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端午吃粽子|粽子到底是起源于南方,还是北方?

北方人爱吃,但吃得不像南方人那么讲究和精致。

你看,同样是包粽子,在北方就简单多了。往粽叶里扔一个红枣,再扔一把糯米,裹吧裹吧,用棉线一捆,就得了。馅儿多,个儿大,像个矮矮的牛角,放锅里咕嘟老半天都煮不透。

南方人就不一样了。雪白的糯米盛在四张粽叶里,窝成一只小脚的形状来,塞紧包好,红红绿绿的花线缠绕上一圈又一圈,不但小巧玲珑,而且形态各异,有三角形、四角锥形、枕头形、小宝塔形、圆棒形。

顶要紧的是馅料五花八门,有咸有甜,有素有荤,豆沙、鲜肉、火腿、蛋黄、香菇、莲子、虾米、五花肉,只要是你想吃的,统统都可以塞进粽叶里面。

粽子

因此,要是有人说“南方的粽子比北方的好吃”,我想,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应该都不会有异议。

可是,要说粽子到底起源于南方,还是北方,这个事情,怕是要打好几场官司才能有个结论的。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吃粽子,自古以来最流行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

屈大夫恰好是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身亡的,那条江在湖南岳阳,叫汨罗江。

汨罗江畔的湖南岳阳平江县风光

屈大夫品行高洁、忠君爱国,他抱石投江之后,“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还说水里的鱼吃了粽子,就不会吃屈原了。

这故事,想想都觉得编得不圆。凭什么认为鱼吃了粽子,就不会去吃人肉了?河里的鱼不计其数,一天到晚都要吃食,谁能有那么多粽子不停地往江里扔?

五月端午赛龙舟

再者一说了,如果是楚人为纪念屈原而发明了粽子,那么,有关粽子的记载在屈原投江之后的战国末期或秦汉间,有关史料应有记载。可是,直到今天,我们在先秦时期的各种史料中,未发现关于粽子的记载。

直到屈原去世400多年以后,东汉许慎才在其编著的《说文解字》中第一次记录了“糉”这个字。

糉,读作zòng(音同“粽”),即“粽”的最初写法,《说文》将之解释为“芦叶裹米也”,听上去,确实有那么一点儿像粽子。

屈原和端午节

因此,南北朝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就说:“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屈平,就是屈原。宗懔说往江里扔粽子,这是东吴一带的习俗,是为了纪念伍子胥的,跟屈原没关系。


当然,宗懔说的也不对,粽子其实跟谁也没关系,它最初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饮食,由于这种饮食在当时是比较珍贵难得,所以人们便把它作为祭品献给天神。

东晋初,范汪《祠制》记载:“仲夏荐角黍”。这个“荐”,就是进献祭品的意思,是说我国古代有在夏至时节用角黍祭祀祖先的风俗。

用黍米包成的粽子

这个“角黍”,就是粽子,这在北宋《太平御览》卷八百五十一引西晋周处《风土记》中有更为详尽的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稯,一名角黍。”

糉,读作zòng(音同“粽”),是“稯”的异写,取其“捆束”之意,后才根据粽子裹米的属性更改偏旁,最终又俗化为“粽”。

菰米

菰,读作gū(音同“孤”),是一种植物的名称。约在公元前3世纪的周代,人们就开始食用菰米了。

《周礼·天官》中,将菰米与稻、黍、稷、麦、粱并称为“六谷”。菰米产量比较少,又美味可口,物以稀为贵,所以一般人是吃不到的,专为帝王所食。

茭白

菰在其幼嫩时,如果被一种叫作菰黑粉菌的真菌侵染,就不能再抽穗开花了,并在分蘖后的新苗花茎中形成畸形肥大的肉质茎,这就是今天江浙沪水乡非常常见的茭白。

蚝油茭白炒牛肉

菰,是一种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以长江流域及以南的沼泽和水田地区栽培为主,北方极为少见。因此,有专家学者据此认为,用菰叶包裹的角黍,是南方人发明的。


包粽子用的菰叶,虽然产于南方,但是粽子的馅儿却是“黍”。而黍从古至今只产于北方,南方人别说吃了,大多数人连听都没听说过。

黄米

黍,读作shǔ(音同“薯”),也叫糜(méi,音同“煤”)。糜子的籽粒去皮后叫黄米,黄米跟小米(即粟)长得差不多,但是比小米略大,蒸熟后特别黏,可以酿酒、做糕。

黍,最早种植在北方的中原地区,是殷商时期主要的粮食作物。上古时代的先民们由对黍的依赖,进而产生了对农作物的崇拜。崇拜的方式是每年的祭黍仪式,以祈求来年的丰收。

黄米粽子

黍,在古代典籍中,有时候也被称为“稷”。我们常说的“江山社稷”,这个“稷”,就是指黍这种谷类,后来演变为“五谷之神”。

《诗经》中有很多歌颂“丰年多黍”的诗句,比如“彼黍离离,彼稷之苗”“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等等,说明了在先秦时期,黍一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农作物。

虽然到了后来,黍被粟、麦取代了主产粮食的地位,但它对北方人民的文化生活一直有着极强的影响力。

黄米年糕

在山西,有一句流传很广的民谚:“三十里的莜面,四十里的糕,二十里白面饿断腰”。意思是,人们吃了莜麦制成的莜面后,腹饱耐饥,身上有劲,可以走三十里的山路;吃了黄米制成黄米糕,劲儿更大,能走四十里的山路;而吃了白面做的食物,走二十里路就已经饿得直不起腰来了。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山西人不但把黍当作一种可以饱腹的食物,也视为一种财富的象征。

民国及解放初期,粮食紧缺,而黄米易种植、耐饥饿、好保存,一直是当时晋西北及周边地区家家必备的粮食作物。

清 郎世宁 午瑞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在那个贫困的年代里,普通百姓手里通常没有现金,以物换物是他们的交易习惯,故此用黄米代替货币进行买卖,也是常有的事情。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蒸熟了的黄米糕“软溜溜的”“绵乎乎的”,在晋人眼中,这像极了女人的体态,于是慢慢地,“黄米”一词在山西就有女性的韵味了。

元 佚名 天中佳景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只是,这黄米糕的口感实在是太好了,就像那些风流女子一样,特别招人稀罕,因此,晋西北人便把那些招蜂惹蝶、作风不好的女子,也称之为“黄米”。

过去,嫖客去烟花柳巷的风月场所,有时候会用上等的黄米等价付账。长此以往,人们便将去窑子嫖妓称之为“量黄米”了。

形似粽子的连缀香囊

《金瓶梅》第七四回中就有“黄米”的描写:“西门庆道:‘你起来,我不恼你便了。’那桂姐故作娇张致,说道:‘爹笑一笑儿我才起来。你不笑,我就跪一年也不起来。’潘金莲在旁插口道:‘桂姐你起来,只顾跪着他,求告他黄米头儿,叫他张致。如今在这里你便跪着,他明日到你家他却跪着你,你那时别要理他。’西门庆月娘都笑了,桂姐才起了来。”

潘金莲口中的“黄米头儿”,显然是对西门庆的谑称。西门庆拥有众多妻妾,就像妓院里的老鸨一样,是一众“黄米”的头儿。

粽子

有人据此推理,《金瓶梅》作者兰陵笑笑生可能是晋西北人,不然他怎么会对“量黄米”如此熟悉呢。


说一千道一万,粽子到底是怎么来的,到底是南方人发明的,还是北方人首创的,到现在也没个言之凿凿的结论。

但这丝毫不妨碍人们对粽子这种承载着家国情怀、融入了真情实感、从历史长河中走出来的节日名食的喜爱。

南宋周氏墓出土的粽子 江西德安县博物馆藏

1988年,在江西省德安县发现的南宋太平州通判吴畴妻周氏墓中,出土了两个棱形粽子。

这一对粽子,挂在墓主右手拿着的一根树枝上。这一挂,就挂了差不多快800年,是目前世界上考古发现最古老的出土实物。

由此可见,到了宋代,粽子愈来愈成为人们喜爱的端午节饮食,即使死后,也要放入棺中以供享用。

粽子

粽子最初用的是黍米,到了宋代的时候,基本都用糯米了,以箬叶或艾叶包裹,内馅除了白米和红枣,又增加了各种各样的内容,如柿干、银杏、赤豆等,用艾灰淋汁煮熟,其色如金。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又有粉食店,专卖裹蒸粽子,栗粽、金铤裹蒸茭粽、糖蜜韵果巧粽”。

粽子

粽子除了展叶即食, 还可以油煎食用。清代顾仲《养小录》中说:“白糯米蒸熟,和白糖拌匀。以竹叶裹小角儿,再蒸。或用馅。蒸熟即好吃矣,如剥出,油煎,则仙人之食矣。”

先把糯米单独蒸熟,再掺入白糖,然后用竹叶包裹再次蒸制。经过两蒸的粽子已经烂熟,会有一种类似年糕的质感。剥叶取粽,起锅热油,煎至两面金黄、外酥里嫩,这种独特风味,怕是少有人尝试过。(张文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粽子   东吴   屈原   耐饥   黄米   米糕   茭白   南方人   头儿   糯米   端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