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遵化马兰峪这个坑,扔多少个官员进去,才能把他填上?

近期,央视新闻记者走访调查后,曝光了河北遵化马兰峪镇一个农田恢复项目被强租村民土地,变成矿坑,并且从2016年开始回填项目至今坑没填上,反而越来越大了。这件事情虽然只是小小的一件事,但是隐藏其中的社会问题却是不可忽视的。据了解,2008年左右,日强铁选厂以每亩800元左右的价格,强行从农民手中租下这些耕地。呼唤着建设绿水青山的号召,土地流转成了所谓的“恢复项目”资本所需。

“一心想为村里出点力,当时租地的意愿很强烈,没想到最后会成这样。”村民们对媒体表示,他们意识到了,租地与“恢复项目”不符,日强铁选厂继续开采,渐渐地将农耕地变成了矿坑。虽然“恢复项目”尚未开始,但是矿坑还在继续开采,坑也在逐渐扩大。2016年,遵化市政府要求部分不合规的矿坑进行回填。而马兰峪镇政府又将这回填项目交给了日强选铁厂。然而填坑工程从2016年到现在上半年,在当地并没有看到实施的迹象。让村民们倍感失望的是,开采15年,填坑8年,采矿没停下,坑也没填上。而这一切,执法部门都低调处理,甚至有可能被当成助纣为虐。村民们向有关部门反应情况,六小时后,马兰峪镇综合执法队、遵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执法监察大队、遵化市公安局环境安全保卫大队先后赶到,在现场组成了联合执法组,开始对举报线索进行现场核实。面对记者的询问,马兰峪镇长确实一问三不知,没发现挖掘行为,也没发现坑越来越大。

这件事情并非一朝一夕造成,而是近年来近乎无人的监管近乎漠视。这并非一个地区的问题,而是类似问题广泛存在的社会问题。这件事里,选铁厂只是其中的一个实施方,而背后推动这样的局面是思想观念的腐败,利益纠葛的丛生。这些官员会不会有什么利益纠葛?每天招采两三万吨的砂、石、铁料,这里面有多少钱是进入了企业的腰包,有多少是进入了个人的腰包呢?众口难调,公众和政府对于社会乱象应该做好该有的沟通明确。而这个问题,敲响了我们对于社会的有关三观——公平、正义、公正——是否真正有落实、有保障。另外,也打开了这个城市的口子,导致人们导致好奇心去发掘城市背后的故事和问题。在一些人看来,自己站在对立面,阅读者需要理解存在于各自的环境和背景中,我们不应该盲目地简单地对待事情,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我们可以改变的事情上。我们需要了解全局,每个人都应该尽量为真正的改变作出贡献。从这个球开始,努力奋斗,会给我们的城市和社会带来真正的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遵化   遵化市   矿坑   绿水青山   铁厂   社会问题   河北   纠葛   腰包   官员   利益   事情   土地   发现   环境   项目   社会   马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