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才醒悟:缺乏这几个靠山,晚年将是一场腥风血雨

#夏日生活打卡季#

人到晚年,身体最差,问题最多,风险最大,生活最难。

很多人都有这么一个想法,只要熬过了壮年和中年,把该吃的苦都吃了,那到了晚年,人生就轻松了,日子就幸福了。

这种想法,就是心理学当中的“延迟满足”,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延迟幸福”。当下过得一般,而希望上了年纪之后,越过越好,这真的可能吗?

有心理研究者认为,延迟满足,很大概率都不会真正满足,也不会真正幸福。因为美好的,永远都是当下,并不是复杂难测的未来。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问题只会越来越多。要知道,人生的难度,只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不断增加。

老了才醒悟,缺乏这几个靠山,人之晚年,将会是一场腥风血雨。

一、缺乏充足的存款,老人会没有尊严。

有一句很现实的话:人格尊严,永远都不是靠别人施舍而来的,而是靠个人的能力赢得的。

有底气,有实力,没有人可以给我们脸色看,我们也不需要看别人的脸色做人。反而,别人还会巴结我们,抱我们的大腿。

没有底气,也没有实力,连日常的生活费都无法保障,那就怪不得别人为难我们,看不起我们了。弱小者,就算上了年纪,又有谁会尊重呢?

古人有言:“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

这番话,不仅对亲戚朋友适用,也对至亲的家人适用。因为家人也是人,也会有“欺软怕硬”的心理和行为。此乃人性,无法改变。

人老了,首先就要考虑“钱财存款”的问题。物质有保障,生活才不会差到哪里去。

二、在家中的声望不够,晚年会很卑微。

形容一个老人德行足,声望够,我们就会用“德高望重”一词来概括。

上了年纪的老人德高望重,辈分也比较高,相信下面的子女后代就会尊重老人,对老人的态度特别好,不会有什么不好的想法和心思。

对此,我们不妨思考一个问题,后辈尊重长辈,究竟是因为老人辈分高呢,还是因为老人德高望重呢?毫无疑问,跟“德高望重”这四个字有关。

很多孤独终老的留守老人,辈分够高了,可他们依旧被孩子们抛弃,就是因为他们德行不够高,声望不够重,无法让后人生发出尊敬之心。

所谓“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哪怕是年迈的老虎,只要它无法震慑身边的年轻老虎,那年轻老虎就会欺负它,取代它的位置。

德行高,就是品德好,能力足,有实力的意思。而声望重,就跟个人的名声和所拥有的人脉势力有关了。如此,才能保障晚年安稳。

三、缺乏该有的平衡手段,老人会被孤立。

身边还有老伴,还不算势单力薄。如果老伴走得早,只剩下自己,那就真的是势单力薄,没有任何的尊严和地位可言了。

难道说,势单力薄的老人,就没有改变处境的可能了吗?有改变处境的可能,就要看个人的能力和手段了。

我们所要具备的手段,就是平衡。让家庭中所有的关系,都保持平衡。不仅如此,还要平衡家庭中每个人的实力和利益。

比如分家产,最好平均分,不让某个孩子吃亏,也不让某个孩子占优势。一碗水端平,有利于孩子尊重父母,让孩子们的内心得到满足。

至于偏心,最好就不要有这样的想法。你有四个孩子,但你偏心小儿子,那其他三个孩子针对你,或者孤立你们,结果不就惨了吗?

人性,不患寡而患不均。每个人都分得少,人们没有怨言。而有一个人分得多,其他人分得少,那矛盾和冲突就不可避免了。

四、缺乏健康的体魄,老人会被抛弃。

有一个现实:没有人可以跟老人感同身受,除了同龄且有同样遭遇的老人。

年老多病的父母希望孩子可以体谅父母,可孩子做不到,因为他们还年轻,感受不到父母被病痛折磨的煎熬。

卧病在床的老人希望后人可以照顾老人,可后人做不到,因为后人没有经历过卧病在床,无法感知当事人的痛苦和想法。

所以,只要老人一生病,还躺床上了,无法自理,那孩子就会给老人脸色看,对老人特别不客气,让老人心寒。但是,老人早已没有选择的机会了。

所谓“久病床前无孝子,久贫家中无贤妻。”这番话,是千古以来的铁律。病痛降临,既需要花钱,也需要亲人照顾,又有哪个家庭可以承受呢?

跟活到多少岁相比,当下的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不然,《庄子》当中也不会提到“寿则多辱”了。

文/舒山有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晚年   势单力薄   辈分   腥风血雨   德高望重   靠山   德行   声望   年纪   想法   老人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