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泰州海陵古西仓街(上)

记忆泰州海陵古西仓街(上)

文章较长,分为上下两部分,欢迎朋友们阅读点评。

泰州海陵西仓街,是一条有近七百年历史的古街,俗称西仓路,也称西仓大街。西仓街位于泰州海陵城北,东起古海陵商圈西坝口,与海陵路连接。西仓街在大浦头处呈三岔状,往东南方向可接新桥路(严家巷,新桥口)至坡子街。西仓街西至西仓桥连接东进西路,全长约 1.2千米,是海陵老城区的主要干道之一。

“西仓”之名源于:南宋嘉定年(1208年-1224年),西仓,州守李以增,戍兵建。今西仓桥附近,因该仓在州城西,故称为“西仓”。《崇祯·泰州志》曰:西仓。经武桥北,嘉定年,守李以增,戍兵建。 《道光·泰州志》卷七中以同样文字记述。《道光·泰州志》卷六,街市中记载:“西仓街,在北门外。”

西仓街源于史上盐业转运而形成: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为解江水直灌里下河之患,消弭水灾,官府在北门外官运盐河入口处建东西二坝(即后来泰州人习惯称呼的“西坝囗、东坝囗”)。从此上、下河被隔开,往来船只必须过坝,东西两坝口及城北城西河沿地段遂成盐、粮转运中心。大量货物和人员的往来,使得西仓街应运而生,初始的西仓街虽属简陋狭窄,但它的形成,为它后来成为一条真正意义上的街打下良好基础。

清雍正十一年(1734年)在西仓街东端郁浦设泰坝监掣署,初无衙署,治事舟中。次年,“扬州八怪”之一的高凤翰甫接任,即在西仓街东端的郁浦街东侧,大兴土木建造坝署,州人俗呼“泰坝衙门”。坝署气势恢弘,南北进深六间,东西纵向三排,厅室五十一间。泰属十一场(富安、安丰、东台、丁溪等)的盐引,由场船运至泰州后须经坝署称掣,然后另雇屯船运送仪征批验查核,再运往皖、赣、湘、鄂各处。

因之稻河三浦——马浦、大浦、郁浦,西城河上盐船林立,老西河边西浦,挑夫千计,抬盐过坝,号呼之声,日夕不断。西仓街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商贾云集,百业兴旺。受之影响四浦陆续形成了路巷街道,均各以所在浦名相称,即马浦街、大浦街、郁浦街和西浦街。

清末因淮南盐区的结构调整,盐场由淮南逐渐转移至淮北。泰州从民国二年(1913年)退出相沿两千多年的海盐生产历史舞台。西仓街盐业一落千丈,抬盐过坝逐步销声匿迹,坝署盛况成了西仓人叙说的往事。

1949年1月泰州解放后,西仓街原泰坝监掣署所遗房产,先后为苏北贸易公司、泰州百货批发站及劳保用品门市部使用。

后来的岁月中老西仓街历经多次路道拓宽、整治和旧城改造,古老坝署已荡然无存。有资料显示:西仓街泰坝监掣署遗址,在今大浦小学校门对面,街北略偏西处。

西仓街北侧袁后街是一条与西仓大街平行的古街巷,东与天德巷和百花潭巷相交,再向东,北侧有臭沟头,最终与稻河头涵洞口处东时巷出口向南小路相连。

袁后街北侧自东向西,有西仓街道办事处和泰州糖果糕点厂(原大隆米厂旧址),此处向南巷道是北水巷。西仓消防器材厂,西仓刀剪社(后改名泰州五金工具厂,迁址海光新村路北),西仓派出所(袁后街清代古建筑“单毓华故居”內。即现在的单声文物館),小有名气的三元巷在袁后街的北侧,单家住宅的东边。沿袁后街再向西与下河路相接(下河客运码头)。袁后街向南的北水巷东侧有水上派出所。南出水巷与西仓大街相连,路对面南水巷可达西城河。

在盐业衰落后,但历经几百年沉淀的西仓街,并未失去往日的繁华。仍然是一条热闹的街道,人烟稠密,巷陌纵横,西仓街两侧南北走向的街巷有二十多条。除上述以盐浦命名的四条街道外,西仓街路北有卓家巷、仇家巷(后更名劳动巷)、马家巷、百花潭巷、水巷、同春巷、太平巷、二圈门巷;西仓街路南有严家巷、郁浦巷、李八巷、小蓬莱巷(后改名团结巷)、百花潭巷、胜春巷(建青年桥时消亡)、水巷(水巷原为一条南北贯通的巷道,因西仓街一而再、再而三地拓宽,此巷被分割成南北对应状)、夹剪巷。

西仓街上店铺与民居交错,大门洞开后的门堂、天井给这条熙熙攘攘的长街增添了几分古意和烟火气。

昔日的西仓街是泰州城北地区的商业街道,商贾云集,甚为繁荣。南北两座轮船码头之间的西仓大街地段聚集了商场、旅馆、歺饮、浴室诸多服务行业。每到夜晚,这里灯火通明,人来人往,很是热闹。卖烘山竽的、卖糖球的、卖烧腊肉的、卖糖粥的、卖油炸臭干的,各式小吃应有尽有。

旧时西仓街原有两多,一是米店多,在近十家米店中,首屈一指者是百花潭巷西侧的泰丰米号,店房九十多间,备有柴油机一部,机器碾米,是西仓街第一家具有机械加工能力的作坊。二是油店多,坝署东蒋氏油坊,资金雄厚。其对面是全街最“洋气”的建筑——万花楼旅馆,二楼有廊沿临街,旅客可凭栏观望街景。

坝署东较大的店铺还有盛成南货店、大吉祥茶食店、鼎盛馆茶食店以及黄春源酱园店。该店小磨麻油,在1929年曾获西湖博览会一等奖,同年省农矿厅举办的农产物品展览质量评比中,黄春源酱园店生产的麻油荣获三等奖。水巷口姚恒和酱园店生产的麻油,亦香味浓郁,色泽清纯。西浦迤西,较大的商店有庄恒昌南货店、孙丰泰茶叶店、赵广春中药店与汪恒顺酱园店。史姓是这一带的大姓,邑人夏兆麟《吴陵野记》里就有“吾泰西仓,史称著姓”的记载,史氏族人遍布街两侧,里人戏谑之曰“死(史)半街”。

旧时小三元、小沧浪、百花潭、西泉是西仓街历史悠久的四家浴室,散布在马浦与西浦之间。道光时州人王广业在《海陵竹枝词》中曾咏道:“大浦西来马浦过,屯船麋集老西河。浴堂茶肆知多少,到此招牌小小多。“诗后注曰:泰邑浴堂茶肆约五十余所,小龙团、小沧浪、小蓬莱、小三元。以小为名者,多在于西仓街,亦奇。民初,小沧浪更名新兴。建国后,不少工厂自建浴室,一些老浴室相继被淘汰。四家老字号,最后仅存西泉浴室,2003年迁至都天庙东营业。小蓬莱茶社在青年桥北堍小蓬莱巷口,此巷得名于茶社。茶社后改名西来轩,以后改作米店。1973年易巷名为团结巷。


旧时,西仓街有佛、道庙院五座。雨花禅院与火星庙毗邻,在大浦街,后者为道庙。晏公庙坐落于西浦南端,临街,祀水神晏公。百花潭巷北面的李公庙(俗呼小郎庙)。往来盐船、货船敬礼备至,祈求航运平安,经年香火不绝。毘卢禅院在二圈门巷口西侧,俗称西斗宫。都天行宫,位于西仓桥东引桥北侧,又称都天庙,此庙规模甚大,进山门有两层戏台一座,翘角飞檐,小巧得体。庙东为社稷坛、普济堂、贫儿院,建国后这四处一并改作百货公司仓库。原社稷坛中的两株银杏树,枝繁叶茂,华盖参天。数百载风雨相伴,阅尽沧桑变迁。

旧时西仓街东端有两处颇有规模的私人住宅,均在坝署东,两宅隔街相望。一是张氏宅第,建于清中叶,在路北侧,栋宇崇宏,连绵近百间,是张氏族人聚居之所。二是叶氏住宅,临河而建,房屋数十间,建当时比较时尚楼房,故有“叶家楼”之称。

西仓街上百年名校大浦小学。1911年,邑人徐钟岳、叶武、陈康、夏彭甲、葛寿椿等五位乡贤,在西仓街大浦头叶家楼西侧,栖贤庵创办大浦小学。初名自西初等小学堂,后易名为私立伍成高等小学。上世纪六十年代,大浦小学扩建校舍,拆除了叶家楼。

从1914年至1948年三十多年间,大浦小学曾易名十多次。1949年1月泰州解放后,学校定名为泰州市市立大浦小学。1958年新办沈毅中学,曾暂设大浦小学內,1960年沈毅中学择地工人新村东北处建造校园后搬出。文革时大浦小学更名为东方红小学,1979年改名为泰州市大浦小学,1981年学校被命名为泰州市大浦中心小学。上世纪六十年代时,大浦校园布局呈狭长状,由东向西延伸,北临西仓大街,南与南小街仅隔一座围墙。校门在学校东边,它的北边有个小侧门,紧靠侧门的是传达室兼油印室。南楼北侧有一扇小门,可通南小街和西城河。

西仓街东端大浦小学现朝北校门

欢迎继续阅读《记忆泰州海陵古西仓街(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泰州   东向   下河   后街   泰州市   向南   西城   蓬莱   百花   酱园   米店   茶社   旧时   浴室   大街   记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