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5G特色大网:如何打赢“差异化”之牌?

一个承载“差异化”使命的广电特色5G大网正在形成。


一年前的这个时候,2022年6月27日,中国广电5G试商用在北京启动,中国广电192号段面向公众放号。广电5G开启商用步伐,标志着中国广电初步形成“有线+5G”融合发展新格局,也真正拉开5G市场四家运营商同台竞争新局面。支撑其中的,就是广电特色的5G大网已经形成。


5G牌照发放四年,5G发展进入新阶段,作为获得5G牌照的第四大运营商,在四年的时间里,中国广电从定位、建网、业务不断探索,媒体、信息、科技融合的中央企业的定位逐渐清晰这也是广电差异化发展的前提。


目前,中国广电5G从规模建设期进入实质运营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广电有哪些新的机遇?又面临哪些挑战?差异化发展如何落地?

行业环境变化

目前,三大运营商的5G套餐用户突破12亿户,其中中国移动6.89亿户、中国电信2.83亿户、中国联通2.24亿户。目前,中国广电的5G用户860万,后入场的中国广电在移动通信市场势必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
固移融合即捆绑有线电视、低价、交叉补贴等是基层KPI下常用竞争手段。目前,中国广电的5G套餐,价格上没有明显优势,此前中国广电也发布了固移融合品牌,聚焦家庭市场,但固移融合套餐尚未推广。
在高饱和的市场中取得后发优势对广电而言并非易事。在广电自己的存量市场,形势同样不容乐观,广电的电视和有线用户呈现加速流失之势。《2022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统计公报》显示,有线电视网络收入719.55亿元,同比下降2.04%。其中,收视维护费、付费数字电视、落地费等传统有线电视网络业务收入451.74亿元,同比下降7.35%。因此,对现有业务进行升级创新也是广电当务之急。
尽管在存量市场面临激烈的竞争,但5G技术标准不断演进,新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给中国广电带来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近日,中国广电董事长宋起柱对中国广电加速融入数字经济浪潮做了相关表述。宋起柱表示,中国广电将通过内容引领,加速融入数字经济浪潮;融合创新,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中国广电作为媒体、信息、科技融合的中央大型文化企业,核心使命是要建强新型媒体传播网、国家文化专网、国家新型基础设施网。中国广电的5G差异化发展围绕此定位和核心使命。
“广电5G业务应走5G+融合模式,将广电5G融入到新型广电媒体传播网、国家文化专网、国家新型基础设施网等大网络中去发展,通过5G带动整个广电DICT业务发展。”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信息网络所副所长张健此前表示。

建智能化综合性基础设施

定位明确之下,坚实的网络基础、市场化的机制以及全国一网的合力是中国广电差异化发展的着力点。
在获得5G牌照的四年里,中国广电走过的荆棘与鲜花之路也为后续发展蓄力。
从时间爆发角度而言,广电跑出了5G速度。从去年6月27日第一批20个省份启动5G网络服务,到9月27日覆盖全国31个省份5G业务正式商用,中国广电仅用6个月的时间建成一张全国性的5G精品网络,发展用户860万,建设68万700MHz基站,共建共享380万站4G、5G基站。
但放到5G发牌四年的时间维度看,中国广电的发展颇为不易。手握700M获得牌照只是进入移动通信市场的第一步,需要建网,需要通信人才,需要全新的市场化思维,更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
建一张5G广覆盖的网络是中国广电新业务开展的基础。中国广电通过与中国移动的共建共享,高起点快速地建成了覆盖全国31省份的高效能5G精品网络,实现700MHz 5G网络乡镇及以上区域连续覆盖、热点农村区域覆盖;全新建设CBNET IP骨干网、升级建设固定语音网、创建新型广播电视业务网,统筹规划建设数据中心、云计算、CDN等融合算力设施,加快建设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
对于关于算力发展,中国广电提出以算融媒,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升级,夯实国家文化数字化底座。中国广电夯实算力云网,建强固移协同网络。有线无线卫星协同,云网边端一体化发展,坚持固网数据网、5G移动通信网、固定语音网和IP化有线电视网四网协同策略。
据介绍,中国广电采用“全国一张网、创新一朵云”的理念实现了集约化建设,以确保网络的统一高效覆盖。基于高效创新架构,快速实现统一标准、统一产品、统一运营,覆盖全渠道、全场景、全链条,有力支撑广电5G的用户快速发展。集中运维,充分减轻省网压力,聚焦业务创新发展。

特色优势:广播式业务

广播式业务是中国广电的基础业务领域,也是中国广电特色优势。中国广电创新5G NR广播业务,丰富了5G能力和业务形态,开启了融合广播式特征的5G应用新境界,是基础运营商5G重大创新之一。
5G NR广播电视标准同时支持广播、组播、单播等数据传输方式,不仅能够实现在通用5G终端上实现全新的广播电视服务,还能够对物联网、车联网、新型公共服务等新兴5G行业应用提供全新的高效支撑。
5G广播建设的关键点之一是标准推进。去年10月,国际电联ITU-R负责广播业务的第六研究组(SG6)会议上,中国广电提交的6篇文稿获得一次性通过,实现了由中国广电主导的5G NR广播由3GPP标准成为ITU国际无线移动电视标准。
中国广电已经完成了5G NR广播技术在应急广播领域的试验,5G广播系统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监管中心负责实施的国家级应急广播平台系统完成了对接,探索将5G NR MBS应用于应急广播场景
在持续推进5G关键技术赋能应急广播发展方面,中国广电正探索更多的技术及场景。在5G MC技术方面,中国广电已联合国际铁路联盟、空中客车、华为等公司完成了公共安全服务(Mission Critical Service)功能增强技术提案,以在关键任务服务中获得多播和广播通信的支持。在5G NR MBS组播/广播技术方面,中国广电提出了5G NR MBS应用场景提案,推进了MBS在公共安全/关键任务服务,如灾难预警、安全、疫情控制等场景应用。还提出了新架构增强提案,以支持多播和广播通信服务。
“中国广电正面临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尚未全部完成,网络基础设施相对其他运营商比较落后,传统产业链水平相对较低,新产业链尚未培育,行业独有差异化的业务逐渐趋同这些困局"6月20日,在第28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电视论坛系列专业技术研讨会(IBTC2023)——智慧广电大视听与技术创新主题报告会举行期间,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编辑、“智慧广电传播创新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彭文胜表示,因此中国广电在构建“5G+电视+宽带+语音+内容”的新型服务体系时将发挥好新发展理念的指挥官作用,从行业实际出发,以需求驱动创新,尽早实现开疆破局。
对于中国广电而言,借助5G契机,加速智慧广电建设,促进超高清视频、广播交互等各板块业务的发展提升,同时加快一张网的整合进度,盘活广电生态。发展智慧广电网络,打造“手机+电视+宽带+语音+直播卫星+X”全融合业务体系,深耕智慧家庭、服务文化民生,融入千行百业、赋能数字经济,走出一条有广电特色的融合发展道路。
蓄力四年之后,中国广电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数字经济的加快推进带来新的机遇,新领导的上任,也让中国广电在通信与广电融合领域走得更远。


采写:赵妍

制图:曙念

编辑、校对:晓燕

指导:新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广电   大网   中国   基础设施   运营商   广播电视   场景   特色   业务   数字   国家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