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时秦王为何数次拔不出剑?是剑太长了吗?说出来别不信

《战国策 燕策三》: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荆轲刺秦的详细过程被记载在《战国策》中,现在来回顾一下荆轲刺秦的整个详细过程:

荆轲刺秦王

荆轲捧着地图送给秦王,然后慢慢打开地图,地图是卷轴形式的,荆轲一边打开地图一边暗中准备,秦王的目光则被地图所吸引,等到地图完全打开之后,徐夫人匕首就露了出来,荆轲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起匕首刺向秦王。

秦王发现不对,本能地挣扎起来,结果把袖子扯断了,在这一瞬间,秦王想拔出自己腰间的佩剑,但由于剑身太长,一时拔不出来,于是秦王就握住剑鞘,估计是想用力来拔剑,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而剑插得很紧,所以不能立即拔出来。

荆轲一击不中, 于是开始追逐秦王,秦王则绕着柱子跑,于是事发突然,大殿之上的臣子们都被吓蒙了,不知道怎么处理,按照秦国的法律,上殿的臣子不允许携带兵器,而宫殿外面的侍卫没有秦王的命令是不能上殿的,但秦王忙着逃避荆轲,哪有时间呼喊侍卫上殿呢?

荆轲

就这样发生了奇怪的一幕,秦王政与荆轲在大殿之上绕圈子追逐,底下的大臣与侍卫就这样傻看着,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个时间很短暂,估计不会超过一分钟,这个时候秦王的医官夏无且把他手中的药袋投向荆轲,就这样阻挡了荆轲一下,估计也就是2~3秒的时间。

秦王虽然腰间有剑,但被荆轲一直在追逐,根本没有时间拔剑,就在荆轲被药袋袭击的这一瞬间,秦国的臣子们有人就大喊:大王负剑于背!大王负剑于背!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大王,把剑推到背上。秦王马上照做了,然后迅速拔出剑,砍向荆轲的大腿,荆轲手中是一把短小的匕首,遇到秦王拿着长剑,肯定不是对手,秦王就砍倒了荆轲,荆轲倒地后,把手中的匕首投击秦王,但没有击中,击中了柱了,秦王又挥剑砍向荆轲,荆轲手上被砍伤了八处。

行刺秦王

到这个时候,荆轲刺秦就完全失败了,败在了秦王政的剑下,现在问题来了,为何秦王一开始数次拔不出剑来呢?有以下几个原因:

1、剑身太长,不好拔剑

按照秦始皇陵墓出土的秦剑来看,秦剑的长度一般在81~95厘米之间,这是青铜剑,在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发现的,荆轲刺秦发生在公元前227年,秦始皇陵墓封闭的时间是公元前210年,时间高度重复,可以说兵马俑中发现的秦剑就是秦国或秦朝当时的秦剑。

有人说八九十厘米的剑不算长,怎么会拔不出来?太多人忽略了一个常识问题,就是拔剑的时候,其拉出的长度是两倍的剑身长度才能拔出,假如秦王剑的长度是85厘米,两倍的长度就是1.7米。

《太平御览》卷八六:《河图》曰:秦始皇帝,名政。虎口、日角、大目、隆鼻,长八尺六寸,大七围,手握兵执矢,名祖龙。

根据这个记载,秦始皇的身高是八尺六寸,按照秦朝一尺合23.1CM的标准来计算,秦始皇的身高有1.9866米,这似乎不太可能,如果秦始皇有这个身高史书肯定会特别记载。

秦王剑

虽然兵马俑中的将军俑最高达到1.95米,可那是整个秦国最精锐的部队,都是百里挑一的,类似于现在的国旗护卫队一样,不代表这个身高是当时的平均身高,以当时的自然条件和营养水平,身高不太可能达到这个数值。

两倍的拔剑长度是1.7米,就算秦始皇身高是1.8米,这个剑都不太好拔出来,你可以拿个1.7米的物体来试一下就知道了。

《盐铁论 论勇》第五十一:大夫曰:荆轲怀数年之谋而事不就者,尺八匕首不足恃也。秦王惮于不意,列断贲、育者,介七尺之利也。

这里说秦王的剑是七尺长,按秦尺一尺是23.1厘米来计算,七尺就是1.617米,如果是这么长的剑,那秦王就更不可能拔出来了。

但从考古及文物来看,秦国当时虽然有超过1米的剑,但寥寥无几,按照逻辑来推断,秦王剑不可能有这么长,1.617米相当于一个成年人的身高了,戴着这么长的剑,生活很不方便的,但秦王不是普通人,当然也不排除有这种可能。

佩剑的兵马俑

2、被追逐的过程没有时间拔剑

剑身太长不好拔剑应该是次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没有时间拔剑,荆轲刺杀秦王的时候,事发突然,秦王也是惊慌失措,反应不过来,当荆轲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时,秦王奋力挣脱,把衣袖都扯断了,可见秦王力气也不小。

荆轲手持匕首,长度是一尺八寸,约41厘米,当秦王挣脱之后,荆轲迅速上前行刺,秦王根本没有时间拔剑,然后就是绕着柱追逐,更加没有时间拔剑,要不是夏无且用药袋击打荆轲,秦王仍然没有时间拔剑。

荆轲行刺秦王的整个过程虽然记载得很详细,但时间其实是很短的,估计就是一分钟左右,时间越长对荆轲越不利,秦国朝堂之上的臣子和侍卫哪怕不带兵器围上来,荆轲也得失败,荆轲只能紧追秦王,这是他唯一的机会,他不能让秦王有时间拔剑,荆轲非常明白这一点。

背负剑兵俑

荆轲行刺秦王唯一的机会就是图穷匕现的时候马上拿起匕首杀死秦王,据说徐夫人匕首上有剧毒,只要被刺伤,必死无疑,但荆轲显然不想直接杀死秦王,而是想挟制他,这就让荆轲永远地失去了杀死秦王的机会。

3、佩在腰间的剑不方便拔出

佩戴在腰间的剑是不容易拔出的,背在背上的剑反而是容易拔出的,戴在腰间需要拔出双倍的长度才能拔出,而且两人面对面时,荆轲不会给秦王拔剑的机会,背在背上的剑只需要把手伸到背后就能拔出,即使面对面也有机会拔出。

所以朝堂之上的大臣才会喊“王负剑”,这是一个常识,但由于秦王被荆轲追得紧,没有机会拔出,再加上在腰间不方便拔出,所以没有机会,而荆轲被药袋击中的那一瞬间,明显迟疑了几秒,就给了秦王机会,才拔出长剑,一旦秦王剑出剑鞘,荆轲必死无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秦王   剑鞘   秦国   臣子   侍卫   匕首   长度   身高   机会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