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杀韩复榘前请他去开会,韩找保镖算命,保镖:此行凶多吉少


在近代历史中,张学良曾在种种原因的促使下,一枪不发丢掉东北,背负了许多骂名。除此之外,山东也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其中的主要人物则是韩复榘。

韩复榘的人生颇为传奇,在后人的评价中也有好有坏。作为山东省的掌权者、国民党内部的高级军官,韩复榘在抗日战争中丢掉山东的故事,也为他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除此之外,韩复榘更是多次得罪过国民党的领导者蒋介石。这两人的恩怨,用“深仇大恨”这四个字来形容也并不过分。因此,蒋介石也逐渐起了杀心。

韩复榘和蒋介石之间都发生过什么呢?他为何选择丢掉山东?蒋介石到底有没有杀掉韩复榘呢?

坐领山东

韩复榘出生于1890年,在那个混乱黑暗的年代,他的童年生活过得比较幸福。

因为韩复榘的家庭情况不错,父亲曾经是秀才,还曾在私塾教过书,属于比较有名望的人。

良好的经济基础,也让韩复榘的童年生活比较安稳。他小的时候头脑便很聪慧,也比较热爱学习,跟在父亲身边学习了不少的文化知识。

可是复杂的时代背景,还是影响到了韩复榘的生活。1900年间,他的家乡河北爆发了义和团运动。

受到该事件的影响,韩复榘因为家中亲人接触过外国人,便成为了运动的针对者。从此以后,韩家便逐渐败落,韩复榘也被迫放弃了学业。

14岁时,韩复榘便在父母的安排下,娶给了一位家庭不错的女子为妻。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他又进入了当地的官府机构工作,只不过薪水微薄,生活还是比较贫苦。

但是在那个时代来说,能有一个稳定工作的韩复榘,生活已经是比较不错的了。只不过在平淡的生活中,韩复榘又喜欢上了赌博,最终败光家产,为了躲债而逃到东北。

1909年间,19岁的韩复榘在东北地区辗转流离,连生计都成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他遇到了人生中的贵人冯玉祥。

冯玉祥十分器重韩复榘,因为其长相一副书生气,能写一手好字,还有相应的文化知识。由此,韩复榘便开始了飞黄腾达的人生。

凭借作战勇猛,能力优秀,韩复榘逐渐成了冯玉祥手下的大将。只不过在1926年间,冯玉祥因为一些波折遭受失败,他又转投了阎锡山。

过了一段时间,冯玉祥重招旧部,韩复榘又回到了其麾下。按理说,韩复榘的回归,应该得到冯玉祥的重视才对。

可是冯玉祥并没有太过于提拔韩复榘,甚至还给他降了职,安排到漯河地区防守。看着同时期的朋友步步高升,这也让韩复榘的心中有了一些委屈。

因为这件事,韩复榘开始沉迷于酒色,逐渐荒废政事。在这段时间内,冯玉祥虽然也曾“安慰”过他,但却一直没有解决什么根本问题。

一直到1929年间,韩复榘和蒋介石的一次会面,又间接改变了他的人生。

蒋介石在见到韩复榘以后,对其表现得非常重视,他与夫人宋美龄亲自设宴招待,还对韩复榘说:

“我给你准备了一张十万元的,还在上海留了一套豪华的住宅。像你这样优秀的将领,应该值得更好的生活才对。”

韩复榘对于蒋介石的恩宠十分受用,在几次接触后,心中便已经有了投靠蒋介石的意思。

1929年5月,韩复榘联合了一些冯玉祥手下的著名将领,他们选择了“叛冯投蒋”,从此便成了蒋介石阵营下的人。

蒋介石对于韩复榘表现得十分器重,他当即任命其为中央军第三路讨逆总指挥,依旧兼任曾经的河南省主席。

又经历了一番波折后,在蒋介石的安排和帮助下,韩复榘于1930年9月5日,正式成为山东省主席。从此以后,他便坐领山东,开始了人生中最为辉煌的时刻。

刚刚达到山东的韩复榘,还没有表现出过于敌视蒋介石的情绪。可是在著名的“九一八事变”时期前后,韩复榘的一系列作为,也算是与蒋介石结下了私仇。

在此期间,韩复榘先是阴谋暗害了山东某县的国民党领导马丹亭,又将罪名嫁祸到了山东省党委成员刘涟漪,除掉了两个心头大患。

除此之外,韩复榘还以山东省是日本的敏感区域为由,直接将当地的反日组织遣散,还阻止积极分子进行反日宣传。

韩复榘做的事情远不止这些,他还曾掌控了山东的税收系统,将税款占为己用,不遵守南京政府的纸币流通命令,还停发了国民党各支部的经费,并将其解散。

总的来说,韩复榘的一系列作为,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掌控山东。他不再信任蒋介石,更相信的则是自己手中的军权。

对于韩复榘的种种作为,蒋介石自然也是大为恼火,可是因为复杂的政治背景。在第一时间,蒋介石也没有办法处理韩复榘。

而山东省,也成了一个国民党管理下的半独立区域。

矛盾累积

在“九一八”事变中,蒋介石曾经命令张学良说:

“无论日本人在东北地区,做出了什么样的过激举动,我们也不能够与其发生冲突。”

经过蒋介石的“英明领导”,东北地区沦为了日本侵略者的根据地。

而这件事对于韩复榘的刺激很大,再加上十九路军的英勇抵抗,以及南京政府的屈辱退让,更是让他心中有了很多的感触。

韩复榘认为,当下的人民是明辨是非的。如果政府爱国护国,就会得到人民的支持。如果政府丧权辱国,就会遭到人民的反对。

除此之外,蒋介石的一些做法更是让韩复榘感到寒心。面对外来的侵略者,蒋介石不想着与其作战,却总想要排除异己,手足相残。

因此,韩复榘也开始在思想上反对起蒋介石来。

1933年11月22日,在淞沪抗战的影响下,不少国民党内的积极分子,一同反对起蒋介石来。他们在福州成立了新的政府,开始与南京政权敌对。

韩复榘在这场活动中,对福州势力进行了声援和支持。因为这件事,更使得蒋介石对韩复榘猜疑加深,两人的矛盾也在不断地累积着。

当时的中华大地上,日本侵略者也是阴谋布局,试图占据地大物博的华夏土地,让其成为日本人民的领土。而山东作为富饶之地,自然也备受日本人的关注。

正当韩复榘和蒋介石的关系开始恶化之时,日本人也横插一脚,开始拉拢韩复榘,意图将其培养成为汉奸。

而韩复榘也有自己的野心,他一边对日本侵略者进行敷衍,又一边凭借这股势力,对蒋介石进行高端施压。

在韩复榘的带领下,山东看似相对平安无事,实际上却是危险重重。

1936年12月间,由张学良等人主导的“西安事变”爆发了。蒋介石在全国人民的抗议下,开始考虑协同抗战的问题。而韩复榘也在这个背景下,发文响应了张学良等人的主张。

与此同时,韩复榘还在和日本侵略者秘密接触。虽然他不为日本人做什么实事,可是蒋介石在了解到情报信息后,还是对韩复榘越发地忌惮起来。

两人之间的矛盾,也在不断加深之中。但是在这个时候,蒋介石的心中,还没有斩杀韩复榘的心思。真正让两人的关系完全破裂走向敌对的原因,还是在丢掉山东的问题上。

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蒋介石也开始调兵遣将,组织人马对日本侵略者进行反击。

可是在这个时候,韩复榘却做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他在与日本侵略者的沟通中,决定让山东保持中立,不参与到这场抗日战斗中。

这一项举动,又惹恼了蒋介石。就连冯玉祥都曾亲笔写信,劝韩复榘不要误入歧途,要为了民族复兴而战。

因为这件事,冯玉祥还曾在日记中写道:

“复榘啊复榘,你是一个好孩子,一定要成为民族的英雄,为抗日大业而做出贡献。”

可是韩复榘的表现,还是让很多人感到失望。一直到日本侵略者准备正面进攻山东时,韩复榘才开始准备着调兵作战。

最终下场

只不过在这个时候,有一个让韩复榘愤怒无比的消息传来。经过国民政府的商议,蒋介石决定放弃南京,执行战略转移计划。

这个决定,也直接导致了“南京大屠杀”的诞生。韩复榘本人是非常反对放弃南京的,这背后的原因很复杂。

最直接的来说,如果放弃南京,山东便会成为被日本侵略者包围的绝地。

1937年12月间,心中充满怨气的韩复榘,在与日军几番血战失利的情况下,也做出一个出人预料的决定——放弃山东。

蒋介石和李宗仁等人得知韩复榘要撤离,不由得惊慌失措。为此,蒋介石多次传达命令说:

“无论付出什么代价,也要死守济南,绝对不能放弃山东。”

可是韩复榘撤退的速度很快,等到命令传达时,他已经撤退到泰安了。为此,蒋介石又下令,让韩复榘死守态度。

听到这番命令,韩复榘也直接回复说:

“南京不守?何守泰安?”

简单来说,韩复榘就是直接违抗了蒋介石的命令。无论蒋介石怎么命令,韩复榘都以为他是要削弱自身实力,毅然决然地放弃山东,在边缘地带待机而动。

韩复榘撤退到金乡等地后,蒋介石的心中也起了杀心。

他认为韩复榘反复无常,和多方都有勾结,再加上韩复榘明显反对蒋介石的积极态度,更是让蒋介石坚定了想要斩杀韩复榘的决心。

1938年1月间,蒋介石等人在开封召开了一场大会,命令所有北方将领都要参加。而韩复榘自然也在其中,只不过在他的心中,一直有些忐忑不安,不知该不该去。

事实也正如韩复榘所猜测的一般,这次会议,说白了就是蒋介石精心准备的。正在此时,刘湘又秘密通知了韩复榘,告诉他这次会议并不是一件好事。

因此,韩复榘先是找借口回绝了参会的邀请。可是在蒋介石等人的阴谋下,韩复榘还是逐步掉进了陷阱,先是抵达徐州,后又前往了开封。

在历史纪实小说中,还曾有过这样一段记载,韩复榘与蒋介石见面的前一天,已经身陷险境,自知情况危急了。

当晚,韩复榘难以入眠,又叫来了身边的保镖说:

“听说你会相面?能不能给我算算,这番前去赴会,是吉是凶?”

闻听此言,保镖沉默半晌,又突然跪在地上对韩复榘说:“此行凶多吉少,我们应该早做打算,离开徐州!”

此时的韩复榘已骑虎难下,他知道保镖的话并非危言耸听,可他还是没有想办法离开徐州。

在蒋伯诚等人的哄骗下,韩复榘也幻想着能和蒋介石“消除误会”,握手言和。于是,韩复榘还是带着一些亲卫来到了开封。

可是在蒋介石的层层设计下,他的亲卫都被算计在内。毫不客气地说,步入开封的那一刻,韩复榘便已成为“孤家寡人”。

在会议上,蒋介石率先发难,怒气冲冲地说:

“我们的高级将领之中,竟然有人为了保存实力而放弃了黄河天险,将山东白白送给敌人。这种人,就该死无葬身之地!”

不用多说,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蒋介石说的“某人”,就是韩复榘。面对这番言论,韩复榘也毫不客气地说:

“山东丢了我负责任,那南京丢失,责任又要让谁来承担?”

不得不说,韩复榘“勇气可嘉”。可是这番话说出口,也注定了他必死的结局。会议结束后,在蒋介石的安排下,韩复榘被暂时软禁等待进一步审判。

最终,韩复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判处了死刑。1938年1月24日,韩复榘被人带走,在到达楼梯处时他幡然醒悟,准备逃跑,被特工当场枪杀,终年48岁。

韩复榘的死不仅仅是因为丢失山东,这背后的原因很复杂,但将国土拱手让人是可耻的、背叛国家和人民的。而随着他被杀,“山东王”也从此成为历史。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进行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蒋介石   东北地区   凶多吉少   山东省   侵略者   南京   日本人   日本   山东   保镖   命令   心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