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播评分9.4,如今暴跌到7.2,AI写的剧本真能看?

#夏日生活打卡季#

有一天,你下班回家。


和男朋友开开心心地吃完晚餐后打开电视,打算选一部剧消遣一下,忽然,看到了以你的名字命名的剧集。


非但重演了你当天的所作所为。


甚至还公开了你所有的秘密。


包括,你偷偷回复了前男友的短信,你对现男友的微词,以及几乎实时呈现了你看到这部剧时的反应。


是不是有些毛骨悚然?


更重要的是。


当你火冒三丈去找出品公司理论时,却得知,这一切,“都是你自愿的”。


没错。


时隔4年,曾经的神剧又回来了:



黑镜第六季

Black Mirror Season 6



这一季的第一集就呈现了一个典型的,《黑镜》式的故事。


因为下载APP时没有细读授权条款。


琼的生活被一个叫做流莓体的公司以近AI创作的形式,拍成了实时剧集,从而暴露了她的谎言,她的秘密。



一方面现男友因此离她而去。


另一方面还被公司辞退了,理由是在台词里泄露了公司的机密。


气疯了的她,让自己的律师控告侵犯自己隐私权的流莓体。



结果却被告知。


当时注册时签订的用户协议条款里,就包含了可以改编她亲身经历的权利。



琼从此跌入了黑洞。


具体有多夸张呢?


比如她精神萎靡地去找前男友,打算与他翻云覆雨一番,但,曾经每天疯狂做爱的前男友突然萎了。



因为他知道,也许几分钟之后,全国观众都会看到他与她的“床戏”。


压力山大。


怎么办?


她不能让这剧集继续下去。


于是她决定自毁形象。


把自己打扮得非常滑稽去到婚礼现场……排泄。



她找来授权剧集形象创作的女演员。


两人打算去生产剧集的总部,摧毁那个中央处理器。



但。


事情的真相远超她们想象。


具体怎样Sir不剧透,你们都看过《黑客帝国》吧?可以这么认为,这就是《黑客帝国》里某个概念的套娃版。


可以这么说。


第一集《琼糟透了》给这部归来的神剧开了个好头,它极其《黑镜》,让人重新回忆起当初喜欢这个系列的理由。


初看,是科技对隐私的入侵。



细看,又在讲这个世界普遍的失语状态。


你的工作怎么样?

表面上似乎很体面

但我被夹在高高在上的董事会

和下面的员工之间

当中间人

感觉我每天都在走过场

我感觉自己从来没有

主动选择这段感情

我好像处于自动驾驶模式

你不是一直在谈论人生故事吗?

我感觉在我的人生故事中自己并非主角



只是。


好感也仅限于第一集。


因为接下来的几集,会让人觉得,这到底是《黑镜》呢?还是什么玄幻短剧大合集。


《黑镜》为什么叫《黑镜》?


是摄像头,是电脑屏幕,是科技改变人类,但同时也会奴役人类,但这第六季里,除了首集,其他都偏离主题太远。


《梅齐·戴》。


说的是一个女明星嗑药被狗仔追拍,结果变身狼人反杀狗仔的故事。


变身狼人???



《亨利湖》。


说的是探寻多年前的变态凶杀案的悬疑故事。


这和科技有什么关系吗?



《恶魔79》。


冷战背景,印度裔百货店售货员在被本地同事排挤的精神压力下,产生了虐杀他人的幻觉。


emm……



其他唯一和《黑镜》沾上点边的大概就是《在海的另一边》了。


宇宙空间站宇航员通过魂穿地球上的复制人,来完成自身的身心需求。


说的是人性经不起试探。



发现了没?


在当下,在ChatGPT等AI软件突飞猛进,真正影响到了我们生活的当下,《黑镜》反而离弃了最初的设定,变得越来越玄幻,越来越温情。


哪怕是第一集。


剧集也给了一个光明的尾巴,让它不再那么尖锐起来了。


为什么?


说到底。


《黑镜》对科学技术的想象力已经与这个时代脱节了。


前段时间,《黑镜》系列的编剧查理·布鲁克接受《帝国》杂志采访时说到,他在运用ChatGPT写《黑镜》的剧本。


在此之前他没想过。


ChatGPT会有这么大的话题度,甚至可能取代他编剧的工作。


Sir觉得,这可能就是问题所在。


编剧对新技术显然并没有那么热衷,以至于,对“科技改变人类”这事,就缺乏了想象力。


曾经的《黑镜》做到了内核深刻。


也关注在科技的控制下,那些真正的社会议题。


回顾之前的故事。


那些剧里未来世界发生的恐怖场景,正在现实里逐一被认证。


《大天使》里,把孩子看到的所有血腥、暴力、色情的内容都马赛克掉,塑造一个纯净无害的世界,不正是我们的现实吗?



《急转直下》中,通过评分来决定你在社会里获得特权和福利,这不就是现在网购、外卖,通过好评返现来模糊质量吗?



《绞死DJ》里,通过大数据匹配对象,不断试错,从而找到携手终身的完美伴侣。


而现实社会里,人们在社交网站上公开自己的喜好,大数据泄露,别有用心的人为此制造“杀猪盘”,骗取钱财。



这些现实的魔幻,已经超越了剧集呈现的恐怖。


但是现在呢?


可惜的是,那些科技对人性的考验,讽刺和反转,是大众期待看到的,但并不是创作者真正想要的。


他们更热衷于去制造那些看上去热闹的奇观。


而这,也许这就是《黑镜》不那么“黑镜”的原因。


于是。


抛去了擅长的科技对人性试验的命题。


《黑镜》还剩下的,便只有,一片自娱自乐的风景。



编剧曾在采访中说,他想创作一个让人感到怪异的世界:“拍《黑镜》,做一个围着篝火讲故事的人,讲述一些让人无法安心的故事,让人感到世界的怪异。”


这个让人感到怪异的、无法安心的世界,在“黑镜”里就成了投射人类焦虑的电子世界。


就像前面说的。


科技改变人类,也控制着人类。


从算法,到信息茧房,从形象授权,到楚门的世界,人们对科技的恐惧,其实根本上,是源于对这个世界的不安,我们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我们也不知道未来我们该如何自处,而《黑镜》,正是将这种不安具象化。


然而现在。


现实是,它所讽刺的那些大数据、算法,不幸地,已经牢牢地控制住了它自己。


于是它不再尖锐。


不再黑暗。


甚至于,为投大众所好,变得温情脉脉,千奇百怪。


神剧。


也终于平庸。


还记得第一季第二集《一千五百万里程》里,那个因喜欢的女性遭受不公待遇,而登上“达人秀”舞台,拿刀威胁自杀的男主吗?


他狠狠地骂了评委,揭穿他们的虚伪。


他狠狠地骂了消费主义陷阱对人们的摧毁。


他真实而愤怒地表达自己。



结果呢?


评委觉得这段“表演”太真实、太好了,于是决定给他开一个新的节目。


而我们的男主。


妥协了。


剧集的最后,他出现在了一个新节目里,依然愤怒,依然不满。


只是这时候。


那种愤怒,变成了投其所好,变成了赚钱的商品。


不再是真的尖锐。


他在自己的灵魂上,已经写下了价格。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坂元家的小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剧集   黑客帝国   大众   这个世界   编剧   尖锐   怪异   剧本   愤怒   人性   评分   人类   现实   故事   世界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