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风琴:承厚德仁术 传中医薪火

三秦都市报-秦闻讯(记者 文/王娇莉 图/阮班慧)时钟的指针指向下午五点,西安大兴医院肝病专家门诊的房门又一次被推开了,“高医生,我错过了挂号的时间,今天还能帮我看病吗?”“我给你写个条子,你拿到一楼挂号去,我在这儿等你”。

高风琴是中医肝病界的佼佼者,去年3月退休后,返聘到了西安大兴医院,加班加点便成了家常便饭,“还有病人呢,医生怎么能下班”,高风琴对记者如是说。打开西安大兴医院的微信公众号,患者给高风琴送上的是清一色的好评:平易近人、和善,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怀仁爱之善心,行悬壶济世之大善……

岐黄之道,至精至微。高风琴在这条“道”上究竟走了有多久、有多远。

命中结缘 10岁立志做中医

仲夏时节,万物方盛。

在肝病专家门诊的诊室里,高风琴正在聚精会神地看诊患者,她一边专注号脉一边耐心地询问病史,详细地与患者交流病情。高风琴是出了名的看病“慢”,“很多患者远道慕名而来,非常不容易,也是对我们的信赖,所以我一定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因,也要详细地告知患者如何改善,让患者知其源,明其理。我希望尽量让每一个患者少花时间、少花钱,尽早得到治疗。”

这么朴素的一个愿望其实是在高风琴10岁时种下的一颗种子。

10岁那年,父亲生病,一家人四处求医,父亲最终仍不幸离世。那时候,高风琴就发现村里有人生病,中医大夫开几副中药,花钱不多就能药到病除。这让她深感震撼,思索很久,她暗下决心,立志长大要做一名中医,要治愈像父亲一样的患者。“成为中医似乎是一个从小就做好的决定”,高风琴感慨地说。

1985年,高风琴如愿考上了陕西中医学院,从此开启了和中医打交道的30余载。

路漫漫其修远兮。中医学博大精深,文化源远流长,被称为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想掌握这门学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第一次接触中医,高风琴“一脸懵”。 古文、繁体字、阴阳……晦涩、抽象、难懂的中医药学太过陌生,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从认字开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医是讲究童子功的,为夯实自己的基础,高风琴每天早上6点起床,教室、图书馆、宿舍、食堂,四点一线;跑步、背方子、吃饭、上课,千篇一律。没有社交、没有娱乐,高风琴一头扎进中医的世界,学经典、读名篇,日夜研学中医古籍,自得其乐的生活占据了她整个大学时期。“学习中医的过程枯燥又有趣,开始的时候觉得背《黄帝内经》《伤寒论》十分晦涩,随着慢慢地深入了解,终于有了茅塞顿开的感觉。”

长期勤学古方、博采众长,悟本求真、知新达变。就这样不断挑战自我,高风琴的专业知识日渐丰厚。

10岁时种下的那颗种子终于发芽、花开,毕业时,高风琴以年级第一的成绩进入陕西省中医医院工作。

得遇良师 30余载上下求索

提起肝病,人们并不陌生。在很长时间里,我国是病毒性肝炎大国,其中以乙肝为主。三十多年前,听到“肝病”,大家都会躲着走。

然而,缘分使然,刚进医院,高风琴就遇到中医肝病领军人物成冬生教授组建中医肝病科。很早她就慕名成冬生教授,便自告奋勇报了名。从此,跟着成教授上门诊、管病人、做研究、写文章。老师 “望闻问切”,她就站在旁边细心地看;老师开的方子,她捧回家仔细揣摩。跟师侍诊,耳提面授,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深深地印在了高风琴心里。

“我觉得此生最幸运的事,是遇到了如父亲般的师父,除了教我医术之外,生活、工作中也一直保护我、不断鞭策我。”上门诊时,师父会时不时抛个问题给高风琴,回答不上来,从不留情面,当着患者的面就批评。高风琴是个要强的人,只有加倍努力才能跟上师父的节奏,每天下班,她都会根据笔记,不断体会、分析、总结。即便到现今,高风琴还时不时找师父请教,“中医博大精深,我要向师父学习的还有很多。”

中医大多都是繁体字,以古文居多,高风琴就用通俗易懂的话写出来,拿给师父看,成冬生教授看完,只说了一句话,却给了高风琴莫大的鼓舞和肯定:“你写的,就是我想表达的。”

望闻问切,妙手回春;传承是根,发展是魂。

有着千年历史的中医绕不开 “传承”二字。中医师承教育是传承的重要形式,也是形成流派的重要因素。2007年底,经过层层考核,迎来了高风琴的高光时刻,她荣获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

2008年,成冬生教授退休,高风琴愈发感受到身上担子的沉重。好在,多年积累的技术、经验,让她很快适应了这种压力。高风琴开始带团队,像师父带她那样。

2018年,高风琴和师弟路波,将师父的成才之路、学术研究、临床经验、经典医案及个人文集进行整理总结,出版了《名老中医成冬生临证撷要》。

用心用情 一生追求做好医生

近年来,除了传统的病毒性肝炎外,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病也是越来越常见的肝病。《黄帝内经》提出“上工治未病”: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因此,找中医看肝病的人也越来越多。

医者父母心。从医以来,高风琴一直坚持四个字“用心、用情”。无论患者是第一次问诊还是数十次复诊,她都把每一次当成第一次,望闻问切,仔细辨证。每天接待数十名患者,工作非常繁忙。但无论多忙高风琴总是温和从容,以女性特有的耐心和细心,为每一位病人解除病痛。

都说“大医精诚”,“精”是医术要求,“诚”是医德要求,“三言两语把人打发走了,病人肯定会反感,医生一定要有爱心、耐心。”高风琴说。其实中医的原理就是根据药物的特性,来纠正人体的偏性,从而达到一定的平衡。“寒则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中医并非玄学,恰恰是运用最简单、最朴素的道理去认识疾病、认识生命。中医的辨证施治理念,中药以及理疗,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症状,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

几十年的中医生涯,高风琴治疗过许多慢性肝病患者,有过“起死回生”的奇迹。

有一位50多岁的黄阿姨,病情危重,西医诊治后告知需要“肝移植”。在等待肝源的漫长过程中,家人和患者决定通过中医维持病情。住院后,中药、西医支持疗法相结合,两个月后,“奇迹”发生了,黄阿姨症状明显消失,指标临近正常,已不用做“肝移植”手术了。到现在,黄阿姨还经常介绍患者找高风琴医生。

还有一位30多岁的小伙子,“嗜酒如命”,患上酒精性肝硬化,老母亲带着求医。住院期间,小伙子仍然偷着喝酒,高风琴不断劝说,但几次治疗后,再也没有见到患者。一段时间过去,老母亲一个人拿着锦旗找到高风琴。“我不管好不好,都要感谢高大夫,她是咱家的恩人。”原来,小伙子离世前,叮嘱母亲一定要替自己完成未说出口的感谢。

在人们的观念中,中医是治慢病的,不适合治急症,中医看肝病常常是“死马当活马医”,但是高风琴的临床实践中往往治病救人于危难之中。

学而不殆 一辈子弘扬中医文化

精岐黄则济世,厚仁德而树人。

师承名师,刻苦的学习、钻研经历为高风琴的中医生涯奠定了非常扎实的医学基础。特别对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引起的高度黄疸、难治性腹水等方面的治疗有着独特学术见解和临床经验。

中央组织部第四批“西部之光”北京协和医院访问学者、陕西省中医医院国家中医管理局“肝病”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陕西省名中医成冬生工作室建设项目负责人……头衔越来越多,责任越来越大。

2022年3月,高风琴退休后来到西安大兴医院,与感染科主任李勇年、介入血管科专家郭卫平共同组建了肝病综合门诊。中西医结合,为肝病患者带来更加全面的治疗方案。

30余载如一日,高风琴始终坚持上下求索,笃行致远。

中医之精华隐于浩如烟海的医籍中,要发现、继承并发展,必须苦读书、广涉猎。退休之后,高风琴有了更多的时间去钻研中医书籍,不断的充实自己,学经典、悟经典、用经典,在中药苦涩的独特芬芳中,她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同时,高风琴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梳理、归纳、总结、提炼,将临床知识融入中医诊疗,真正做到中西医结合。“中医治疗肝病需要渗透到肝病的全程。而不是‘走投无路’才想到中医。”高风琴希望把自己研究、总结的经验传承下去,让更多肝病患者受益。“中西医结合不是相背而行,而是优势互补,只有发挥出各自优势,才能为患者多一条救命通道。”

感恩于传承,守正并创新,随着从医时间的逐步推移,高风琴对中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中医是我可以坚守一生学习的信念和道路。这条路对每一位中医人来说都非常漫长和不易,我希望自己在中医这条路上能够越走越远,并弘扬中医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风琴   黄帝内经   仁术   大兴   陕西省   望闻问切   薪火   西安   师父   肝病   患者   中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