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李蓝起义,战火一度烧至四川成都,唐炯设计一举歼灭义军

你可能听说过太平天国运动,也可能听说过石达开、李秀成等太平军名将,但你可能不知道,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后,还有一场规模庞大的农民起义在西南地区爆发,那就是李永和、蓝朝鼎领导的李蓝起义

这场起义持续了六年多,曾一度威胁到四川省会成都,给清朝政府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在这场起义中,有一位清朝官员,以知县入仕,官至云南巡抚,屡次与李蓝义军交锋,表现出了非凡的谋略和军事才能,他就是唐炯。

唐炯出生于一个军人世家,父亲唐廷枢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将领之一,曾任湖南提督。唐炯自幼饱读诗书,也熟知兵法。他于咸丰元年(1851年)中举人,咸丰八年(1858年)中进士,分发到四川任职。

当时西南地区正处于动荡之中,清政府的民族压迫政策和经济危机导致各族人民不堪重负,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纷纷揭竿而起。咸丰九年(1859年),李永和、蓝朝鼎在云南昭通发动了一场反清起义,自称顺天军,推举李永和为顺天王。他们率领数万义军攻占了云南、四川多个城镇。

唐炯当时任南溪知县,南溪是叙州府下游的一个县城,距离李蓝义军的目标叙州不远。当他听闻李蓝义军攻占了叙州周边的几个县城时,他立即决定守城,并向城中百姓宣誓“吾职守土,举家在此,与城共存亡”。

他组织城中青壮男丁训练武艺,巡逻街道,防止奸细渗透。他还派出信使向叙州知府英汇求援,并向四川总督有凤上奏报告情况。然而此时叙州已经被李蓝义军围困,英汇无力救援;有凤也因为与署总督曾望颜相争权势而无暇顾及。唐炯只能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来抵御义军。

李蓝义军在叙州久攻不下后,便转向攻打四川其他地方。其中一路由蓝朝鼎率领主力军直指绵州,绵州是成都东北方向的屏障,是通往成都的要道,也是清朝中央与四川的唯一联系通道。因此,只要绵州失守,成都就会成为危城。而此时绵州的守将正是唐炯,他因为在叙州之战中表现出色,被提升为署绵州直隶州知州,负责守卫川北门户,刚到任不久,他就面临了李蓝义军的强大攻势。

在攻打绵州之前,李蓝义军已经掌控了犍为和自贡两大盐场,等于控制住了四川的财政来源。他们还吸纳了大量盐工和农民加入,使得义军的总人数扩大到十余万人。为了进攻绵州,他们分成两路,一路由蓝朝鼎亲自指挥,沿着金沙江向北推进,攻占了江北的制高点吊黄楼。另一路由何崇政、卯德兴等领导,沿着真武山和翠屏山进攻,占领了南岸坝和西郊等地。此外,他们还在绵州城外设置了密集的营垒,形成对绵州的三面包围。

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唐炯毫不畏惧,立即组织城中的官兵和百姓进行有序的防御。他将城内的青壮男丁分为十个保,每个保训练两百人,白天进行击刺训练,夜晚巡逻街道,查探敌方奸细。他还将城中的老弱妇孺分成班次在各城门守卫,以防止敌人夜间的偷袭。唐炯还利用狗群参加战斗,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策略。在城中不少乡户逃难后,他们家中饲养的狗无处可归,为了充分利用它们的潜力,唐炯决定将全城的狗集中于壕外。

每当夜幕降临,这些狗就会沿着安昌河边巡逻。一旦敌军在夜晚出现,众犬便会一起吠叫,引导了城上的士兵们向犬吠的方向发射炮弹。这个特殊的战术不仅击毙了不少敌人,而且这支独特的部队还被命名为“狗队”。唐炯的做法可以说是别出心裁、独具创意的一种战术。此外,他派信使向四川总督骆秉章请求援助,并向清廷上报了战局情况。

骆秉章是晚清朝的杰出政治家之一,曾担任过两广总督和直隶总督等职务,对太平天国和捻军都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在同治元年(1862年),他被任命为四川总督兼川省军务督办,抵达川后,他面临的第一场重要战役就是绵州之战。他深知绵州的重要性,也了解唐炯是一位善于运筹帷幄的将领,曾在叙州之战和石达开之役中立下赫赫战功。因此,他对唐炯十分赏识,立即调集清军前往绵州增援,并亲自参与指挥战斗。

骆秉章调集了万福、马天贵、高克蹇等提督参将作为主力军,中路直捣吊黄楼;重庆镇总兵护两厂为左路军,确保盐厂处于清军控制之下;参将明耀光、舒洪元率右路军,镇守犍为,封堵从叙州北上成都的道路;他还命令唐炯率领各地的团练部队作为后援军,配合主力军的行动。这样的作战计划,目的是要打破李蓝义军的包围,解绵州之围。

然而,他没有料到的是,李蓝义军的战斗力和战术水平都不亚于清军。在吊黄楼一役中,清军遭到了李蓝义军的顽强抵抗,马天贵、高克蹇两位将领被当场击毙,其他大员多不敢逼近敌方营垒,纷纷撤退数里,仅唐炯一军及永宁道使陈枚所调南岸团勇尚能作战。骆秉章见此情形,大为震惊,立即上奏弹劾万福等人怯战,要求清廷严惩。同时,他也没放弃增援绵州的希望,又调集了新的部队前往吊黄楼。

再看李蓝义军在吊黄楼击败清军后,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继续加紧攻打绵州。他们利用城外的山地和河流作为掩护,频繁地对城内发动突袭。他们还利用火箭、火炮等武器对城内进行轰击,造成了城内的混乱。他们还派出奸细潜入城内,散布谣言,企图瓦解城内的防御意志。在这样的困境中,唐炯表现出了惊人的智慧。他不仅亲自督促城内的防御工作,还不断地安抚城内的官兵百姓。他还制定了严格的纪律,对于逃跑、投降、造谣、哄抢等行为,一律处以极刑。

就这样,在唐炯的英明指挥下,绵州城居然坚守了数月之久,没有被李蓝义军攻破。这在当时是一个奇迹。清廷对唐炯的功绩十分赞赏,多次给予嘉奖。骆秉章也对唐炯更加器重,认为他是四川平乱的中流砥柱。

不过,在这场持久战中,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清军不断地调集兵力,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李蓝义军也因为长期围困,粮草日益匮乏,士气也日益低落。在这样的情况下,李蓝义军的领导层也出现了分歧。蓝朝鼎认为绵州难攻不下,应该撤兵换取其他战略目标。李永和则认为绵州是成都的门户,必须攻下才能进军成都,否则就是功亏一篑。他们争执不下,导致了作战失利。

就在这时,一个意外的事件发生了,给这场战争画上了一个句号。同治二年(1863年)五月,清廷派遣左宗棠为两广总督兼督办云贵军务,左宗棠是晚清名将,曾平定了捻军和回乱,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他到任后,立即着手平息李蓝起义。在他的指挥下,清军逐渐占据了主动权,先后收复了犍为、自贡等地,并与骆秉章合力解救了绵州。

他还派出大量信使到李蓝义军营中进行招抚工作,并承诺给予优厚的条件。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李蓝义军开始倒戈。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人物就是蓝朝鼎。蓝朝鼎是李永和的表弟,也是李蓝起义的主要领导人。

他率领主力军围攻绵州时,曾与唐炯进行过谈判,并对唐炯很是敬畏。当他听说唐炯已经升任云南巡抚时,便有了投降的念头。他认为唐炯是一个有德有能的大官,如果能够跟随他效忠朝廷,那么自己也可以保全性命,并且有望得到官职和封赏。于是他秘密派出使者与唐炯联系,表示愿意投降。

唐炯得知此事后,十分欣喜,便向左宗棠报告,并请求给予蓝朝鼎以优厚的条件。左宗棠也十分高兴,便批准了唐炯的请求,并命令唐炯亲自前往蓝朝鼎营中接受其投降。

同治二年(1863年)六月,唐炯率领清军到达蓝朝鼎营地,蓝朝鼎亲自迎接,向唐炯下拜,并将自己的部队和武器全部交给唐炯。唐炯对蓝朝鼎十分礼遇,将他安排在自己的营帐中住下,并与他谈笑风生。他还向蓝朝鼎保证,只要他忠心归顺朝廷,就可以得到封赏,并且不会追究他过去的罪行。

蓝朝鼎的投降对李蓝起义的影响是致命的。李永和失去了自己的主力军,只剩下一小部分残兵败将。他虽然仍然想要继续抗争,但已经无力回天。他被清军追赶至云南境内,最终在同治三年(1864年)二月被清军围困在昭通府的牛皮寨。在绝望之中,他与其妻子、儿子、弟弟等数十人自焚而死,李蓝起义就此结束。

李蓝起义的最后一役,绵州之战,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唐炯无疑是一个闪耀的明星。他以知县入仕,官至云南巡抚,屡次与李蓝义军交锋,表现出了非凡的谋略和军事才能。他不仅在战场上勇敢作战,还在谈判桌上巧妙周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云南   太平天国   咸丰   清廷   同治   主力军   作战   总督   成都   城内   战火   四川成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