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摊牌了!莫迪与美国达成重大协议,印媒坦言:就是为了打中国

文 | HYF

编辑 | 趣史研习社

●○前言○●

印度总理莫迪在本月的21号启程访美,与之前不同的是,本次莫迪访美的规格格外的高,拜登方面也认为这次会谈对于美国、对于美印关系有决定性意义。

经过几日的洽谈,美印双方已经初步达成了协议,协议包括国防工业上的合作、军事装备的交易等等,这意味着美印双方在军事方面的深度合作。

而在这一对印度有极大利好的协议达成后,莫迪更是直言,这是为了应对中国的威胁,维护世界的和平。

早在莫迪正式访美前,在面对记者提问时,他就直言不讳地表示中国是本次访美的重要战略话题。

而美国早已将崛起的中国,视作是自己最大的对手,而印度可以作为新一个制约中国的棋子,这也就难怪拜登对本次莫迪的来访如此重视,以至于要用本用来招待盟友的最高级别国宴来招待莫迪了。

印度作为我们中国的邻国,一直以来都野心勃勃地想要谋取亚洲地区乃至整个世界上的大国地位,因而不断地向中国进行挑衅,与中国产生了大大小小的摩擦。

但硬实力的不足,使得印度也不敢真正地挑起无法用协商解决的事端,最终的结果往往都是中印双方各退一步达成妥协,如今在得到了美国的支持后,印度可能会变本加厉,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而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虽然中国已经一再表示不搞霸权主义、主张各国合作共赢稳定发展,但美国还是担心中国会成为继前苏联后又一个威胁到美国地位的超级大国。

在亚洲地区以往的几个棋子都不足以再制约中国的发展,美国迫切地需要得到印度这个新生势力的帮助,来在亚洲建立新的权力平衡。

其实对于美国来说,这本质上并不是一个关于如何制约抑制中国的问题,而是如何让世界上其他地区都达到制衡,从而保持美国独一档地位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莫迪的这次访美就不再是一次简单的例行访问,而是带着双方共同利益的一次重要的战略会谈。

美国与印度之间的确存在着利益的共同点,这让他们暂时走到了一起,但一切因利益而起的联手,也必将因为利益的分歧而走向瓦解。

从印度的方面出发,印度自尼赫鲁以来,就一直奉行着不结盟政策,保持相对的独立自主,虽然到了莫迪上任时期,莫迪的政治策略相比与印度前几任领导人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基本的原则在短期内应该还是不会改变的。

而不结盟的政策与印度长期以来的大国野心,就决定了印度不会像韩国、菲律宾那样成为美国这个“世界警察”在亚洲地区的辅警,不会让美国随随便便地在印度建立军事基地,不会让印度成为美国的附庸。

同时,印度与俄罗斯之间长期以来友好的关系也会制约美印关系的进一步发展,美国对于印度来说,可以说是“朋友的敌人”,那如果想要进一步与美国发展关系的话,印度可能就要做出一个取舍了。

虽然美国与印度在国防方面达成了多领域的深度的合作,但截止到目前,俄罗斯依然是印度最大的军备来源国,而且还是断档式的领先,而印度也是俄罗斯最大的能源出口国,双方在多方面的战略合作都达到了较深层次,如果放弃的话沉没成本相当的可怕。

根据这一局面我们可以预测,印度大概率不会与俄罗斯决裂,而这也就意味着与俄罗斯关系已经降至冰点的美国,并不会那么信任印度,更不会结成亲密的同盟。

而对于美国来说,东方雄狮的苏醒固然让他们有所忌惮,但飞速发展的印度同样也是他们需要制约的对象。

也许继“中国制造”后下一个大规模进入美国市场的就是“印度制造”,也许印度籍的硅谷高管在日后会越来越多。美国的确想要通过扶持印度来制约中国,但美国并不想让印度成为下一个有实力挑战自己的国家。

这几年中印关系肉眼可见的走向了紧张,这与印度不断地在边境问题上挑起事端脱不了关系。

早在2020年,印度就在加勒万河谷地区持续地挑起事端制造冲突,虽然随后这一系列事件暂时通过协商谈判得到了解决,但每逢在国际会议上提到这个热点问题上,印度方面总是会恶人先告状,措辞强烈地向我们讨要说法、提出蛮横无理的要求。

在国家领土、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这方面,我国的每一位发言人代表人也是丝毫不含糊,每一次都义正言辞地拒绝印度方面的要求,阐述我们的基本立场与不容触犯的底线与原则。

虽然我们可以信任喜马拉雅山脉这一天然屏障,可以信任我们国家的外交人员们会不辱国家颜面,可以信任解放军战士会为了每一寸疆土而浴血奋战、置生死安危于事外,但中印边境问题长此一来也不是办法,必须要通过多种手段来解决。

一方面,印度具有很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的经济总量与十几亿的人口决定了印度市场的重要性。

我们可以与印度在经济方面展开深度的合作,既可以让我们国家的企业获取来自印度市场的巨大利润,也可以加强二国的紧密联系,使得中印两国的利益达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如此一来,印度并不会轻易地再挑起事端。

另一方面,我们仍需要不断提高国家硬实力,并加大在西藏地区的军备投入,为国家安全再上一条保险杠。虽然我国是热爱和平、主张共赢发展的国家,但我国并不会因此而忽视掉对国家主权与国家领土的保护。

强大的综合国力与军备投入的提高,既可以起到震慑效果,也是为了以防万一,是为紧张的局势做未雨绸缪的准备。

相比与中印关系,中美关系想要缓和、想要走向友好发展可能更困难一些,因为中国与美国之间存在着基本理念的分歧,这可能会成为中美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中国主张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主张各国之间联合起来,合作共赢,携手进步,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而中国取得这么大的发展,也不是为了去威胁美国的霸主地位,更不是为了搞强权主义和霸权政治,而是为了中国人民美好幸福的生活、为了更好更快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而美国一向自诩“世界警察”,喜欢在世界各地主持“公道”,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就确立了超级大国的地位。

美国在长期的美苏争霸后,冷战思维已经养成,即使苏联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已经解体,但美国在看到像中国这样的大国逐渐崛起时,还是会心有余悸,认为中国是美国新的威胁。

美国不可能坐视中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仍然像今天这样快速发展,缩小与美国之间的差距,但中国也不可能就为了打消掉美国的怀疑而选择停滞不前,这是对中国人民不负责的选择,也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如此一来,中美之间的最根本的矛盾就无法调和。

但中美之间的分歧也并不会如坚冰那样不可消融,我们仍然可以在许多方面做出努力。

在宏观层面,一方面我们最基本的战略不能动摇,依然要以和平与发展作为主题,继续向社会主义更美好的明天迈出步伐,不断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幸福指数,这也是我们与美国进行协商谈判的基础与资本。

另一方面,我们需要用实际行动来向美国展现国家之间合作共赢的可能性,比如通过加强与美国的经济联系,让美国人民更加感受到“中国制造”带给他们的便利,感受到中美作为两个大国存在着利益的一致性。

而在较为微观的层面,最值得重视的是舆论宣传,这也是一个普通人参与程度高的领域。

欧美国家有很多人从小便接受了对中国对社会主义的抹黑教育与敌视教育,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一些人对华态度不友好也是很正常的事。

但现在网络发达、沟通便利,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去为中国形象的改变做出贡献。通过社交媒体的使用,我们可以让西方人意识到自己对于中国的刻板印象是错误的、片面的,意识到世界各地的人民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

中美关系关乎着中美两国未来的发展,关乎着世界未来的发展走向。而中美关系目前陷入了僵局,如何改善中美关系、如何从根本上纠正美国的冷战思维是一个道阻且长的过程,需要世界各国人民、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

●○结语○●

虽然在莫迪访美与美国达成了国防方面的协议后,国际局势看起来更加紧张了,但这只是历史进程的一个小小的曲折,总体而言,世界趋于和平向往和平的总趋势不会改变,共赢发展成为主题的趋势也不会改变。

面对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来自紧张国际局势对我们中国的威胁,我们普通民众需要做的就是对国家保持信心。而看似危险的境遇里也并非没有生机,在我国目前各方面大战略没有出错的基础下,我们中国也一定会与这些国家达成共识,走向更好的未来。

“化干戈为玉帛”无论是什么历史时期,都不失为一段佳话。希望美国与印度这些国家也能够认识到真正的威胁并不是来自中国的发展,而是来自本无必要的摩擦与冲突,如果能够放下成见,加强合作,无论是对于中美、中印,还是整个世界的人民来说,都是一大福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美国   中国   中美   超级大国   中美关系   军备   事端   俄罗斯   印度   坦言   和平   地位   利益   走向   协议   关系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