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康生的妻子,1981年被撤职时还狡辩:按主席指示办事我没错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1981年3月6日的人大代表会议上,经过代表们的表决,最终通过了一项决议:罢免曹轶欧参加人民代表大会的资格,同时罢免她常务委员会的委员职务。

被罢免的曹轶欧一时感到难以接受,在大会现场失控般地大喊:“你们凭什么罢免我的职务?我是完全按照主席的指示去办事的,我没有犯错误。

将她带离会场。”已经没有人再听这个对国家造成巨大伤害的罪臣讲话了。伴随着工作人员将她带离会场,也代表着这位康生的妻子再也不会有机会去制造那些骇人听闻的悲剧。

曹轶欧究竟做了什么事情会致使她被罢免了人大代表的职务。而她又为什么说她是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去办事的?

于危难中结缘

1903年,曹轶欧出生在北京的一个书香家庭。因祖上曾经有过一定官职,虽然在曹轶欧这一代时家道已然中落,但曹轶欧的家人还是让她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成年后,曹轶欧凭借良好的成绩考入了上海大学。在这里,她遇到了改变她一生命运的人:康生

康生第一次见到曹轶欧使,便对这个小自己5岁的姑娘产生了好感。而康生的这种情感,曹轶欧也有所感受。但是她并不想要接受这份情感。她对于康生,还并未有够多的了解。但很快,曹轶欧就对康生产生了巨大的改观。

1926年,在上海大学已经学习许久的曹轶欧已经受到了新思想的熏陶。中国共产党一心救国救民的思想深深打动了曹轶欧。于是她在心里做出了决定: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曹轶欧又见到了康生。令她大吃一惊的是,这个出身地主家庭的她想象中的少爷,竟然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地区的区委书记了。

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抓捕共产党同志。而在如此危险的境地下,康生找到了曹轶欧:“轶欧,你愿不愿意和我一起去江苏?

已经因蒋介石的运动而不知所措的曹轶欧,看着面前突然出现的康生,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我愿意。

前往江苏的过程中,曹轶欧才终于明白自己对于康生的心意。而康生也对这个统一战线的学妹倾心已久。于是,到达江苏之后,两人便完成了婚礼。

可曹轶欧直到婚前才知道,康生并不是独身。在他的山东老家,他还有一个妻子以及两个孩子。

康生在老家的妻子名叫陈宜,是康生老家一个地主的女儿。因两家人门当户对,康生的父亲便为康生定下了这门亲事。

受到新式思想教育的康生对于这种包办婚姻自然是万分抵触。但无奈与在那个年代,父母之言便是天。因此康生只得与陈宜成婚,并在婚后不久离开家中前往上海求学。

康生自然知晓曹轶欧的心思。对于这个未婚妻,他当即宽慰道:“轶欧,我知道你对我有家室这件事情是抵触的。但我对你的情义是真的。等咱们俩结婚后,我马上和老家的妻子和离。”在得到康生的保证后,曹轶欧也没有再追究什么。

不久之后,两人在江苏完婚。而康生也如他所说的,在与曹轶欧结婚后不久,康生就与老家的妻子陈宜离婚。

1930年,康生带曹轶欧返回上海。因在上海与江苏的工作成绩,康生被任命为中央审查委员会委员,主管中央同志的思想审核。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康生的思想,悄然发生了变化。

这段时间内,党内的政治思想是以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思想为主导。而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康生成为了王明这种思想的忠实拥护者。为王明的错误思想摇旗呐喊。而在康生的影响下,曹轶欧也逐渐演变为“”倾分子。

1933年康生被委派到苏联进行学习,并在四年后重新回国参与工作。因康生是从苏联回来,且以前就已经有充足的工作经验。康生变被任命为中央党校的校长,而曹轶欧则成为了党校干部科的书记。

事实证明,让康生担任中央党校校长这一职务是极其错误的决定。1942年王明回国后,受他的影响,党内出现了“右”倾的保守风气。毛主席看到这个情况后,果断采取了整风运动,在党内推行了思想改革的行动。

整风运动的初衷是没有问题的,但当康生看到这一情况后,他明白,这是可以加以利用,来实现自己私心的方法。

第二年7月,康生写出了一片名为《抢救失足者》的报告。在报告中,他将思想出现偏差的同志们形容为“敌特”与“叛徒”。从而大肆迫害根据地的同志。

被攻击的同志们回忆起康生的行径,也不由得愤怒不已:“他将那些思想出现偏差的同志们叫来交流。让他们承认自己的罪行。可在承认之后,他却借口这些同志们并未能完全改正。而后上报中央将这些同志免职,然后换成他的心腹。

可康生的如意算盘没打多久,他的行径就被毛主席发现。经过调查,最后发现康生所调查出的“敌特”分子竟有九成都是错判的。

因这件事,康生被免除中央的职务,任命为山东地区的书记。

从身居高位被一撸到底,康生的心境产生了巨大的转变。而曹轶欧也因为此事,产生了其他的情绪。

于权力前沦落

新中国成立后,康生与曹轶欧仍然被安排在了闲散的职位上。不出意外的话,这两人的政治生涯,恐怕也就到此为止了。

但变故很快就出现了。1959年,彭老总看到在“大跃进”计划的影响下,国家的经济遭受到极其严重地冲击。痛心疾首之下,向主席写下了一封“建议书”,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这份观点,经毛主席的批示之下,发给了参加庐山会议的每一个干部。眼看时机已到,同样参加庐山会议的康生拍案而起:“彭德怀写的这份信,矛头是直接指向毛主席的。

这句话一出,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眼看气氛已经到了,康生紧接着开口道:“彭德怀这是仗着自己原来打仗有过功劳,开始不服从毛主席的指挥。

在康生的引领下,这场大会很快就演变成了对于彭老总的批判会。而在会后,康生带着两份斯大林曾经演讲的摘录稿件找到了毛主席:“主席,这两份斯大林同志的演讲,完全可以当做我们反‘右’倾错误的参考。

而在毛主席看完两份摘录稿后,毛主席感到非常赏识。而后便批示道:“印发给各同志学习”。

就这样,康生凭借这件功劳重新回到了中央的圈子。而曹轶欧,也在这时开始劝他:“没权的苦日子已经过够了。现在就是把握机会重新掌握权力的时候了,不能错过。”康生对妻子的话深以为然。因此,两人又开始了对于机会的等待。

果然不久之后,北京大学方面就传出了消息。

彼时,为了维护革命得到的“胜利果实”,中央决定开展“四清”运动。而就在这时,一个名为聂元梓的教授,走入了曹轶欧的视野。

聂元梓曾在延安收到过马列思想的熏陶,参与过革命。因此对于当时大学当中存在的某些不良风气产生了不满。但她采用了及其偏激的方式进行抗争。再加上骨子中文人的傲气让她无法融入群众,因此让她受到各方面的排挤。

曹轶欧当即感应到,这就是一把可以被自己使用来实现自己目的的武器。于是她以中央干部的身份找到了聂元梓:“你对于目前学校存在的问题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看法。”“是的,领导。现在学校某些干部存在贪腐现象,而且学风不正。我想要整理,但苦于人单势薄,没办法改正。

没关系,你现在就开始着手准备一张大字报。上面就写上那些领导干部所做的坏事还有你对他们的不满。记住,规模一定要写的大。只有规模够大,才能震慑住这些反革命分子。我给你撑腰。”看到聂元梓被自己轻易哄骗,曹轶欧感到,自己的计划就要成功了。

不出所料,聂元梓写出了一封被毛主席承载为“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的大字报”的文章,矛头直指当时北大的负责人宋硕等人,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而聂元梓也因此受到毛主席的接见。

而凭借这张大字报,曹轶欧也成为了发现优秀同志的功臣,被任命为理论小组主任,由此展开了她清洗功臣的道路。

后记

1977年,那场浩劫已经结束,四人小组也已经被全部抓捕。在整风会议上,突然有同志提出问题:“康生和他老婆曹轶欧的历史问题,能不能予以揭发和解决?

因为康生已经病逝,所以针对是否要对两人进行追责,同志们产生了激烈地讨论。最后当时的负责人胡耀邦同志拍板:“党员对于已经身故的领导,是可以提意见的,这是符合原则的。

但是,面对这些同志的遗留问题。还是暂时留在党内会议上进行解决,不要外泄。”胡耀邦同志思索过后,决定有所保留。

当年十二月,中央党校经过会议商讨,最终决定将这些历史遗留问题完全揭发。由于已经有同志将康生的罪责通过小字报进行揭露。因此,最终党校决定将康生与曹轶欧的罪责上报中央进行追责。

因此1981年的代表大会上,最后决定罢免了曹轶欧在人大会的所有职务。尽管曹轶欧仍用“毛主席的命令”来为自己开脱,但真相已经摆在面前,她也只能伏法。

如果曹轶欧与康生能够恪守本心,凭借他们的功劳和资历,他们一定能成为党的肱股之臣。但他们最终还是沉沦于权力,走上了危害国家的道路。除了对他们的憎恨,也只能可惜他们不坚定的意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整风运动   中央党校   斯大林   敌特   中国共产党   妻子   大字报   党内   江苏   同志们   老家   指示   职务   主席   同志   中央   思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