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修建围墙防游客“偷窥”,引新华社怒批

今年五一假期,听说黄河壶口瀑布边上,为了防止游客“偷窥”瀑布景色,当地相关部门在风景区两边公路上建起了围墙。

很多人都怀疑,这是为了迫使游客去买门票。

这消息传出来之后,让人很是恶心。

本以为,及经过舆论的批评之后,其他景区引以为戒不会再犯。

但没想到不少景区不以为耻,反以为榜样,纷纷建起了高墙,把自然景色都给“藏”起来了。

比如,这两天被炒得比较火的就是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梅里雪山国家公园景区。

这个景区在附近的214国道旁边也修建了围墙。

这些围墙挡住了游客原本在公路边就能欣赏到梅里雪山全貌的机会,游客只能付费买票才能进入景区修建的观景平台赏景。

过去不用进景区,远远就能看见梅里雪山。

现在只能看到一堵长长、高高的围墙横在那里。

有人想用无人机拍一些照片,结果却发现墙上还有一个牌子:

此区域禁止放飞无人机!

可以看出来,景区为了防止游客不买票看美景,也是煞费心思,构建了全方位无死角的“立体封锁线”。

面对此情此景,新华社也发文予以抨击:

严禁偷窥祖国大好河山?

围墙究竟挡住了什么!

筑墙挡景不如还景于民!

发展旅游业,要算眼前账,更要算长远账!

在新华社的发文中,说的还算是客气。

认为这种筑墙挡景行为,说到底还是靠山吃山的“门票思维”作祟。

对自然景区随便扎墙设卡,也许能收到三瓜俩枣,但最终令慕名而来的游客望而却步。

但让很多人想起来的却是:

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钱。

明明可以抢劫,为什么还要给个门票呢?

虽然略带调侃,但确实不是这样吗?

新华社文中指出:

“济大事者,必以人为本”。

景区本应该以人为本,积攒人气。

门票应该尽量亲民,甚至免费,以此来积累人气,拉动产业链经济。

但现在很多地方却都是随便圈个地方,建上围墙,安上一个铁栅栏就开始收费,少则三五十,多则二三百。

这让很多本来想带着孩子一睹祖国河山,培养爱国情操的人感叹:

现在,连祖国都爱不起了。

其实,很多地方都提出了“全域旅游”的口号,想吃旅游这碗饭。

但大部分的地方不好好想怎样去经营好旅游业,做好服务配套设施,却总想一些歪点子,修上什么围墙,逼游客买票参观。

说实话,这种吃相实在太难看!

正如新华社痛批的那样:

目光太过短视。

真希望这些地方决策者能明白:

眼光长远一点,思路开阔一点,开门迎客,聚人气成景气,天地自然就宽阔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新华社   景区   迪庆   围墙   游客   无人机   旅游业   买票   文中   雪山   门票   祖国   自然   人气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