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上山真的被暴雨冲毁?专家:技术没问题,网友:折腾农民

在我国的农业种植上,可能现在有两个事情最火热,一个是袁隆平爷爷的“杂交水稻”,万古流芳的历史伟绩;另一个则是最近几年火爆全网的“水稻上山”,这还是院士提出的好办法。但似乎在网上快变成万人指责了。

朱有勇

最近一场暴雨之后,网上流传一些地方的水稻上山已经是一片狼藉,田地直接被冲毁了,于是大量网友评论:这根本是不切实际的折腾农民。

网传视频截图

但这里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农民也许没有那么高的学历,但绝对不傻,如果真的这么差的话,他们为什么要去种植,是强大的力量让他们不得不这么做?还是这只是个别地方的集体行为?更或者大胆点:这根本就是谣言?

水稻上山,为什么要提出这个做法?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水稻上山”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个词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提出的,他是我国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也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他在云南省澜沧县蒿枝坝村蹲点扶贫期间,发现当地农民喜欢吃大米,但当地多为旱地,主要种玉米,水稻不能自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和他的团队在当地推广了一种杂交稻雨养旱种的栽培技术。

水稻上山丰收画面

这种技术就是把“山下水田”的杂交稻品种引到“山上旱地”种植,像种玉米一样种水稻,不用泡田,不用育秧插秧,也基本不用浇水灌溉,还能有较好的产量。当地农民形象地称为“水稻上山”。在他调研和研究的那部分地区,这些田本来就有,并非网民质疑的开山造田、毁林造田等情况。

当地农民为什么支持水稻上山?

当地的农民当然支持,因为在那里,我说的是在那里,这是项好事情!

第一:根本不需要像网上发的一样大规模修农田:我们在网上看到了一些地方,用挖掘机在山上施工,将一座山全部变秃了来修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当最开始实施地区本来就是山地,农民只是将原本种植的作物,从干旱地的玉米之类的换成水稻而已,所以对农民来说根本不需要修田,没有什么成本投入。农民为什么不种植?

第二:确实产量提高了:一般来说,“水稻上山”的产量要高于“旱地玉米”的产量。据统计,2022年,“水稻上山”的平均亩产为350至400公斤,而“旱地玉米”的平均亩产为200至250公斤。这是因为“水稻上山”使用了杂交稻品种,具有较高的抗逆性和增产性。而且,“水稻上山”利用了雨热资源丰富的山区旱地,不需要浇灌设施和大量劳动力,节省了水资源和人力成本。这种改良后的稻田品种本来就适应旱地种植,产量高,农民为什么不种植?

丰收

第三:更好更值钱。因为“水稻上山”使用了优质杂交稻品种,具有较好的口感和香味。而且,“水稻上山”不需要使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相比之下,“旱地玉米”使用了普通玉米品种,口感和香味一般,而且可能需要使用更多的化肥和农药,以提高抗逆性和防治病虫害。最重要的是,“水稻上山”的经济效益要高于“旱地玉米”的经济效益。

据统计,2022年,“水稻上山”的平均每公斤售价为3.5元,而“旱地玉米”的平均每公斤售价为1.8元。这是因为“水稻上山”具有较好的品质和特色,更关键的是这些地方因为适合种植水稻的地方比较少,适合玉米的田比较多,所以这里水稻产量少价格贵,玉米产量大价格高,自然在这里卖米就更加的划算了。

实景

所以总结一下你就会发现,所谓的水稻上山,本质上是在本就有梯田且干旱的地区,研发了适合旱地的水稻,用来直接替换玉米等作物,产量跟高,价格更高,更受欢迎,本来就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然而,一旦传播开了,就变成了被网友唾骂了。

违背自然规律的“水稻上身”

你看过这些图片吗?

网传暴雨过后的水稻上山1

网传暴雨过后的水稻上山2

是不是非常可怕,暴雨之后,水稻上山造出来的田直接被冲毁了,原本的山林没有了,连粮食都没有了,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水稻上山成了一场闹剧?

不如再看一张图片:

网友自己回复

作者自己发的,这不是所谓的水稻上山,这是自己种植的人工经济林,网上所谓的图片不过是一些人为了流量而断章取义出来的而已。再仔细看下:

拉近看看

仔细看看其实这种的就是树木,根本就不是水稻,所以所谓的真相只是嫁接的产物而已。

但是,我们不能这么简单的就下结论了,有没有可能是后面发视频的人才在撒谎呢?我相信一点,杀头的买卖有人做,亏本的买卖没人做,水稻上身其实真的没有吗?有,但这些人根本就不是大家所谓的蠢,人家可聪明着呢。

蠢?这才是聪明!

还是看图,现场抓拍的真实视频:

挖掘机出动

再看下这样施工的成果:

造好的梯田

这绝对是造出来的田地了,但各位是否想过一个简单的问题,一座山开发出来,用那么多挖掘机弄出田地来,是普通农民做得到的事情吗?肯定不是,当然是集体行为,那么问题来了,有这么大资产和能力的人难道真的这么傻吗?投入这么多钱去挖山造水田,然后自己种地?那什么年代才能收回成本?

那如果他们挖出来又不种地,难道是要租给农民吗?农民又不傻,现在很多农民自己的地都不愿意种,还会愿意怕这么高的山来种你的地?根本不可能的。

那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提一个可能性,这是个专有名词:耕地置换

城市都是农村开始发展起来的,城市发展的地方一般都是相对平坦容易修建房屋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就是传统的农田,所以城市发展其实就是将原本的农田和农村改成城市的一部分,修建道路和商品房,但问题来了,我国有耕地红线这一个重要的指标存在。

耕地红线

这个地区的耕地必须有这么多,少了是要被处理的,所以农田不能消失,用来修房子,但城市要发展,或者要赚钱就得修房子啊,那怎么办呢?大家应该想到办法了吧?耕地不减少,但是可以换个位置啊。

所以由一些人在山上挖掘开发,变成一片片的农田,这里种植什么,产量如何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依然而建的梯田可以增加大量的耕地面积,试想一座山如果挖平了,那么你修建的农田就只能是山原本的面积,但如果是依山而建,农田就相当于是重叠起来的,一层层叠加,原本山的占地面积只有100亩,这修出来可能就有1000亩的农田了。

适合修房子

你看,这里增加了1000亩的耕地,那是不是城市附近的平地就可以减少1000亩的农田了?这些农田拿来修商品房,你猜可以卖多少钱?

这个世界很复杂

其实,客观说,水稻上山的技术本身没问题,而且确实也帮助了很多的农民,但是它本身就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的,这个栽培模式主要适合云南海拔1700米以下、年降雨量1200毫米以上雨热资源丰富的山区旱地,并不是什么地方都能推广。

一些地方违规的修建这种东西,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最后由水稻上山来背锅,而网络信息实在是太复杂了,很多人也不愿意去追究事情真相,被一些人利用来赚取流量。

大家如何看待水稻上山技术呢?是专家说谎了,还是网上人在造谣,或者我就是来发帖洗白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水稻   暴雨   抗逆性   农民   旱地   梯田   挖掘机   农田   耕地   玉米   产量   品种   适合   地方   网友   专家   城市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