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男童海边游泳感染“食脑虫”,持续高烧下病危!致死率极高……


近日,贵州一家长带孩子去海边旅游后,孩子竟持续高烧不退,还住进了重症监护室。几经诊查才明确,孩子感染了“食脑虫”,致死率高达98%!




海边游玩
孩子被食脑虫感染

近日,贵州一名孩子家长苗女士在网上持续记录自己的孩子小丁(化名)生病就医的经历,引发网友关注。

根据苗女士在某网络平台所发布的内容显示,6岁多的小丁去海边旅游回家后出现发烧症状,持续十余日不见好转,辗转到几家医院就医,现在还住进了重症监护室,最终得知孩子是被一种名为“狒狒阿米巴原虫”(俗称“食脑虫”)感染而引发的脑膜炎。


起初,小丁在6月9日晚发烧高达39度。第二天,家长带孩子去当地的县医院看病,医生开了治疗扁桃体发炎的药物,吃药后小丁退烧,但药效一过又发烧,这种情况持续多日,家长辗转几家医院,给孩子检查了肝功能、血常规等,医院采取了输液等方式,但孩子病情仍不见好转,且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当孩子转到所在的贵阳某儿童医院时,已出现昏迷的情况。

6月21日,医院下达孩子病危通知书,通知书显示医院诊断孩子患有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出现持续癫痫、中枢性呼吸衰竭、支气管肺炎等症状。孩子的病情危重,血压维持不足,病情随时可能进一步恶化,危及生命。

▲医院发的病危通知书


食脑虫致死率高达98%
至今仍是医疗界的难题

记者为此专门咨询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刘开宇,她介绍,“狒狒阿米巴原虫”是一种生存于热带和亚热带的寄生虫,也叫“食脑虫”。这种寄生虫喜欢生活于温暖的水、潮湿泥土及腐烂的有机物中。

据公开资料显示,“食脑虫”感染主要分为皮肤感染和颅脑感染。通常来说,有两种途径进入人体:



“食脑虫”从鼻黏膜经筛板沿嗅神经入脑后,引起化脓性脑膜脑炎,脑组织出血坏死、多发性脑脓肿形成等。临床大多起病急骤,病情进展快,表现高热、头痛、呕吐、抽搐、瘫痪、昏迷等。

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脑炎的治疗在当今医疗界仍是难题。该病的总体预后很差,死亡率高达98%,全球仅报道了很少成功治疗的案例。并且所有成功治疗案例均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药物治疗。由于成功治疗的患者数目非常有限,目前尚未建立标准的治疗方案。

因无理想的药物治疗,多数患儿在病后一周左右死亡。迄今为止,全球70亿人口,共报道200余例狒狒阿米巴脑炎,中国报道仅数例,病死率极高。


佩戴鼻塞、鼻夹
可有效预防“食脑虫”进入鼻腔

暑假即将来临,不少家长会带着孩子去海边游玩或是游泳。对此,刘开宇提醒,虽然感染“食脑虫”是小概率事件,但家长还是要注意,尽量不要在不干净的河水、不流动的水里游泳,游泳运动时佩戴鼻塞、鼻夹等防护物品可有效预防“食脑虫”进入鼻腔。

同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十分重要,如勤洗手,水果生吃要洗净,不喝生水,不生食或半生的肉类等。

如果家长怀疑孩子感染寄生虫,出现肛门瘙痒、反复皮疹、皮下包块,不明原因的发热、头痛、腹痛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央广网』,综合央广网贵州频道、红星新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海边   阿米巴   脑炎   狒狒   男童   贵州   寄生虫   病情   游泳   家长   孩子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