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年上海高考状元,享公派留学后婉拒回国,晚年怎么又回到上海?

2000年时,一位亚裔女性的得到哈佛大学医学院提名,成为该学院的终身正教授,消息传开后,世界各大媒体相继曝光此事。

这位年仅四十出头的亚裔女性,正是1977年中国上海高考的理科状元袁钧瑛,在当时,袁钧瑛不仅是唯一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科学家,更是哈佛大学医学院第一位亚裔女性教授。

这位享誉世界的细胞凋亡研究领域科学家,以首次发现细胞死亡受基因遗传控制而被邀请到诺贝尔基金协会演讲……

一、出身名门、坎坷童年

1958年,袁钧瑛在上海一户家境优渥的家庭出生,爷爷是国内著名的机化专家,姥爷则是一名法国文学的翻译学者。

袁钧瑛的父母都在医院任职,如此这般家庭,使得袁钧瑛拥有良好物质生活的同时,还可以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书香门第的家境,令袁钧瑛拥有极高的学习天赋和兴趣,上学之后,袁钧瑛就凭借超强的记忆力,表现出了过目不忘的能力。

袁钧瑛的学习能力非常强,总是快速地掌握新知识,这也让袁钧瑛始终保持着优异的成绩,拥有一个令人羡慕的童年。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待到袁钧瑛10岁时,一场席卷全国的运动开始蔓延,袁钧瑛的家庭自然没能幸免。

首当其冲的是袁钧瑛的爷爷,由于一些历史问题,袁钧瑛的祖父遭到批判,父亲也被人带到了批判现场,身体本就不健康的父亲备受压力,直接晕倒在现场,只能先被人送往医院。

然而,医院却因为袁钧瑛爷爷的原因,不愿救治袁钧瑛的父亲,加上大部分医生被下放,袁钧瑛的父亲就此错过了治疗,不幸逝世。

从此之后,袁钧瑛不得不与母亲相依为命,虽然家庭状况一落千丈,但是母亲从未降低对袁钧瑛教育支出。

家庭遭遇巨变,让袁钧瑛逐渐成长起来,为了让家人放心,袁钧瑛更加努力地学习,一直在学校名列前茅。

随着年龄的增长,袁钧瑛愈发对物理和化学产生了兴趣,并下定决心要进入理科领域,就在袁钧瑛信心满满时,意外却再次降临。

1966年,高考制度被取缔,袁钧瑛的人生再次遭遇打击,她还被迫进入工厂劳动。

二、公派留学、步入哈佛

在工厂劳动期间,曾有过保送知识分子读大学的机会,只是,袁钧瑛并没有被选上,虽身处工厂,她却从未一刻停止对知识的汲取。

1977年,高考制度得到恢复,袁钧瑛心中涌起了对大学的憧憬,便加入到了高考队伍中,还成为了当年上海的理科专员。

考入复旦大学后,袁钧瑛疯狂地补充知识,并逐渐开始接触到国外更加先进的医学和科学,于是,袁钧瑛萌生了出国留学的想法。为此,袁钧瑛开始更加发奋读书,并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外文书籍,在增加学识的同时,也为出国留学奠定了基础。

从复旦大学毕业后,袁钧瑛又来到上海第一医学院,做了研究生,就在此时,国家开始兴起留学潮,为了掌握更多的先进科学,国家开始公费派遣学生出国,以期这些有识青年能将先进科学带回来。

当时,袁钧瑛正在中美合作研究的项目组中,公费留学潮的兴起,袁钧瑛得以有机会进入哈佛大学求学,这种机会无疑是珍贵的。

即使心中憧憬着先进科学,袁钧瑛还是对离开祖国有些不舍,毕竟当时的国人仍对美国怀有偏见,思想还没有完全解放。

不过,这位颇为柔弱的女孩子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要前往美国学习先进的科学,然后回来报效祖国。

袁钧瑛满怀憧憬地进入美国哈佛大学,来到了罗伯特教授的实验小组内,罗伯特是细胞死亡研究领域的专家,还获得过诺贝尔奖。

在罗伯特的带领下,袁钧瑛怀着谦虚的态度,全身心投入到细胞死亡领域的研究工作中,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看到实验室内满目琳琅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成果,袁钧瑛认识到了差距,为了能尽快适应学习生活,袁钧瑛每天都埋头在专业书籍中。

三、取得硕果、归国效力

即便如此,语言不通的袁钧瑛还是遇到了难题,由于无法像其他美国学生一样直接请教老师,袁钧瑛不得不花费时间查询问题。

在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时,袁钧瑛也在压力的促使下,收获了比别人更加专业的知识,还结识了许多优秀的科研工作者。

1989年,袁钧瑛顺利在哈佛大学毕业,取得了神经学博士学位,此时的袁钧瑛再次走到人生的转折点,是就此回国?还是继续留在美国深造,登上科学研究的顶峰?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袁钧瑛最终选择了后者,就这样,袁钧瑛选择进入麻省理工进修,并在一年后加入了美国国籍。

当时,国家派遣留学小组曾特意找到袁钧瑛谈话,希望她可以回国效力,这一想法却被袁钧瑛委婉地拒绝了下来。

进入麻省理工后,袁钧瑛选择了哺乳动物细胞死亡机理的领域,毕竟这与袁钧瑛在哈佛大学的研究领域相似。

在导师鲍勃的带领下,袁钧瑛先对小线虫的细胞开展研究,并成功发现了小线虫的细胞死亡是受遗传基因控制的。

顺着这一方向,袁钧瑛拼命在实验室深入研究,最终发现了细胞的死亡基因,这在世界生物研究史上还属首次。

恰在此时,麻省理工总院正在研究减少心肌梗死细胞死亡的实验,袁钧瑛由此被聘请为麻省理工的教授。

经过三年的独立研究,袁钧瑛发表了两篇轰动世界的论文,其中对细胞死亡机理研究有着深刻的解读,这引起了诺贝尔基金协会的注意,袁钧瑛也因此被邀请到协会演讲。

进入21世纪,由于袁钧瑛的丈夫返回国内,袁钧瑛也对两头奔波的生活感到疲惫,于是便在2006年回到了祖国,以便实现中国人落叶归根的想法。

回到国内后,袁钧瑛受聘担任中科院有机化学的教授,并坚持奋斗在教育一线,为祖国培养一代又一代的科研工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麻省理工   哈佛大学   罗伯特   复旦大学   诺贝尔   亚裔   美国   理科   晚年   上海   祖国   细胞   高考状元   父亲   教授   先进   家庭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