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京东集体换帅 继任者为何而来?

中国商报(记者 蒋永霞)6月20日,阿里巴巴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告称,阿里巴巴控股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将卸任,继任者为阿里巴巴“十八罗汉”中的蔡崇信和吴泳铭。

值得注意的是,在“6·18”前夕,京东也突然宣布,京东集团CEO徐雷退休,时任集团CFO的许冉上位。6月18日当天,许冉首次对外亮相。

无论是阿里巴巴还是京东,掌门人的更换都有些突然。在挑选新掌门人上,阿里巴巴和京东则做出了不同的选择,阿里巴巴推举在企业中德高望重的创始人坐镇,而京东则看中了拥有丰富财务管理及资本运营经验的引进人才。做出这样的选择,或许只因阿里要回归淘宝,而京东要再造3个“京东”。

图为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长河街道网商路699号阿里巴巴集团总部。(图片由CNSPHOTO提供)

阿里巴巴:创始人坐镇大本营 加速推进组织变革

阿里巴巴发布的公告称,张勇将于今年9月10日卸任阿里巴巴控股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职务。此后,张勇将专职担任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专注于阿里云的发展。

且经阿里巴巴董事会批准,张勇卸任后,集团执行副主席蔡崇信将接替张勇出任阿里巴巴控股集团董事会主席;吴泳铭出任阿里巴巴控股集团CEO。

此次高层人事变动与当前阿里巴巴集团组织架构调整有着莫大关系。

今年3月,阿里巴巴宣布构建“1+6+N”的组织结构,即在阿里巴巴集团之下,设立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本地生活、国际数字商业、菜鸟、大文娱等六大业务集团和多家业务公司,并分别建立各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的董事会,实行各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董事会领导下的CEO负责制,对各自的经营结果负总责。

随着变革的平稳推进,“1+6+N”的全新业务集群已基本成型,各业务集团董事会已开始运行,多个业务的上市和融资计划也已开展,控股集团董事会的角色亦随之发生变化。阿里巴巴方面表示,未来阿里巴巴控股集团不仅要有力支撑协调各业务集团发展,更要成为新技术的发现者和推动者,创新业务孵化的大本营,创造更多价值增量。

这时,身为阿里巴巴的创始人,在集团中担任多个重要职务,对企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十八罗汉”中的蔡崇信和吴泳铭成为最佳人选。

资料显示,蔡崇信于1999年加入阿里巴巴集团,系创始人之一。1999年至2013年,担任阿里巴巴集团CFO,并于2014年带领公司在纽约上市,之后负责战略投资工作。阿里巴巴表示,蔡崇信的全球化经验和对宏观环境的洞察,对于阿里巴巴进一步推进国际化是有力的支撑。其对阿里巴巴发展历程的充分了解,对战略方向的把握以及对文化的传承,将会在未来帮助阿里集团持续发展。

同样为阿里巴巴创始人之一,吴泳铭有着深厚的技术背景,曾担任过B2B、淘宝、支付宝等多个重要业务的首席技术官,领导构建了相关业务的底层技术架构;带领创建了集团的核心业务阿里妈妈平台,创新孵化了手机淘宝推动集团的无线化发展,在公司内有极强的号召力。

对阿里巴巴而言,蔡崇信是灵魂人物之一,他曾被称为“马云背后的男人”。而身为阿里巴巴的第一代程序员,技术过硬的吴泳铭也可谓是阿里巴巴的“扫地僧”,他的能力得到普遍认可。在当前集团角色转变后,拥有较强的管理能力、丰富的投资经验,又对企业有着深厚感情的蔡崇信和吴泳铭被推到台前,可谓实至名归。

京东:弄潮儿畅想未来20年 再造3个“京东”

“6·18”前夕,京东集团宣布,京东集团CFO许冉升任CEO,负责集团各业务的日常运营和协同发展,向京东集团董事会及主席刘强东先生汇报。京东集团原CEO徐雷由于个人原因提出退休申请,经集团董事会批准,尊重并同意徐雷的退休申请。

据了解,许冉于2018年7月加入京东。2018年7月至2020年5月,除担任京东零售的首席财务官外,许冉还先后兼任集团财务和集团税务部门负责人。

在此期间,许冉带领团队完成达达、德邦、中国物流地产等上市公司的并购,以及京东科技的业务重组,进一步完善了京东集团业务的战略布局;在融资交易方面,推动主导京东集团在香港二次上市,京东健康、京东物流和京东仓储设施公募REITs的分拆上市,以及京东工业、京东产发的一级市场融资等交易,京东集团获得标普长期主体信用评级上调,获得首笔绿色银团贷款融资;在内部管理方面,通过经营分析和财务管理,推进精细化运营,提升京东集团的业务健康度。

在加入京东集团前,许冉是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的审校合伙人,先后在普华永道的北京办事处及旧金山办事处工作了近20年。

许冉履历亮眼,在京东的五年也是成绩斐然。那么,许冉的到来到底会为京东带来什么?

6月18日,在京东老友汇活动中,许冉首次对外亮相,并带着京东的下一个20年目标“35711”而来——京东能有3家收入过万亿元人民币、净利润过700亿元人民币的公司;5家进入世界五百强的公司;7家从零做起市值不低于1000亿元人民币的上市公司;能为国家缴纳1000亿元人民币税收;提供超过100万就业岗位。

在活动中,许冉进一步系统分析了京东的重点经营思路:一是贯彻集团下沉市场、技术服务、国际业务三大战略,聚焦主航道;二是恪守京东经营理念,持续优化管理体系和组织机制;三是夯实企业价值底座,传承企业文化。

许冉除了助力京东及其他业务板块的成功上市外,在京东的多次组织、业务调整中也提出很多关键建议,深受刘强东器重。

在电商平台的组织架构不断调整,资本市场试图谋求更多机会的当下,拥有财务管理及资本运作背景的许冉,显然与京东“35711”的发展愿景相匹配。

马云、刘强东达成共识:存量市场 价格为王

因时而变,随事而制,马云与刘强东积极求变。

当前电商行业增速放缓,市场早已进入存量阶段,市场竞争也愈演愈烈。随着抖音电商和拼多多的崛起,阿里巴巴和京东受到了很大影响。目前,阿里市值相对最高时的近9000亿美元已缩水逾70%。

更为关键的是,当前,大众消费观念已发生变化,更多人网购时更看重价格,高性价比产品颇受欢迎。从竞争策略来看,电商步入存量市场的争夺,提升价格力无疑是抢夺市场、赚取流量等最简单直接的武器之一。

就这样,电商行业开启了低价之战。

近几年,一直在大力推广天猫品质消费的阿里巴巴集团,心思早已不在价格上,也因此逐渐失去了价格优势。这时,退休在外游玩的马云坐不住了。

今年5月下旬,马云召集淘天集团各业务负责人召开了一场小范围的沟通会。马云在会上称,阿里巴巴集团过去那些赖以成功的方法论可能已经不适用,应该迅速改掉。

马云表示,未来淘天集团还需“回归淘宝、回归用户、回归互联网”。马云判断称,接下来是淘宝而不是天猫的机会,阿里电商应该 “回归淘宝”。

值得注意的是,自阿里巴巴框架调整后,唯有淘天集团仍将继续由阿里巴巴集团全资拥有。且蔡崇信和吴泳铭也在淘天集团分别担任淘天集团董事长和淘天集团董事。另外,今年5月,蔡崇信还出任与淘天电商业务密切关联的菜鸟集团董事长。

回归淘宝,蔡崇信和吴泳铭两位老将领了新的使命。

刘强东同样意识到价格的关键性,更是早早回归京东督战。去年11月,刘强东对团队的一场长达数小时的内部谈话,改变了整个京东的发展战略。刘强东痛批团队迷失了方向,重新提出低价策略——“低价是我们过去成功最重要的武器,以后也是唯一的基础性武器。”

接下来,阿里巴巴和京东围绕核心关键词“低价”会展开一系列组织变革和业务创新。

当前电商行业也正在朝着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这意味着,不仅要打低价,还要保证品质不打折、服务不打折,这就对企业的组织机构及供应链等各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的确,在低价表象的背后,是立足于企业更低的运营成本和更高的运营效率。阿里巴巴和京东从上而下的组织架构调整,以及管理层的换血,都是基于此做出的改变。

换帅本身或许无法改变一家企业的命运,而由此带来的组织战略调整才是裂变的核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阿里   崇信   继任者   阿里巴巴   低价   淘宝   董事会   创始人   董事   集体   业务   集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