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舍利子,不要烧!”星云大师留遗嘱,弟子不听竟烧出25颗

2012年,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留下遗嘱:我没有舍利子,不要火化,丧事从简。

然而,2023年2月5日,96岁高龄的星云大师圆寂后,弟子们却不惜违背大师的遗愿,对大师遗体“荼毘”(火化),并最终得到了25颗晶莹剔透的舍利子。

那么,为什么弟子们要违背大师的遗愿,非得烧出舍利子才遂心呢?

01

据说,李国深出生时,半边脸红半边脸白,过路的和尚称,有“佛缘”。

正因为这个缘故,虔信佛教的外婆,无论在家中吃斋念佛,还是到寺庙为家人祈福,常年把李国深带在身边,让其帮忙拿一些供佛的用品,观摩参拜佛教的仪式等。

小国深耳濡目染,逐渐知道,佛教是来人间救苦救难的,是可以造福世俗民众、普度苍生的大学问,心中对那些掌握着佛学教义的高僧们,竟有了几分崇拜和向往。

1937年底,父亲一个人去南京做生意,却迟迟不见回家,望眼欲穿的母亲便带着年仅10岁的小国深,前往南京寻找丈夫。

哪承想,他们到达南京时,凶残的日本鬼子正在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更不幸的是,父亲没有找到,小国深却和母亲失去了联系。

他到处找母亲,三天过去了,却一无所获。

一位好心的大妈看到他衣衫褴褛、饥寒交迫,便告诉他:“栖霞寺那边有一个收容所,有吃有喝的,要不,你去那边找一下吧!”

然而,他在难民收容所又找了两天,仍然没有看到母亲的踪影,他只得暂时在收容所安顿下来。

但是,难民收容所并不太平,寺外被封锁,日军还时不时地闯进来抓所谓的“抗日分子”,祸害那些稍有姿色的年轻姑娘,闹得鸡犬不宁。

看到日本鬼子的凶残,小国深又陷入了迷茫:“为什么佛祖不降下神明,来救助苦难的南京百姓呢?”由此,他对外婆的虔诚信佛,产生了疑问。

但这些疑惑,很快被栖霞寺的僧人解答了。

02

由于日军的封锁和骚扰,每天流落进栖霞寺难民收容所的上千难民,生活越来越艰难。

由于李国深年纪小,寺僧便带着他,每天给难民送水送饭,也在厨房里做点劈柴烧火的杂务。在做这些事情时,他目睹了栖霞寺僧人们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

有一天,粮食所剩不多,主持寂然大师命令寺僧们只能吃一顿早饭,余下的口粮,首先分配给难民中的老弱妇幼,然后大师安排僧人去刮菩萨的金身,把得到的金粉悄悄地拿到城里去换粮食、医药,最后全部用来救助难民。

然而,“刮菩萨金身”的要求,一些寺僧表示不理解:“刮了以后,菩萨看起来破旧不堪,以后我们又拿什么给菩萨镀金身啊?”

寂然大师坚定地说:“我们传扬佛教,不就是为了普度众生么?如今,国破家亡,老百姓都不存在了,还有栖霞寺的立足之地吗?人没有了,寺庙也没有了,菩萨再华丽的金身,又有什么作用呢?

就这样,在寺僧们的坚持和努力下,难民收容所维持到了1938年初。

为了给难民争取更多的生存机会,寂然大师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日军在栖霞寺难民收容所的暴行记录下来,交给了丹麦朋友辛德贝尔,朋友又转交给南京国际安全区的德国人约翰拉贝,并通报给了各国驻华大使馆。

于是,这份抗议书所描述的真相,刊登在了各国报纸上。日军顾忌世界舆论,才有所收敛。

看到寂然大师和寺僧们为了救助难民的实际行动,小小年纪的李国深,内心有所触动:原来这就是佛教真正的普度众生!

他与佛学又一次结缘!

03

1939年,李国深已经在栖霞寺一年多,他对佛教和佛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加上他之前上过三年多私塾,能看懂寺庙珍藏的佛教典籍,便萌生了出家的打算。

于是,寂然大师亲自为他剃度,并委托一个同辈师弟做李国深的师傅,赐法名“悟彻”,号“今觉”。

1947年,他看到一幅星云图,广袤无垠的太空中,无数星星照耀着这个多灾多难的世界。在他的内心,佛,就是这茫茫红尘中的星星,让痛苦的心灵有了一份希望和寄托。

于是,他给自己改法号“星云”,立志像星星一样,以自己微弱的光亮,照耀身边的世道人心。

在寺中修行时,星云苦读寺藏的佛教经典,闲暇时,他也看报刊、世情小说等世俗读物,以了解世俗社会存在的问题,更好地让佛学为老百姓服务。

读多了世俗文章,星云大师便尝试向报刊投稿,向世人宣扬佛法,传播佛学。

特别是他后来成为《霞光副刊》的主笔,在推动佛学知识的世俗化、普及化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栖霞寺,星云大师除了打坐念经,还和其他僧人主持佛事活动,打扫卫生,挖土种菜,挑水做饭。每年中秋之后,星云大师还要远足苦修,乞食化缘。

17岁那年,他身患疟疾,身体严重脱水,师傅托人给他送来半碗咸菜,他才捡回来一条命。他深深感动,更加主动地把僧人修行与世俗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先后进入常州天宁寺、焦山佛学院研习佛法。

1949年,星云大师临危受命,带领一支僧侣救护队前往台湾省,这次远行,重要又充满了无数未知。

04

刚到台湾,由于他十分关注民生疾苦,星云大师跟下层劳苦群众打成一片,竟被刚刚败退台湾的国民党当局怀疑为“匪谍”,把他抓进监狱进行拷问。

在狱中,星云大师一身正气,内心一片宁静,正身静坐,默念佛经。23天后,中国佛教会出面担保,星云大师才被释放。


出狱后,在当地老和尚妙果的介绍下,他去台湾中部的一座大山中看守山林,同时总结自己十几年的学佛体会,创作出了一系列通俗的歌曲和诗文,让佛法在民间易于传播。

此后几年,星云大师的足迹遍布台湾省中南部各乡镇,化缘传法,晚上就住在农户的牛棚马厩里。

随着影响力的扩大,1967年,他利用二十多年化缘得来的善款,在高雄大树乡买下了一片荒地,因为四面有5座像莲花瓣一般的小山环绕,便命名为“佛光山”。

他和弟子们一起修造庙宇,塑造菩萨,建筑道路,短短10年,便把佛光山寺建成了台湾地区最大的佛教道场。这在大陆佛学界,乃至世界宗教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星云大师强调众生平等,而且从自己做起,和弟子们平等相处;对俗家居士和来寺庙捐献的信众,也是平等相待,总是尽可能按信众的捐赠意向,把善款用到让普通百姓受益的地方,获得了人们的信任和尊重。

星云大师还新办学校,给偏远地区的孩子们,提供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大大提高了当地的教育普及率。

此外,他也建立大学、孤儿院、医院和养老院,让这些慈善事业服务各地民众。

他还翻译外文佛学丛书,为佛教向全世界的传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星云大师从不把佛学关在“佛门净地”里,而是主张“人间佛教”,就是僧人不能只避世修行,而应该力所能及地承担世俗责任,尽自己的努力,为世人摆脱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提供帮助,才是僧人应得的“因果”。

他总是说:“人会辜负人,但因果永远不会辜负人。”他把佛学与中华传统中的儒学、道学知识结合起来,强调要让人涅槃成佛,首先要让人成人,让人重拾仁义礼智信,之后再和信徒讨论“无常”与“无我”。

05

由于星云大师以“入世的态度”修行,必然介入到世俗的民间事务和政治事务,这让一些所谓“正宗”的佛教人士颇有微词。

1963年,有两艘高雄渔船被印度扣留,700多名华人被困,星云大师联合部分台湾佛教界人士,前往印度,与宗教界人士协商,协助台当局救出渔船。

2009年,台湾地区发生台风灾害,许多沿海渔民无家可归,佛光寺主动收留了许多灾民,并嘱咐僧众尊重他们的世俗生活习惯,为灾民们渡过难关、重建家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此外,星云大师还带着弟子,到监狱和戒毒所,讲解佛学原理,鼓励他们按照佛教徒的戒律开展短期生活实践,求得内心安宁,尽快完成改造,回归社会。

2011年,星云大师受北大校长周其凤邀请,到北大讲授“禅文化与人生”。

正是这次北大之行,让他看到了祖国大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加坚定了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信心。

他在两岸交流中指出: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台湾人”,在台湾的人,哪一个不是中国人?星云大师的言论在两岸引起极大的共鸣,也从根本上否定了“台独”的存在基础。

2014年,星云大师在台湾,发现了一尊早年被盗去的释迦牟尼佛首,他积极推动两岸寻找它的佛身,最终在河北幽居寺内找到。他亲自主持道场,将这尊流落孤岛的佛首,重新合在其佛身上。

他认为,这尊佛首的失而复归,就像孤悬海外的台湾岛一样,与大陆同根同源,早晚也得重回祖国怀抱,两岸最终归于一体。

当然,这一天,他也希望早日到来!

国家宗教事务局原局长叶小文悼念星云大师时说:“他是一个努力推动两岸和平的赤子。”

06

至于自己是否有舍利子的问题,星云大师一直不以为然。

他一生追求真善美与和平,把佛教事业作为造福大众苍生的世俗事业。而且,因为他博学多才,知道所谓的舍利子,其实就是一种硅酸盐晶体,就像沙子和生石灰在高温下形成玻璃一样,人体骨骼在高温也能够产生透明结晶,并非得道与不得道的差别标志。

因此,星云大师2012年留下遗嘱:“我没有舍利子,不要火化,丧事从简。”而且表示,自己一生的遗愿,就是希望祖国早日统一。

但他却未能如愿。弟子们还是将他火化,而且烧出了25颗舍利子,让人遗憾的同时,也略感欣慰。

这些舍利子,就像星云大师通透澄明的人生一样,晶莹剔透,平凡而伟大!

作者:羊子

编辑:麦子

参考资料:中国新闻网2023-02-06《星云大师生前遗嘱公布:没有舍利子 看淡生死 连1张纸也不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星云   舍利子   大师   佛教   收容所   遗嘱   僧人   佛学   台湾   小国   南京   难民   日军   寺庙   菩萨   弟子   世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