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专机还未落地,朔尔茨突然态度变了?德议员已经给出忠告

6月18日晚,以一架中国专机抵达德国柏林。根据我国外交部公布的消息,中方高层已经开始为时5天的欧洲访问行程。另外,还将开展中德政府第7轮磋商,还要在法国出席全球融资契约峰会。

但是,朔尔茨政府的态度似乎开始转变,并且出台了一份新的战略文件,其中的部分内容和观点对中德两国的关系并不友好。朔尔茨的态度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转变?

朔尔茨突然转变态度?

自李强总理上任之后的第一次出访,就将目的地定在了德国,由此可见中方对中德两国关系发展的高度重视。中德两国在近些年以来都保持着友好的经贸往来,在其他领域,两国也保持着一些合作。

在这种背景之下,如果中国和德国的关系能够更进一步,那自然是再好不过。原本中方高层这次前往德国就是一次很好的机会。

然而当中方高层顺利抵达德国的时候,德国内部却传来了别的消息。德国联邦政府第一次将德国国家安全战略的相关内容进行公布。

在这份文件中,德国国防以后的预算将被提高到国内生产中总值(GDP)的2%,除此之外,还称中国不仅是合作伙伴,竞争对手,还是“制度性对手”。

德国方面甚至觉得中方“不止一次”违背了德国的“价值观和利益”,并且采用不同的手段对现行国际秩序进行“挑战”,想要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新的世界体系。

除此之外,德国方面还认为,中方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甚至实施“针对性强的经济政策”。

德国在此文件中描述中国的言论可以看出德国对中国是有偏见的。说白了,就是之指责中国实行“经济胁迫”,而中国的现行的国际秩序进行挑战说的就是美国所谓的“国际秩序”。

德国方面突然对中方转变态度的行为,让人难以理解,并德国内部如今的情况是需要中国进行帮助的。

其中,德国总理朔尔茨还说明并不是要和中国脱钩,而是想把风险降到最低。当然,明眼人都知道这可能只是表面话。

目前嘴上是这样说,但从做的事情中反映出来的可就不是这样了。之前德国总理朔尔茨访美结束后,曾一度传出要禁止中国科技领域的相关企业参与德国的关键基础设施建设的消息。

并且,德国内部不少人对中国保持强硬态度,其中包括德国财长,外长对中国都有不友好的声音出现。

美国的台湾问题上多次插手的行为,也被德国“照搬学习”,多次对中国做出挑衅行为,和之前默克尔政府的对华友好政策简直截然相反。

今年3月份,德国教育部长进行窜访台湾行为。不顾中国的警告和抗议,执意干涉台湾问题。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在访华的过程中,曾公然表示,台海地区保持稳定是非常重要的,德国不能接受中国大陆使用武力改变台海现状。

德国的经济问题

德国是欧盟的两大核心国家之一,并且长期占据欧洲第一大经济体的重要地位。但是随着国际局势和地区格局的不断变化,德国的情况已经不再像之前那样好。

当俄乌战争发生之后,德国在西方国家所谓的“价值观”和利益的捆绑之下,向乌克兰援助了大量的军事物资,如此一来,自然要与俄罗斯站在“对立面”,将德国和俄罗斯之间的经贸合作切断。

再加上美国的影响,德国政坛更是开始奉行“对华脱钩”政策,在两国的经贸合作方面,开始一些所谓的“去风险”操作。

德国这些做法,给德国内部带来了高通胀,对外贸易下降等严重问题。去年的9月份到12月,德国的GDP环比下降0.5%,今年年初,德国的GDP环比仍然在持续下降,甚至开始出现经济衰退现象。

面对这种情况,德国方面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调整现有局面,将德国内部的消费水平提高,并且增加对外贸易额。

此前中德两国在不少方面都保持这良好的经贸合作,因此,中国在德国对外贸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中方高层抵达柏林之后,德国各方面却将他们长达76也的国家安全战略文件进行公布,透露出对中方的不友好态度,朔尔茨甚至声称“中方变得开始咄咄逼人”,更是无中生有。

德国这种看似像是给我国“下马威”的做法,实际上并不明智,这不仅会影响中德两国的关系,甚至会给德国方面带来贸易方面的损失。

德议员给出忠告

前段时间,刚刚结束访华行程的德国翼政党议员达格德伦曾经表态,若德国不再于中方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德国将会出现“重大的社会动荡”,甚至还会被“孤立”或者产生“严重的工业衰退”情况。

达格德伦对柏林发出忠告,劝告他们不要与中国实行脱钩政策。无论是德国,还是其他的欧洲国家,与中国脱钩都会给自己国家带来损失,产生很大的代价。并且这种行为并不明智,甚至可以说是“愚蠢之极”的。

另外,达格德伦专门强调,德国要加强与中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并且保持独立政策才能更好的发展。

从达格德伦的这番言论可以看出,可以看出德国政坛还是存在清醒且理智的政客,但是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却是一个明显的“对华强硬”分子。

写在最后

就像达格德伦议员强调的那样,德国要加强与中国之间的经贸合作,不能受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才能维护德国的长期利益。

并且,德国在欧洲联盟整占据重要地位,其决策方向会产生更多的影响,甚至是其他国家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因此德国更要谨慎,理智的处理好与中国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动中欧共同利益的长期发展。

对于德国方面此次的行为,您怎么看?欢迎留言评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议员   中方   贝尔   态度   专机   经贸合作   德国   外长   美国   中国   忠告   总理   高层   利益   关系   政策   文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