加强自己的科技竞争力,就动起了吸引全世界的半导体大厂来到美国建厂的心思,其中台积电也属于是比较早被美国盯上的企业。

为了“诱惑”这些大厂来到美国建厂,美国还开出了非常诱人的条件,比如美国的拜登政府,曾经推出了《芯片与科技法案》,提出要砸钱五百多亿作为补贴。这样的巨额补贴,让台积电也是感到十分心动。

第二个因素,则是台积电原本就面临一些挑战和自身的局限,他们或许是想要用去美国建厂的方式打破现状。

首先是在竞争上,虽然台积电在台湾地区的规模很大,几乎是台湾地区首屈一指的半导体行业,但是业内其他制造商也在不断进步和崛起,给台积电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尤其是大陆的半导体企业,在近年来可谓是突飞猛进,取得的进步和成果让全世界十分瞩目,台积电对此难免会感到越来越大的压力。

另外,台积电原本位于我国的台湾地区,难免会受到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国际上的关系变化,可能也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在这诸多因素的影响之下,台积电还是没能抵挡住美国的诱惑,下了这样一步赴美建厂的大棋。那么,这步棋的结果到底如何呢?

一步错棋,反让美国“阴谋得逞”

就目前来看,台积电的这一步来到美国建厂的大棋,并没有取得他们理想中的效果,反而是让美国达成了他们的目标。

首先,就是美国之前说的那笔超过五百亿的巨额补贴。台积电在来到当地之后才知道,想拿到这笔补贴没那么容易,美国还在后来增添了许多比较苛刻的细节。

比如,台积电来到美国建厂,所获得的利润,不能自己独自占有,还得分给美国一部分;另外,台积电的技术上的一些数据,也得向美国公开。对于一家半导体技术大厂而言,这样的条款几乎算是动到了台积电的“命脉”,台积电这才知知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这笔补贴虽然优厚,但是想要拿到手实在是千难万难,如果拿不到手的话,又跟井中捞月有什么区别呢。

可是事已至此,台积电也没有回头的魄力了。但是他们的妥协也没有换来更好的结果。最终,这笔巨额补贴中的绝大部分都被其他企业拿走了,尤其是美国本土的英特尔等大厂。而留给台积电的,仅仅只有39亿美元。

有的朋友可能会觉得39亿美元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了吧?可是,当你知道台积电在美国建厂的花费时就不会这么想了,最初台积电计划在美国建厂的投资是120亿,可是一步步走下来,实际的花费恐怕得三四百亿不止。这下子,可真是得不偿失了。

如果只是多花点钱也就罢了,来到美国之后,出现的人才流失,更是让台积电无可挽回的损失。

据说,台积电在去美国之前曾经带了大约三百位技术人才一同赴美,而能够让这些人才选择背井离乡的原因是,台积电开出了十分优渥的待遇,甚至做出了薪资翻一番的承诺。

可是,到了美国之后的现实却跟美好的构想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建厂困难重重,招聘新人也是难以奏效,甚至还要面临其他美国本土企业的“挖墙脚”,这一切的难题,让台积电几乎陷入了一个“无底洞”,只能不停的投入成本硬填,最终的效果还很不理想。

台积电一步步陷入了窘境,美国的目标反而是得逞了,他们既能瓜分台积电美国厂区的利润,还能获得和利用其高精技术。而且,美国本地的产业还能更好的跟台积电展开人才竞争、订单竞争。

面对台积电这样尴尬的前景,有人做出预测,称台积电的美国厂区如果继续维持这样的状态,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可能还会损失几百亿美元,实在是很“败家”呢。

台积电该如何“破局”

台积电赴美建厂的“大棋”已经下成了一步“破棋”,如果任由发展下去,说不定将来还会成为一步“死棋”,那么台积电究竟应该如何打破这个尴尬的局面呢?

其实,台积电在经历了美国方面的这一系列操作之后,也应该认清他们的真实意图,并且明白只有加强和大陆的合作,才是让自身获得长足发展的基石。在这里吗,就不得不提到大陆的半导体行业优越的发展前景了。

近年来,大陆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帮扶补贴的政策,来加强我们自己的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能力、创新能力、自主科研能力。

在这一领域,无论是科研机构还是相关企业,乃至于一些高校,都称得上是群策群力,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让大陆整体的半导体科技水平与世界顶尖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小,可见,相比于美国放出的优厚条件的噱头,中国的半导体行业稳扎稳打的进步和不断向好的前景才是真正值得关注和看好的。

台湾地区作为中国的一部分,台积电实在是没有必要舍近求远跑到美国去寻求发展,留在中国,能享受到的帮助和支持,想必是更加实际的,面临的机遇也会更多,风险也会更小。

结语:

台积电原本是我国的台湾地区的高端企业,是当地老百姓的骄傲。但是现在却因为一时的贪心和被利益的蒙蔽,跑到了美国建厂,结果反而得不偿失,甚至还因此被台湾地区当地的媒体冠以“败家”之名,实在是让人叹息

其实,作为一家大厂,台积电在赴美之前就应该做好各种各样的风险评估,不该这么贸然的做出决策,最终陷入一个成本无限流失的“无底洞”。也许台积电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只是当初对美国送出的“诱惑”,考虑的太过简单和乐观了吧。

台积电用自己的真实经历,给了其他企业警醒: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尤其是对于美国送出的“糖衣炮弹”,更是应该小心慎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亚利桑那州   美国   中国   台湾地区   败家子   水土不服   台湾   厂区   薪资   半导体   阴谋   愤怒   因素   员工   消息   大陆   计划   人才   行业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