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款AI药物完成2期临床试验首例患者给药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袁璐

人类可能很快将迎来第一款由人工智能研发的药物。

6月27日,英矽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Insilico Medicine)宣布,公司自主研发的抗纤维化小分子候选药物INS018_055已完成2期临床试验首例患者给药,这标志着全球首款由生成式人工智能完成新颖靶点发现和分子设计的候选药物已推进至2期临床试验阶段。

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是一家由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药物研发公司,通过下一代人工智能系统连接生物学、化学和临床试验分析,聚焦癌症、纤维化、免疫、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衰老相关疾病等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领域,推进并加速创新药物研发。

据介绍,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旨在评价INS018_055口服给药12周,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受试者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初步有效性。此前,INS018_055已获得FDA孤儿药认定(又称为罕见药,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罕见病的药品)。

为了在更大规模人群中评估候选药物,英矽智能计划在中国和美国近40个研究中心招募60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同步开展2期临床试验。目前该药企已在4月开启中国患者招募,并于6月获得美国FDA临床试验批件,批准同步在美国开展针对INS018_055的2期临床试验。

据该药物中国2期临床试验牵头研究者(Leading PI)、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徐作军介绍,特发性肺纤维化属于间质性肺病,该病预后难度较大,常规的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类药物)和免疫制剂治疗对其收效甚微,确诊后中位生存期(半数生存期,表示有且只有50%的个体可以活过这个时间)为3年。

“因此,我们希望能有新药抑制肺部纤维化的发生,终止疾病进展。”徐作军表示,对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全球目前只有两款药物真正获批上市, 且作用机制均较为复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药物   患者   安慰剂   人工智能   美国   中国   罕见   免疫   分子   疾病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